聖者言教 第二十四課(叁)爲何修學要先從有相定開始
由于我們煩惱習氣沈重的緣故,修行必須依靠次第的方式。在次第修學過程中,我們應先從寂止開始入手,而寂止中,又要從有相定開始入手。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有相定是一切禅定之起發點和基礎。
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只要根機不夠,修學寂止都必須先從有相定開始。即便是漢傳佛教中最殊勝的法門——禅宗,也是如此。雖然他們的名詞不叫有相定,但實際操作方式完全一致,就是依靠有相定。除非你像惠能大師般,不需要經曆這些次第過程,當下就能開悟,但恐怕我們的根機還是有點不夠,所以還是要從有相定開始入手。
在修有相定的過程中,絕不要存有高攀的想法,一心想要修更高更深奧的法。從某種角度來說,有這樣的意願是非常正確的。因爲在講解發心時我們說過,上士道發心還要分爲下等、中等和上等叁種心力。我們現前尋求上等之法,有想在今天就能成辦解脫的心願是非常好的,但同時還要對自己的煩惱及多方面條件有清醒的認識,知道在理想和現實之間還有遙遠的距離。
例如每個人的年紀都會逐漸增上,對現前年齡偏大的人而言,年輕時能跳過去的地方,現在不一定能順利跳過去。即便跳過去,恐怕也會伴隨骨折、休克等需要周圍人爲你叫救護車的結果,因爲你的體力已經和往昔不同了。如同這個道理般,即便內心有希求今天就能解脫的心願,但現實中你能修得了這樣的法嗎?因爲修學很高的法,需要具備多方面的條件。從積資淨障的表現而言,信心需要圓滿。即便我們可以向全世界的人隱瞞,但永遠欺騙不了自己的內心,自己有多大信心只有自己知道。這也充分告誡我們,現前具備怎樣的根機?因此,對于次第根機者而言,必須先從寂止,從有相定開始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