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十四課(十九)努力創造平靜修法的增上緣

  聖者言教 第二十四課(十九)努力創造平靜修法的增上緣

  希望大家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時時調伏心相續。有時候我也在反觀自己,平常無論遇到什麼逆緣,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這是自己無始以來所造的罪業。這樣的想法可能沒有什麼功德,但也應該可以算是功德,因爲它契合曆代傳承祖師的教言。

  作爲在家居士若能時時銘記這句話,相信你的家庭永遠都是幸福之家。“幸福之家”四個字挂在門口非常簡單,但一個家庭是否幸福,完全在于精神當中。物質可以暫時做一些改變,但並不是創造幸福的絕對條件。相信你們成家的目的都是爲了成辦幸福和快樂,而不是爲了天天爭吵。我想在懂得時時反觀自心之後,你就不會將生活的瑣事當作大事來“較真”了。

  兩人之間由于性格不同、生長環境不同、觀點不同等,産生矛盾在所難免。若對方性格粗糙,但你已經懂得人身難得和壽命無常的道理,就應該寬容一些。當時你可能覺得有點沒面子,但實際上你不僅什麼都沒有失去,還在閻王爺面前,保全了自己的顔面,贏得了他的尊重。相信在面對閻王爺時,你可以大搖大擺地進入他的宮殿,無論是閻羅大鬼還是獄卒小鬼都決定不會在門外給你搗亂。但你若只想僅僅抓住眼前的面子而放棄未來,恐怕閻王爺和一切獄卒會給你“好看”。那時再想到以前的事都是小事,就太遲了。所以若能時時觀修人身難得和死亡無常,面對現實生活就不會産生諸多煩惱,反而會有很多快樂。

  對于在座出家人而言,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往昔彼此並不認識,而且每個人的性格也不盡相同,有些外向,有些內向。不同性格的人聚集一起,難免磕磕碰碰。有時一句粗一點的話可能會令自己心裏産生一些情緒,但只要能時時銘記人身難得與壽命無常,我相信一切矛盾都不是什麼事,它可以時時調伏自己的煩惱,讓自己內心清淨。這樣一來,你的修行就會越來越喜悅。有時候,這種喜悅是輔助修行的增上緣。我們必須盡量創造這樣的增上緣,否則內心時時都在煩惱之中,很難安靜修行。

  比如你心裏正在憎恨某個人,覺得他又在說你的壞話,但同時口中又說:“願充滿虛空之際有情父母證得解脫果位。”藏地有一種比喻,說藏民騎在馬上趕牛,雖然牛不聽話,但抽打的卻是馬,所以馬是最冤枉的。如同這個比喻,剛剛你對某個人生氣,但叁界六趣一切衆生可太冤枉了,你在修行中的煩惱,可都給了他們。所以,修行需要平靜的環境。內心平靜時,才能很好地修法。若內心時時被煩惱束縛,即便是在修法,內心也無法安靜。這樣一來,雖然看上去是在座上觀修人身難得,實際上是在打妄想:“這個該死的剛才爲什麼這麼說,等下應該怎樣去對付他?”一座修法可能全都是各種各樣的妄念。本來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對別人有沒有影響不確定,但對你自己的影響可就太大了。

  爲了座上能如理如法地修行,平常出定的時候,時時護持自己的內心非常重要。在面對對境之時,應該想到“能否成辦解脫就在于能否調伏自己的內心,這是上師的教言,所以我必須用法調伏一切。”這樣一來,你的內心就會趨入平靜,發心時所說“願充滿虛空之際有情父母證得原始怙主之界,是故我乃修持深奧之道”就不會像剛才那麼急躁。這才是修行。

  雖然我們看不見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但平常無論修什麼法,都要祈禱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降臨到自己對面的虛空之中爲自己做見證和加持:“自己在修行過程中若有不如法的地方,請諸佛菩薩加持及時消盡,功德回向叁界六趣一切衆生。”內心若真能如是觀想,即便現前我們看不見諸佛菩薩,他們也在我們面前。但我們如果帶著粗暴的行爲和思想,恐怕諸佛菩薩也會害怕。當然,這是開玩笑的說法,但也很真實。當我們平靜修行的時候,我相信諸佛菩薩都在隨喜。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