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七)騎驢的煩惱

  (十七)騎驢的煩惱

  清遠佛眼禅師認爲學禅有二病:一是騎驢尋驢,一是騎驢不肯下。騎驢尋驢的毛病易見,當你心向外逐,便忍略了內在,而徒勞無功。天堂本在你心中,可是你卻向外求玄。世界上不知有多少煩惱,就是由于這種顛倒夢想而致。

  馬祖曾說:“自家寶藏”。唯有返向內心,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寶藏。如果苦苦向外追求,你一定會失望的。雖然在你的潛意識中,暫時滿足于那些虛幻之物,但你不能永遠欺騙自己。布輪(leon Bloy)深刻的說:“我們只有一種憂慮,就是深怕失去了樂園。我們只有一個欲望,就是希望能得到它。詩人以自己的方式尋求,浪子也以自己的方式尋求。他們都只有一個目的”。但悲劇的産生乃是由于他們都不知道樂園就在自己心中,卻背道而馳的向外尋求。

  第叁種病是比較微妙而難治的。現在你已不再向外尋求,你已知道自己騎在驢上,你已體驗到內心的安甯,遠比從外物所得的快樂更爲甜蜜。但最大的危險是你過分迷戀它,反而會失去了它。這就是清遠所謂的“騎驢不肯下”。這也是宗教沈思者的通病。在默燈所著“禅思的種子”一書中,就曾指出這種危機說:“這種含蘊的,不可分的內心的安甯,正像宗教儀式上的塗聖油,當它被摸觸時,便失卻了芳香。你無須追求它,或占有,也無須使它更香甜,或永遠不消失。

  這種沈思的心境像樂園中的亞當和夏娃,一切都是爲你所有,不過有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一切都是被賜予的。

  這不是你所能求的,也不是你所能要的,更不是你所能取的,一當你想占有時,便失去了你的伊甸園”。

  在這裏,使我想起了龍潭崇信之所以頓悟了,這顆稀世的珠寶,只有不貪愛的人才能得到。

  清遠最後勸我們說:“不要騎驢,因爲你自己就是驢,整個世界也是驢,你無法騎它。假如你不想騎,整個世界便是你的坐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