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奇異的菩薩
善慧菩薩即是聞名的傅大士,生于公元四九七年,是一位出色的禅宗的先鋒。有一次,梁武帝請他去講金剛經。他登上臺後,拍了一下警堂木,便下臺了。弄得武帝莫名其妙。善慧便問武帝:“你了解嗎?”武帝回答說:“完全不了解”。善慧卻說:“但我講的經已說完了。”
另有一次,善慧正在講經,梁武帝來了,聽講的人都站起來,只有善慧仍然坐著不動。近臣們便對善慧說:“君王駕臨,你爲什麼不站起來?”善慧回答說:“法地若動,一切不安”。
又有一次,善慧穿著和尚的袈裟,道士的帽子,和儒家的鞋子來朝見梁武帝,武帝看見他這身奇異的打扮便問:“人旬和尚嗎”?善慧指一指帽子。武帝又問:“你是道士嗎?”善慧指一指鞋子。武帝最後說:“那麼,你是方內之人了”?善慧又指一指袈裟。
據說善慧曾有一詩:“道冠儒履佛袈裟,會成叁家作一家”。
鈴木大拙說得好:“禅是宗合了儒、道、佛叁家,而用之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假如這種說法不錯的話,那麼,善慧早已開了先河。
善慧曾有兩首偈子,常爲禅家所稱引:“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爲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譯者按:善慧是那裏的一位奇人,但他這種奇異行爲以禅宗思想來年,卻毫無奇異可言。他的不講經,只是表明道的不可說;他的見聖駕而不動,只是強調真人之最尊(以今語譯之,就是人格尊嚴);他的奇裝異服,只是說明他不拘于一教,而要融叁家爲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