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學的黃金時代 3· 中國禅的祖師——慧能▪P2

  ..續本文上一頁竟傳給你一些什麼秘密法門”?

  他回答說:“沒有什麼秘密法門,只是向我強調見性的工夫,並沒有談到任何禅定和解脫法門。”

  接著又解釋從禅定而得解脫,這是兩截方法,不是真的佛法。因爲佛法是不二之法。他指出涅槃經中所謂的見性就是不二之法,並引證該經中釋迦牟尼答覆高貴德王菩薩的話說:“善根有兩種,一種是變的,一種是不變的,但佛性卻是超乎變和不變的。”

  依據慧能的看法,佛性是超乎變和不變,善和不善,內容和形式的,所以是不二的法門。

  印宗聽了慧能的解釋後,非常佩服,便向慧能行禮盡:“我的講經,膚淺得有如瓦礫;而你的解釋真是寶貴得有如純金”。

  接著便替慧能落發受戒,自己反而拜慧能爲師。

  在慧能受戒後的第二年,他便到曹溪地方,由許多信衆支持,建立了寶林寺。就在這寺中,他住了叁十六年,直到公元七一叁年逝世。當地的韶州刺史韋琚也成爲他的信徒,而且“法寶壇寺”的主要部份便是因韋琚的請求而說法的,至于其他部份也是包括了許多到寶林寺來問道的信徒們的對話。

  在公元在七零五年,武則天和中宗曾派內使帶著诏書去請慧能能到京城說法,但慧能卻以老病婉辭了。最有趣的是在這對诏書中寫明慧安和神秀兩位大禅師都一致推舉慧能是弘忍的衣缽傳人。這說明了慧能在神秀心目中的地位,同時也表現出神秀心胸的開闊,其實慧能對神秀思相的批評也是很謙和的,他們之間唯一的不同是神秀唱漸悟,慧能重頓悟。神秀所強調的戒定慧實本之于法句經中的“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心,是諸佛教”。對于神秀來說,是這幾句話可以包括佛學的整個精神。所謂“戒”不正是要諸惡莫作嗎?“慧”不正是要衆善奉行嗎?“定”不正是要自淨其心嗎?這也正是神秀漸悟的叁個階級。其實慧能並不否定神秀這些理論的價值,他曾對神秀的一位學生志誠說:“你老師所說的戒定慧是非常深刻的,只是和我所說的有一點差別……他的戒定慧接引大乘人,而我的戒定慧是接引最上乘人”。

  對慧能來說,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見性,所謂戒定慧只是見性的一種手段而已。以他的看法,我們的精神生命是從自性智慧中泉湧而出,並沒有階段可分。一切都住于“覺”自覺之後,自然便會“諸惡不作,衆善奉行”,唯有這樣,才能享受到不可思議的自由和平靜,才能在自己的心中開發出智慧的活泉。

  慧能自認他的法門是爲最有智慧的人所開的。我們做人,只求做到救世的“大乘人”,而不再進一步,達到最高智慧的“上乘人”,仍然是有所不足。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在慧能門下,究竟有多水落石出和學生是真正所謂的最上乘人。

  即使在慧能最親近的弟子中,也只有五個學生是最爲獨出的,現在我們簡單的一一介紹如下:

  ①南嶽懷讓(公元六七七——七四四)

  他是陝西金州人,俗姓杜。十五歲出家時先學律宗,曾潛心于律藏,後來不滿所學,要再求深造;便到嵩山去拜慧安爲師。慧安告訴他許多基本的佛理,並介紹他去見慧能。當他到了曹溪,慧能便問:“你是從那裏來的”?

  他回答:“從嵩山來”?

  慧能又問:“來的是什麼東西?是怎麼來的”?

  他回答:“說他是東西,就不對了”。

  慧能再問:“是否還須加以修證呢”?

  他回答:“我不敢說不可以修證,但可以說決不會汙染”。

  于是慧能便贊美說:“就是這個不會汙染的,乃是佛菩薩要我們留心維護的,你的看法正好和我的相同”。

  懷讓便在慧能門下,跟隨問學了十五年。在這段時期,他探微尋幽,極有心得。後來便到了南嶽,大大的宏揚禅學。他的弟子中最有名的就是馬祖道一,在後面我們將會詳細介紹。

  ②青原行思(死于七零四年)

  他是江西吉州人,俗姓劉。身世不明,只知道他從小出家,賦性沈默。在他第一次見慧能時便問:“我們要怎樣才不致于落入相對的層次中”?

  慧能反問說:“你最近做了些什麼工夫”?

  他回答:“我連聖谛也沒有修過”。

  慧能又問:“那麼你的工夫究竟達到那一個層次呢”?

  他回答:“我連聖谛也不修,還有什麼層次可言”。

  慧能被他的見地所深深的感動,認爲他是學生中最有成就的一個。後來他被派到吉州青原山去大宏禅法,發揚了慧能的道統。據記載他只有一位傑出的弟子,就是石頭希遷。雖然只有這麼一位,但已經夠了,正如他自己說:“衆角雖多,一麟足矣”。

  ③永嘉玄覺(公元六六五——七一叁年)

  他以證道歌聞名。他是浙江永嘉人,俗姓戴。初學天臺宗,曾潛心于禅觀,在這方面已有特殊的成就。後來由于幾位朋友的激勵,便到慧能處印證所學。初見慧能時,他繞著慧能走了叁圈,舉著手中的錫杖,直立在那兒一動也不動。慧能考問他說:“一個和尚要具有小乘的叁千種威儀,和大乘的八萬種戒行,請問你是從那兒來的,居然如此傲慢無禮”。

  他不是理慧能的問話,卻說:“人的生死只在呼吸之間,萬物的變化是很迅速的,我顧不了這麼多”。

  慧能又說:“既然你擔心生死無常,那麼你爲什麼不證取不生不滅的大道,去斷除無常迅速的煩惱呢”!

  他回答:“真正能體認,大道本是無生無滅的,真正能了斷,萬物也本是無遲速可言的”。

  他這種把體和用合成一征的見解贏得慧能的連聲贊歎。于是他便按照禮展出向慧能行禮,然後就要告訴離去,慧能便說:“爲什麼這樣匆忙的又要回去呢”?

  他回答:“我根本就示曾動過,那裏談得上匆忙”!

  慧能又問:“誰知道你未曾動過”?

  他回答:“這是你自己産生的分別觀念啊”?

  慧能便說:“你已完全懂得無生的意思了”。

  他又反駁說:“既然是無生,那裏還有意思可言呢”。

  慧能回答:“如果無生沒有意思,叫人如何能分別它呢”?

  他又說:“分別觀念本身是沒有意思的”。

  慧能不禁連聲贊歎,並勸玄覺留宿一夜,當時的人例稱他爲“一宿覺”。

  ④南陽慧忠(公元六七七——七七五年)

  雖然我們找不到慧忠何時在慧能門下求道及開悟的記載,但大家都公認他是慧能的五大弟子之一。據我們所知,他在慧能處印證了後,便到南陽的白崖山上渡了四十余年,從未離山一步。直到公元七六一年,他才被肅宗邀到京城,尊爲國師。在某次法會上,肅宗問了很多問題而他卻不看肅宗一眼,肅宗生氣的說:“我是大唐的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

  他便問說:“君王可曾看到虛空”?

  肅宗回答:“看到”。

  于是他便說:“那麼請問虛空可曾對你眨過眼”。

  這一問,問得肅宗無話可說。

  慧忠是一位非常嚴厲的老師,這可以從他對付門人耽源的故事中看出。有一天,慧忠的一位年青朋友,名叫丹霞的,來找他。這時正好慧忠在小睡,丹霞便問耽源說:“國師是否在”?

  耽源只是剛學了一點禅理,便賣弄的說:“在是在在的,只是不會客”。

  丹霞便說:“啊!你答得太深奧了”。

  耽源更故意說:“即使你有佛眼,也看不到他”。

  丹霞不禁歎著說:“真是龍生龍,鳳生鳳”。

  後來慧忠醒了,耽源便把丹霞來訪的經過告訴他。那料慧忠聽後,便打了耽源二十棒,並把他逐出廟門。當丹霞聽到慧忠的作法後,深爲佩服說:

  “真不愧爲南陽國師啊”!

  這一則公案對我們學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爲一個初學禅的人,正像叁歲小孩玩刀片一樣,要想用刀片割任何東西,但結果卻割破了自己的手。自從這個痛苦的經驗以生,使耽源變得更爲聰明,後來便成爲慧忠的承繼者。

  ⑤荷澤神會(公元六七零——七五八年)

  雖然神會在禅宗的思想傳統上並不重要,但在維護慧能的法統,以及使禅宗通俗化這點上,卻是後無來者。因爲由于他的充沛活力和堅苦的奮鬥,才使得提倡頓悟的南禅,壓倒了漸修的北禅。我們在這裏介紹有關他和慧能的一些有趣故事。

  神會是湖北襄陽人,俗姓高。在他十叁歲那年便去參拜慧能。慧能問:“你千裏跋涉而來,是否帶著你最根本的東西,如果帶來了,那麼你應該知道它的主體是什麼體?你說說看”。

  神會回答說:“這個最根本的東西就是無住,它的主體離不了開眼即看”。

  慧能不禁贊歎說:“你這小和尚,詞峰倒也敏利”。

  接著神會又反問說:“師父坐禅時,是見或是不見”。

  慧能便拿棒子敲了神會叁下說:“我打你,是痛或是不痛”。

  神會回答說:“我感覺得又痛,又不痛”。

  慧能便說:“我是見,也是不見”。

  神會又反問:“怎麼是又見,又不見呢”?

  慧能便說:“我見,是因爲常見自己的過錯;我不見,是因爲我不見他人的是非善惡。所以是見,又是不見。至于你說是痛,又是不痛,如果是不痛的話,那麼你便像木石一樣的沒有知覺;如果是痛的話,那麼你便像俗人一樣會有怨憤之心。我要告訴你,見和不見都是兩邊的執著,痛和不痛都是生滅的現象,你連自性都摸不清楚,居然敢作弄人”!

  神會聽了之後,大爲慚愧,立刻向慧能行禮,悔謝,以後便成了慧能最虔誠的信徒。

  有一天,在一個頗爲正式的法會上,慧能向大家說:“我這裏有一個東西,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你們是否認識呢”?

  神會站出來說:“它是諸佛的本源,是神會的佛性”。

  慧能批評說:“我已很清楚的告訴你它是無名無字的,你偏要叫它作本源和佛性。將來你即使有點成就,也只是咬文嚼字的知解徒罷了”。

  這話果然說對了,神會後來正是如此。

  在公元七一叁年,慧能宣布自己將不久于人世時,當時在場的,除了法海等人外,在五大弟子中,只有神會一人。他們聽到慧能將要逝世,都放聲大哭,只有神會默然不語,也不哭泣。慧能便說:“只有神會一人超越了善惡的觀念,達到了毀譽不動,哀樂不生的境界。你們這些人在山上數年,究竟求的是什麼道?你們今天哭泣究竟是爲了誰?我很清楚自己究竟要到那裏去。如果我對自己的死一無所知,我又如何能預先告訴你們。你們之所以哭泣,是因爲不知我死後往那裏去,如果知道了,便不會哭泣。你們要知道,法性是不會生滅去來的。”

  

《禅學的黃金時代 3· 中國禅的祖師——慧能》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