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接受他所有的東西,不接受的話痛苦的是你自己,不是他,真的是這樣。
你能尊重他的特性,能理解他的不足,反過來仔細想想,我們自己身上也有很多很多問題,或者小氣、或者自私、或者歇斯底裏。我上一次跟他們講,有一個研究生,他想做一個婚姻家庭的調查,到學校裏面去問所有的大學生婚姻是什麼?很多人都說是是愛情。當他去法院了解那些離婚案件的時候,發現80%離婚的人都認爲婚姻不是愛情。
最後他舉了個案例,一個案例是兩個年輕人都是同一所大學畢業,男孩子來自農村,女的是個護士,那個男的特別喜歡吃肉,每餐必須要有肉才能吃得有味道,但是那個護士是個素食主義者,而且特別有潔癖,那兩個人在一起問題就多了,一個想吃肉,一個不想吃;一個有潔癖,一個生活比較隨意,一天到晚就爲了這些小事情吵架,雖然都愛著對方,最後也不得不離婚。
最後那個研究生就講,兩個人走在一起,實際上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你既然選擇對方,那麼對方的家庭、對方的生活習慣、對方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你都要全部接受過來,你沒有選擇。你如果有能力就稍微給他一點改造,但是那種改造是表面的,內在的、骨子裏的東西是改變不了的,唯一能改造的是誰?是他自己。當然了,夫妻在不斷磨合的過程當中是相似的,你讓一點,他也會讓一點,所以要幸福的家庭,實際上就是學會在生活當中不斷地讓步,直到兩人的習慣得到更好的融合。
有一個記者去采訪一個老人家,他已經活了90多歲了,然後問他婚姻是什麼?他就說了一個字——“冷”。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個性都很張揚,靠冷著過日子誰都不願意,但確實就是這樣。我有時候很羨慕身邊的人,他們真厲害,每天有一個人在你面前晃來晃去,他照舊能好好活著,那樣活著真了不起。如果教我去這樣面對的話,我簡直叁年都受不了了,所以我才會選擇出家。我有一次去開會的時候,跟別人住在一個房間裏,我就喜歡早睡,他就喜歡看電視,我就把頭包起來,在被子裏面休息;早上我就喜歡早起來,對方沒起來的時候,我就不好意思出聲音,于是就抱著一本書,跑到洗手間裏面去,蹲在地上看書,如果婚姻家庭都是這樣生活的話,那簡直是痛苦。
所以你們想想看,真的是不容易,我也很佩服你們有勇氣結婚的,佛教的觀點是這樣的,你今生欠他感情,今生就要把感情還給他。就像《紅樓夢》裏說的一樣,神瑛侍者精心灌溉绛珠仙草;後來绛珠仙草修成女體,化作了林黛玉,就要把這一世的眼淚還他。
還有一個故事說一個男人因爲心愛的女子抛棄了他而感到非常傷心。這時有一個大德就來勸他,給他看了一面銅鏡。銅鏡裏面有一個女屍赤身裸體躺在海邊,一個男人經過,看了一眼,害怕地走了;第二個男人經過,歎息了一聲,給她蓋上了自己的衣服後,也走了;第叁個書生走過,輕輕抱起她,把她埋葬了。那個失戀的男人不明白鏡子裏的內容。大德就告訴他,那個女屍就是你那個美貌的情人的前世,第一個走過的人今生只能和她擦肩而過;第二個人是你,你爲她蓋上一件衣服,她今生就來還你一段情;而第叁個人則是她今生的丈夫,因爲她要終生報答埋葬她的恩情。
這就是佛教對于婚姻的見地。
孩子要麼就來還債的,要麼就是來討債的。如果你的孩子很好養,養出來很孝順,他就是來還債的;如果這個孩子來討債,那麼他一生下來就會一大堆毛病,父母一天到晚要抱著他往醫院跑,等到哪一天他那個債務討完了就又很好了,成長得很快,實際上佛教是這樣看待問題的。所以你們要發現孩子不好也不要著急,他來討債,你就要把債給他還完。
四、如何以佛教的觀念經營企業
從現在管理學的角度上來講,經營企業似乎是很深奧的東西。但是你有沒有發現經營企業跟我們經營家庭、經營自身都是相通的,如果小的事情你做不好,大的事情一樣也做不好,因爲宇宙當中很多東西都是共通的。
從道理上來講,你做個人跟做一個企業一樣,比方說人得吃喝拉撒,企業就得有財務、經營、管理、銷售、生産,就這麼一些東西。你把這麼一些東西都處理到適合于它的方式時,企業就會做得很好。
所以日本的稻盛和夫就總結這麼幾句很簡單的話。他說,做企業首先要有正念,你的念正,則你的企業正;企業正,你的企業就能長時間地發展下去。
所以中國有一句話,叫做“正則通,通則達”。你一個人如果做得正,旁邊邪惡的人就會遠離你。你的念頭正,就會發現事情會做得越來越好。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限製,但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反之,如果你心不正就會起邪念,起邪念就會做邪事,做邪事就會産生邪的報應出來。
如果一個人會想用什麼技巧能夠讓別人的錢變成你口袋裏的錢,然後用偷稅漏稅的方法來做一些事情,那麼你每天都會活在誠惶誠恐之中。最後即使你賺了一點錢,積累一定的財富,接下來人生就很痛苦。這種案例太多了。
上次我遇到一個老板,他還講某個年輕的官員很有前途。但是那個年輕人就是因爲受賄得到一塊地,被抓進去了,他也被人家叫進去審問了。你想想看,他出來以後如何做事情,肯定在這個地方很難立住腳。他的企業雖然一時很好,但就是因爲喜歡走捷徑,喜歡用一些不正的思想去做一些事情,最後前面所有的努力因爲這件事情而白費了。
所以我們要想走得長遠,一定要用正面的觀念來經營我們的企業,將之作爲企業的中心思想,或者作爲企業的文化主體意識。我們不要去想別人都在怎樣做,我們不去這樣做,就吃虧,不會的。我們現在有很多很多製度、很多很多規範,慢慢都在規範起來。
我上次在廈門跟一個以前做金融的朋友聊天,他說他在金融行業裏面呆了30多年,每一年會淘汰一批企業,現在30多年能堅持下來的基本上是沒有幾個。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以正面的思想來做事情,你的企業就能長時間地走下去。所以正才能通,通才能達。
所以我們中國的企業目前碰到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急功近利。在企業裏面打工的時候,老板會不斷地給我們加壓,讓我們感到心裏很浮躁。所以說,壓要有度,壓要有市場的空間,壓要有渠道才可以釋放出來。如果只有這麼一塊空間,你再壓也是這麼點,因爲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
佛教裏面一直講,要遵循著事物的規則去做事情。比如說我一個人一天能跑100米,那你再給我加壓,最多就跑到105米差不多,你讓我跑200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人在一定的空間裏面你可以去突破,你突破到一定程度以後,就有一個極限。
我們身邊有很多培訓公司,不斷地給他下面的員工加壓,你每天要打多少通電話,你每天要成交多少人,你每天要怎麼樣怎麼樣。還一天到晚激勵,我要成功,我今天要完成多少,最後這些員工都被老板壓得感覺受不了了,甚至我這個出家人一天到晚也會接到各種各樣的電話,有時候叫我賢總,你有做股票嗎?你對商鋪有興趣嗎?然後說他們這邊有什麼什麼課程,是總裁班的,是某某國際大師的,你有沒有興趣來聽啊?來聽的話對你的事業會很有幫助等等。我就跟他講,我有興趣的時候會跟你聯系,你可以發短信告訴我,可以發傳真給我,也可以發郵件給我,我有興趣和需求的時候我會去。
市場有什麼空間?你所針對的群體是誰?如何吸引對方?這些問題你都要靜下心來思考。我們香海禅寺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通知對方,平時每天就發一個短信分享一些警策的話語,這樣大家也都願意和我們做朋友,我們如果有什麼活動,四面八方有需要的人就會全部都過來。
我們上一次大殿開光的時候,我們自己心目當中只設想有400個人參加,最後來了將近有3000多人都不止。我們沒有推銷,他們自然而然來了,有一個人來還帶了四五個朋友一起來,這是靠什麼力量?你不斷發自內心地關心對方,你不斷地送給他們他想要的東西,自然而然你後面想做的一切事情都能迎刃而解,這就是人性的力量。做企業一定要把握這種人性的精神去做事情,你的産品要賣給一直想要的人,這個人不要,你一定要塞給他,礙于你的面子,幫你買一個,最後拿來往這邊一撂,這樣的話你肯定做不好的。
所以經營企業,就要把人性、社會的需求掌握好。有一個服裝廠,我就跟他講應該從怎麼樣的一個角度去捕捉明年的流行趨勢。我說把今年得獎的電影、今年得獎的建築、今天設計出來的鞋、今年流行的發型、今年路上跑的最新的汽車,所有的東西彙集在一起,就能夠推測出明年流行的服裝款式的走向,因爲很多東西是相通的。你如果這些東西都不了解,覺得電影跟我設計服裝有什麼關系?建築跟我設計服裝有什麼關系?某一個今年所流行的藝術會展上的藝術品跟我服裝又有什麼關系?好像都沒關系,但是實際上都有關系。當你把這些東西全部想透以後,你就知道如何、在何處去捕捉你的靈感。這就是一種思維方式,你把這種思維方式掌握好了,就知道你的企業該如何去自我定位。
做企業說白了就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即你要滿足你的消費者群體的需求,你如果能把他各個方面的需求,包括潛在的需求、未來願景的需求,都滿足了,那就自然不用擔心你的企業沒有市場了。
我們往往只考慮企業一年能賺多少錢,能賣出多少産品,如何讓自己的産品成本降到最低,賺的錢又多,只從自身的角度去考慮,而沒有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所以裏面就會有存在很大的誤差。你如果你改變這種自利的思想模式,就沒有辦法真正做好一個企業。
比如我今天去見一個人,希望他即刻把我的單子簽下來,我就能賺一筆錢了。很少想著對方爲什麼要簽這個單子,這個事情對他有什麼樣的幫助。只有你不斷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的時候,對方才會很樂意地把這個單子簽下來,甚至還感謝你。但我們人往往不是這樣想的,客戶不需要,還一定要塞給對方。
我第一次到上海去買一個音響,本來我看到那個音響不錯,我挺喜歡的,所以就看一看,然後想著到其他地方去走一走,再回過頭來去買。那個服務員開始很熱情、服務很周到,但是當聽說我不買的時候那個臉即刻就拉下來了,我看他拉下來,本來想回過頭來再買他的産品的想法就打消了。我甯願不買,找一個再次一點去替代它的産品,而不願意去看那個拉下來的臉。人都有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所以企業就會碰到很大的問題。
經營企業正像稻盛和夫講的,首先要正心,然後要利他,第叁要養德,第四要堅持。
你的心念正,你發現你的企業會越走越開闊;利他的思想是指不斷地幫助別人實現他的夢想,你一切想要的東西都能得到解決。
德行就像一艘大船一樣,你的船越大,下面的水就越深,才能承載得住。你企業做得越大的時候,企業領導人的德行,企業高管人的品質、人格魅力就越重要。如果沒有這些,你這個企業就像在空中飄拂的紙老虎一樣,很快就被淘汰掉了。
做企業最後一點就是堅持,認定了方向,碰到任何問題,你還是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可能到最後你已經難以忍受、難以撐住,而實際上卻是到了離成功最近的一個距離了。
我想在座很多人都有這種感受,我們建設香海禅寺也是這樣堅持走過來,我們要辦禅修中心的時候,首先要從小的做起來,先設立一個小教室、先成立一個小班,慢慢地發展起來。積累了更多的經驗以後,後面的60多畝地,等建好的時候,我就可以把這個小班嫁接過去。如果等我那邊建好了才去招生,才開始去做,這是永遠做不好的。
後來我就跟我們的慧海法師講,就算我們禅修班只有十個人我們也做,兩個人我們也同樣地講,只要堅持,我們正是帶著這種堅持、積累經驗、自身修行、摸索市場。當然了,我們這個也不是市場,因爲我們沒有收入,只有付出,如果說有一天我們付出到寺院裏面已經生活不下去了,那說明我們的付出還是有限,沒有做到位。真正的付出是你盡心盡力地把每一個人服務好,自然而然的,你所碰到的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世間的一個基本規律。
我們的寺院是這樣,你們去想一想,如果你們的企業也以這樣的一個精神,等你讓一個客戶覺得都不好意思不簽你的單的時候,那你的付出就已經做到位了。他不願意簽你的單的時候,說明你的付出沒到位,道理都是一樣的,我們寺院的經營就是如此。所以關鍵的一點,你的心念要正,不是爲了貪圖某一個利益得失而去幫助對方,幫助對方跟對方給我錢是兩個概念。所以我們看到有一些酒店,你點菜點得越多越好;但有些酒店就會跟人講,你叁個人點叁樣菜就差不多了,再點多就浪費了。他還會告訴你點什麼東西合適,什麼最好吃,你就知道這酒店很仁義,很會爲我們著想。
我們在做事情的過程當中,你不斷地想到對方的時候,就能夠在利他的過程中自利。人和人就是要相互扶持,相互幫助,才能夠達到雙贏,達到和諧。
時間到了,我們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探討,但是時間有限我只講了四個問題。如果要想聽,請下次再來。
《以佛教的思維方式笑對生活》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