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爲自己生命的主人▪P3

  ..續本文上一頁一樣的。我們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解讀,事情當然就會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要發生一點問題就認爲自己是最不幸的。而且一切的問題都是我們的念力把它吸引過來的,所以我們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境界,就要從自己的心念開始改起。我們的舉心動念,一言一行,我們的每一個想法與做法都決定著我們的未來。

  我們上堂課提到的宇宙真相,接下來就用半個小時的時間給大家闡釋一下。

  爲什麼要說真相呢?就是要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事物運行的規律,讓我們迷惑的心對這個世間有一個正確的理解,讓自己活著得到究竟的快樂,否則我們將永遠活在迷茫之中。人們常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是鋪著石頭過河的。我想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永遠是鋪著石頭過河吧,我們都希望未來的道路按照自己所計劃的方向走下去。那就要活得明白,活得明白就要了解事物真相。因爲只有了解事物真相才不會迷失,不迷失才能找到自我。所以今天這個課不是演講課,今天這個課是師父的分享課。分享我對這個世間的解讀,分享我在了解事物真相過程中一點理解。也許你們不這麼認爲,也許你們的想法,看法並不跟我一樣,但是2000多年以來,已經有無數的人實踐並印證了這種思想,從而讓自己得到究竟的解脫。也正因如此,佛教在2000多年以來,一直被認爲是人世間最高遠、最終極的智慧。所謂智慧永遠是高高在上的,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輕易理解的,所以我們要想理解它就要學會思考,還要付諸行動,不斷地實踐和加深認識。

  “學而思,思無邪”,就是說學習要學會思考,思考後要把握人間的正道,“正則通,通則達”。如果我們的心念是正確的,自然而然正心就能通達,通達則能達到自己理想的人生境界,真的就是這麼簡單。如果我們不斷地走一種不正確的道路,那我們的人生道路就會越走越窄。所以要學會爲天地立命,用正確的心態理解自己的生活,用正確的心念解讀世間萬事萬物,用這樣的一種思想讓自己屹立于天地之間。這樣正則通,你心念正確了你的行爲就會融入事物的規則,融爲事物規則後你的路就會越走越寬。如果不斷的用邪思邪念來解讀你的生活和事業的時候,你的路就會越走越窄。剛才我們前面講到財富,如果我們真正的爲我們的客戶、消費者所想,真正讓每一個來的人都因爲我們而得到改變,想想看你的人生道路是不是就會越走越寬敞。這種寬敞取決于你有正念,有大的格局,獨到的眼光,開闊的心量。

  我們寺院有本雜志,我在雜志上有篇文章叫做《有大願者必有大福》,大家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心量要像虛空一樣開闊,人生的願景要像大海一樣的博大。你把自己有限的身軀獻給無限的人生的時候,你的福報永遠享受不完。所以我們的願望、我們的願景、我們的人生目標、我們未來的方向一定要開闊、一定要遠大。不要覺得這些話很虛無、很不著邊際,實際上人生就是這樣的。每一個做成世界500強的企業,都是因爲它們把人類最終期待的那個方向解讀透了,幫人們實現某一方面的夢想。大家有沒有解讀過水的哲學?水永遠是最低的,無形的。我們知道水柔弱,把它裝到瓶子裏,它就像瓶子;把它裝到杯子裏,它就像杯子;把它裝到河裏面,它就像一條河。裝到哪裏,就變成什麼樣子。但是水的力量也很強啊,它可以把整個山坡推倒,可以把整個大地沖毀。雖然它那麼柔軟,但卻能做到水滴石穿。看似那麼柔弱的水爲什麼有那麼大的力量呢?正因爲它永遠把自己放得那麼低下,所以才能成就大海。我們在生活當中有沒有讓自己變成水?叫我們掃地會覺得有失面子,老板讓我們去鎖門我們可能會憤憤不平,這其中你們有沒有去理解什麼是水?如果把自己當成水的時候,把你裝到瓶子裏就變成水,裝到壺裏就變成茶。如果能這樣,你就永遠活在如魚得水當中,不管給你什麼角色,你都能扮演好,所以在人生當中,我們要隨時隨地記住水。佛教中每個菩薩面前,會有很虔誠的弟子每天給他們供叁杯水,因爲水代表清淨、無形、謙卑、包容。當我們每天看到水的時候,都要去想想我們人生可以從水當中得到什麼樣的借鑒。我們每天都在喝水,身上70%都是水,宇宙的分布70%是大海。日本有個很著名的科學家叫江本勝,他寫了一本書叫《水知道答案》。下面請這位學員來給大家分享一下裏面的內容。

  學員:感謝法師!很榮幸能參加這次的討論會!江本勝博士是日本的生命科學家。在這本《水知道答案》裏面,它真切的告訴每一個人:我們要善待自然界萬事萬物。以水爲例,我們對著一碗清水給予祝福,或是給予詛咒。然後將這碗水放到冰箱裏結冰,拿出來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就會發現當你給這碗水祝福的時候,它結出的冰花無比美麗;而給予詛咒與蔑視的時候,結出來的冰花就醜陋不堪!連看似沒有生命的水都能感知我們的思想,更何況是我們周圍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呢!所以我們對一切事物都要有悲憫之心!去付出我們的真、善、美,謝謝!

  謝謝我們的家人,分享得太好了!水就是這樣,當我們內心焦慮的時候,我們身上的水就得到了詛咒。久而久之,我們的身體就會出問題。所以我們隨時隨地都要學會贊美、學會欣賞、學會愛、學會鼓勵。

  我們剛剛講到了解宇宙的真相,實際上就是讓我們活得更明白。爲什麼我們都糊裏糊塗呢?因爲我們都用錯誤的觀點來解讀這個世間,所以很多問題我們不知道如何去正確面對。剛剛講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另外一句是“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說宇宙當中一切造作的法,就像做夢,像泡沫,像影子,像閃電一樣的不實在。我們看到自己的身體好像10年前是這個樣子,10年後還是這個樣子,但實際上我們每天都在變化,椅子,房子,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斷變化。這就告訴我們無常、變化、流動、生滅的道理,但是我們的思想卻一直停留在原來那個認識的過程裏面。如果我們老是用同樣的一種思想來解讀事物的話,那就會活在困惑和恐懼中。大家了解無常的道理之後,就要明白一切都會變化,人變,事變,物變,山河大地變,萬事萬物都在變。地質學家發現,宇宙前2000多年中所發生的地震、洪水等自然災難還沒有我們現在50年發生的多!爲什麼會這樣呢?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永遠無法滿足的那種欲望所造成的。在飛機上看到泉州,廈門這塊土地,有高山、大海、湖泊、河流、城市,但是我們的綠化越來越少。綠化少了,空氣就不純潔,那我們就每天都泡在毒藥缸裏。這就啓示我們要以一個正確的心態來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所以大家可以在家裏院前院後多種些樹木,讓它茁壯成長,淨化空氣。我們的心應該跟宇宙當中的這些物質一樣欣欣向榮,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和要求,否則這個世界的問題永遠沒法解決。這就需要我們用一顆平和的心去面對,所以我們要學習、要成長、要改變、要不斷地提升。

  我們葉總上過很多課,他自己花了幾十萬去學的課程,給你們只要幾千塊錢,而且都是把最精華的部分融合成大家都能接受的課程。如果大家到外面去學要花很多錢,當然這些都不重要,只要記住一點:學習是永無止境的!但不要認爲只有在學校裏面才是學習,不要認爲拿著書本才是學習,更不要認爲只有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才叫學習。我覺得學習應該是隨時隨地的,比如坐在你旁邊的同事,他的形象,打扮,坐姿,微笑,行爲舉止等,或是別人講話的那種語調,邏輯,伶牙俐齒,都可以是你學習的對象,甚至當你看到某個偉人在電視上講話時,你也可以學習他講話的方式。但是最高境界的學習還不是跟老師學,不是跟書本學,也不是跟聖賢學,而是從山河大地之中,從世間萬事萬物的變化當中去感悟人生真谛。這個世界有春夏秋冬,春天葉子發芽,那麼的鮮嫩;夏天不斷地生長,綠蔭成片;秋天成熟,慢慢枯萎;冬天掉到樹下,成爲另一個輪回的開始。從這當中,大家有沒有感覺,有沒有思考,有沒有體悟到人生,甚至覺察出世間的真相?如果有,你每天就不會活在渾噩之中,也不會活在名利、金錢、地位的追逐之中。當我們了解了這樣的一種思維之後,你就知道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如何規劃自己的道路,如何面對自己的未來。

  前幾天在北京跟葉總聊天時,他說他每次看到電視裏面的廣告,就深深的感到佛陀講的“人生是苦”。大家知道怎麼苦嗎?當企業業績不好的時候,我們很焦慮、很苦惱;當企業生意好的時候,忙都忙不過來,又忙又累,也很苦。如果你肚子餓了叁四天,突然有碗白米飯擺在你面前,你會感覺很快樂;但如果讓你吃十碗的話,你就會痛不欲生了。讓我站一天,我會很難受,巴不得要坐下來;如果讓你坐一天,你也會受不了,恨不得站起來,甚至會很羨慕師父可以站在臺上。所以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世間沒有一個永恒、固定不變的快樂,也沒有永恒、固定不變的痛苦,快樂與痛苦永遠是交叉的存在的。當我們沒有用這種思維去理解的時候,我們將永遠活在患得患失中,找不到自己。所以我希望大家聽完這堂課後,能從內在去反思、覺醒。不要成爲奴隸,也不要成爲饑渴和貧窮的人,而是真正從內在裏面找到本自具足的自信和保障,讓自己豐足地活在這個世間。當你找到那份自信,你的人生永遠都快樂。不管錢再多,你也不會不可一世;不管錢再少,你也不會覺得自己貧窮。當你那顆心解脫了,當困擾你的那根繩子解開了,你做什麼都可以成功。只要用心去做,都可以得到超乎想象的財富。

  還有一點,做事要“做而思”,就是每做一件事情,做完之後都要總結、思考,然後在這個思考中再進行超越。不要認爲所有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的。就像我們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當你在實踐的時候,又能總結,産生新的思維。真正的企業家能把複雜的思想變成最簡單的行動,將最簡單的行動變成可持續的運作。所以作爲企業管理者的我們,就要不斷地從實踐當中學習、思考、總結,然後付諸新的開始。

  2010/11/17 講于羅亞帝泉州分公司

  香海慧雲整理

  

《成爲自己生命的主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