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貪欲惡業
貪。多求而無厭的意思。
貪毒。叁毒之一,貪是貪愛五欲,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
貪著。多求而無厭叫做貪,貪心很堅固叫貪著。
貪愛。對五欲貪著愛著。貪與愛同體異名。
貪欲。貪愛五欲。
貪瞋癡。又名叁毒,貪是貪欲,瞋是瞋恚,癡是愚癡。
欲。能引起人們貪愛的心。
欲有。謂欲界的業因果報存在實有。
欲取。貪欲的心取著五塵的境界。
欲染。貪欲的心能汙染真性。
欲想。貪愛五欲的意思。
欲愛。對五欲的貪愛,欲界衆生的貪愛。
欲塵。五欲能汙染身如塵埃,欲者六欲,塵者五塵。
欲界。即有色欲和食欲的衆生所住的世界,上至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獄,都叫欲界。
惡。不合于情理的行爲,稱爲惡。
惡口。以惡毒的話罵人。
惡因。招感惡果的業因。
惡行。惡劣的行爲。
惡見。惡劣的見解,有五種: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惡性。惡劣的本性。
惡果。惡劣的果報。
惡報。惡劣的報因。
惡道。惡劣的道途。如地獄惡鬼畜性。
惡業。惡劣的行爲、作業。
惡趣。衆生種惡因得惡果所趣向之處,與惡道同義。
惡緣。引誘人們做壞事的外界事物。
惡覺。惡劣的思想。
惡魔。障礙佛道的惡神。
惡取空。撥無因果的道理而謂彼此皆空。
惡知識。教做惡事的壞師友。
業。吾人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爲,叫做業。好的思想好的行爲叫做善業,壞的思想壞的行爲叫做惡業。
業力。業的力量,善業有生樂果的力量,惡業有生惡果的力量。
業因。善惡果報的原因,善業是樂果的因,惡業是苦果的因。
業感。善惡業因能招感苦樂的果報。
業果。善惡業因所招感的善惡果報。
業識。有業的凡夫的識。凡夫有業,所以智就變成了識,聖人沒有業,所以識就轉成了智。
業障。由前生所作的種種罪惡而生今生的種種障礙,如所作所爲皆不如意,就是業障的緣故。
業輪。善惡業能使人輪轉於六趣。
業緣。善惡果報的因緣。善業是招感樂果的因緣,惡業是招感苦果的因緣。一切衆生都是由業緣而生的,維摩經雲:“是身如影,從業緣生。”
業報。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