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步步蓮花生▪P2

  ..續本文上一頁界。因此,做任何事都有內在的規律,繪畫也一樣,當你和被描摹對象打開精神通道對接上時,它生動的氣息便傳過來,躍然紙上,活潑有生氣,這時,畫面就有了靈魂。

  再比如說,書店裏有許多書, 有的你一看就眼睛發亮,有的擺在面前也不會注意,爲什麼?因爲有的書和你的內心不感應,不是你想要的。所以心念的力量非常巨大。但不管是善念惡念,最高的境界是《金剛經》裏說的,無念。因爲你有善惡之分的時候,就有區別對待,有區別就會起心動情,最終把自己限製住。

  好多人得了癌症,最後都是被嚇死的。我以前寺院裏有一個居士,修淨土的,70多歲查出來肝癌而且是晚期,醫生說最多能夠活叁個月了,好好准備後事吧。他回來很樂觀,說走就走嘛,我也活了這麼大歲數。他回到家裏病也不看,化療也不做,每天早上起來沖完涼,然後穿上壽衣,躺在床上,蓋上壽被。每天就是在床上念佛,求阿彌陀佛把他接走。結果呢,現在十年了,阿彌陀佛還沒把他接走。這個事違背科學,醫生說叁個月,他活了十年,爲什麼?——他把心放了下來,什麼都不在乎。可見,越想死的人就越死不掉,越怕死的越死得快,這個規律可以嫁接到很多其他方面,比如越想賺錢的人賺不到錢,無所謂的人反而賺大錢。夫妻關系也是如此,你越想綁住她,她越跑得快,你越給她空間,婚姻越長久。

  有一次一個母親對我說,自己女兒這麼大了,男朋友也不找,一天到晚就知道看書什麼的,對這事沒有熱情,她爲此很糾結。我說,現代女性因爲經濟獨立,單身媽媽、試管嬰兒、獨身會越來越多,這對傳統觀念是個很大的沖擊。但是你想,如果你女兒嫁一個她不喜歡的,沒兩年就吵翻了,最後離掉,還不是她一個。你現在逼她結婚又有什麼意思呢?

  

  行住坐臥皆是禅,人生無處不修行

  

  佛教的一個最重要思想,就是讓我們了解事物存在的規律,生死輪回是規律,業因果報是規律,福報也是規律。……

  我常說,企業要興盛持久,最終靠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靠創業者的使命和福報。這個老板如果能善待員工,對客戶服務無微不至,和周邊及社會關系和諧,那麼,他的所有善行都是在培植福報,當福報深厚時,就有一群人跟著他,爲他做事。

  那天我認識一個老板,他太太是總裁,他是董事長,他告訴我,以前自己是開拖拉機的,後來身邊的朋友讓他去開電器店,他開了之後賺了一點錢,然後想盡辦法回報他們,他的朋友們又繼續爲他出謀劃策。他說自己能做到今天這個成績,就是身邊的人把他推到這個位置上的。所以我發現了一個規律:一個懂得感恩、有利他之心的人,事業想不成功都難。

  我們儒家的基本理論非常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後面叁個的基礎,如果身修的好,就能齊家,能齊家就能治國,能治國就能平天下,如果你空洞地追求後面叁個,沒有修身這個根基,有如樓盤建在流沙之上,終將倒塌。

  《道德經》說: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你看,每做一件事,每上一個臺階,都與“德”有關,而“德”是怎麼來的?是“修”來的。因此,越是偉大人物,他的德性能量就越巨大磅礴。

  佛教講“開悟”,開悟是什麼?便是把你素來的那種我執、自私或者極限的一面打開。唐代天臺山寒山拾得這兩個人,當時詩文遐迩聞名。別人都說寒山的詩,有一種高山流水清新脫俗的境界,有一種藍天白雲空曠舒敞的氣象,爲什麼能作出這樣的詩?因爲他開悟了,他開悟了就能解讀宇宙萬有的本質。特別是一個企業的掌舵者,更應該學會跟天地萬物對話,去尋找那個事物存在的規律。當你順著規律辦事,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這就是一個不斷自我修正,自我打破的過程。禅宗有一個思想非常明確,叫破例,就是把原有的思維局限不斷打破,你越在乎什麼就要打破什麼,你愛面子,就要讓自己變得不要臉,因爲你越在乎什麼,這個東西就成爲你的障礙。

  當我們批評別人不好、看別人不順眼時,反過來看看自己,不也有很多不足嗎,這樣心理就獲得了平衡。但我們往往都是吃素的不喜歡吃葷的,拜佛的不喜歡不誦經的,誦經的不喜歡打坐的,實際上禅修是什麼?行住坐臥皆是禅,人生無處不修行。如果有人禅修得力的話,在工作中,一定會表現出優遊從容的風度,即使去做銷售,被人罵得狗血噴頭,他心裏一點憎恨都沒有,一點受挫感也沒有,還能非常樂意地去推銷自己的産品,這便是禅者的境界。不是說修禅就等于不要臉,而是把世間的贊歎、诋毀這些東西全部放下。開句玩笑話,如果今天禅修完後,哪天你一不小心抓到監獄去了,然後在裏面關禁閉,無所謂的,你盡可以在裏面打坐,閉關修行,一點也不委屈。

  一個人真正做到了生命自由,他不在乎給自己住的是兩千平米房子,還是僅僅是一個樹洞,他都能在裏面怡然自得心滿意足。一個真正的禅者,他無論是身處清靜無染的綠林,還是繁華喧囂的紅塵,都能適之若素,無往不宜。所以,當你們禅修完後,把這種禅修的精神運用到生活當中,第一你的家庭會很幸福,第二企業會很和諧,第叁市場不會做不了,第四,沒有什麼事情能障礙到你。

  禅修有一個要求,“獨一靜處,專精思維”,就是單獨地面對自己,時刻讓內心去覺察和關照自己,你有這種覺醒和忘我的精神時,生命就呈現出另一種狀態。眼耳鼻舌身意,因爲我們平時都是跟著感覺走,眼睛看好看的,耳朵聽悅耳的,嘴巴吃美味,手摸舒服的,時刻被五蘊牽著走,沒有精神獨立的東西。

  被五蘊牽著走,就沒有自己的主宰,只是被自己的感官主宰,此時,你還能正確的理解這個世界嗎?還能正確洞見事物存在的本質嗎?所以禅修,即是教我們放下身外的一切,甚至我們這個身體,最後,連放下這個概念都要放下,這才是真正的返璞歸真,回歸空無自性。當你把聲色名利都看透,人我煩惱全放下,知道四大本空五蘊非有,其時,你才真正獨立起來。

  達到如是境界之後,你內心的喜怒哀樂,全部被解除了,它隨境而生,隨境而滅,不留痕迹。情感上永遠行雲流水,精神上永遠陽春白雪。你超越了世間萬象,站在山巅上俯視芸芸衆生,真正做到一個智者,以出世間的高度來面對一切。此時,你入世抑或出世,都是來去自如、遊刃有余的,因爲你的靈魂,如風般自由。

  

《步步蓮花生》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雲破月來花弄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