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悲心是遍及鳥魚蟲獸一草一木的,對動物仁義的人,一般而言,對人不可能不仁義,這樣的人齊家,家昌,治國,國安,老百姓靠得住。
《道德經》裏面有一句話,“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什麼叫普?用我們商業的話說,每一個人都需要,每一個人都離不開你,每一個人都能成爲你的消費者。一個國家,就是在做“普”的事情——讓人民幸福,讓人民安居樂業,讓人民生活有保障,讓人民沒有恐懼擔憂。如果這個國家,所做的事情不是爲大家考慮的,是爲個別利益集團考慮的,那這個國家的“德”就不“普”,不“普”就不穩,到一定時候,甚至岌岌可危。
國家是一個大組織,我們企業呢,是一個小組織,道理相同,麻雀和大象的身體裏,流的都是血。我們企業要爲誰考慮?爲客戶考慮,爲員工考慮,爲人類過上日益幸福的生活而考慮。
如果我們不能跟我們的員工,跟我們的客戶,跟我們的消費者同呼吸共命運,最後,即使賺到很多錢,你也會被他們抛棄,在精神上,在處境上,都是一個孤立者。假如有大風大浪,也鮮有人爲你遮風擋雨保駕護航,而你手上拿著刻薄員工、擠兌同行得來的錢,也是凶財,凶財就會招來凶事、凶象,所以你也很難幸福平安。
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就會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我作爲一個和尚,明白了佛教存在的意義之後,作爲其中的一員,我就找到了存在的價值,我就安于做一個和尚。當你找到了存在的價值,你的變革、創新,你的超越、努力,都會清晰起來。當你非常清晰的時候,就發現做事情不是那麼困難的。因爲你的事業、利益是與別人捆綁在一起,你去做的時候不是一個孤家寡人。這時,你的就是他的,他的也就是你的,是你們共同完成了這個夢想和使命,只不過你恰好是此事的領頭人。就像稻盛和夫所說,自己最擅長的是教育而不是商品,因爲他在這個事上得到了比金錢更有價值的人性升華,人生價值,形而上的人生意義。
如果你有這樣一種大道同源的思想,就絕對不會因爲今天股票漲了、發財了,得意洋洋忘乎所以,也不會因爲明天市場低迷萎縮、揭不開鍋,而窮愁潦倒悲觀失望。因爲“你的”錢並非你的,而是“你們的”,你只是暫時的保管人。
四、改過自新,啓悟本心
在一個家庭裏,父母、孩子、親戚、朋友,這些人組成了一個小社會。
在這個小社會裏,經常有人吵架,婆媳關系不好,孩子教育不順心,親戚關系也不和諧……扪心自問過爲什麼了嗎?也許,你會說,這個人不可理喻,這個人很花心,這個親戚很摳門,這個孩子不聽話,這個老師不負責任……有一系列原因。我們把所有的問題推給了別人,而很少去反省自己,爲什麼有人家庭就很幸福,而我的家庭是這樣一個局面呢?
還是回到“心”的主題。佛教講,世界是“唯心”的,也是“唯一”的。這個唯一的就是我們的心,因爲除了我們心之外一無所有。心和世界其實是一體,是一不是二。“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生活的環境是依報,而我們的心,就是轉變環境的正報。清楚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這個世界不好、環境不好、別人不好,只是由于自己的心不好而已,是我們的心出了問題。
因此,當“心”不改變的時候,世界永遠還是那樣的世界。當你解讀人事萬物的那種觀念、思維沒有改變時,你就永遠停留在原來的狀態裏面。要改變,當然不那麼容易,有人說,江山易改禀性難移,就是形容改變我們累生累劫的習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有一次我到麗江去看瀑布,飛流直下叁千尺,嚯,那個壯觀。爲什麼那麼多人,不遠千裏跑來看瀑布呢?就因爲它壯觀。爲什麼壯觀呢,因爲它落差大。當我們平行走著的時候,沒有感覺,當我們要跳躍,翻轉,起伏的時候,消耗能量最大。故而,我們在轉型的時候、改變自己的時候,是最費力的,但同時也是最精彩的。沒有轉型哪有精彩?所以,精彩就在轉變的過程。
君子改過,小人飾非。改過終悟,飾非終迷;終悟福至,終迷禍歸。所以我們要堅定信念往大道上走,走光明大道,不走陰暗胡同。有句話說,一個能控製住不良情緒的人,比一個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還要強大。可見真正的強大就是內心的強大,戰勝自己就是戰勝別人。一個人,你要能時時戰勝自己把握自己主宰自己,做自己的情緒管理專家,而不是顧問,你就是一個將軍級別的人。什麼是將軍級別?就是你可以攻城拔寨、率兵打仗,你可以做主帥,做統帥,做元帥,你是個有大定力的人。
通常,我們的脾氣很難改變,禀性很難改變,生活方式很難改變,此爲人之常情,因爲已經固定下來的東西要再打破,當然不那麼容易,所以我們才要修行,修什麼?就是不斷地改變自己。改變有一個自然的過程,——從意識到潛意識。當你的潛意識都已經轉變過來了,遇到什麼情況第一反應就是正確的、如法的,那你的轉變已經十分深入,潛意識裏已經栽下了種子。這樣的轉變才是徹底的。
那麼,怎樣才能知道我們潛在的意識呢?在極靜的狀態,在你打坐的時候,整個人忘掉了,整個世界也忘掉了,這時我們會感到細微的意念的存在,覺察它、把握它、駕馭它,將它訓練的比較聽話。
前段時間,有一個朋友跟我講,他離了叁次婚,非常倒黴,每個妻子都是母夜叉,讓他苦不堪言。他第叁次結婚後,又天天吵架,鬧的雞犬不甯。有一天,他終于決定和這個妻子攤牌,于是到一個酒店去准備吃最後一頓分手餐。這時,他突然看到不遠的地方他的一個前妻,以他從未見過的美麗,和一個非常紳士的男人談的正開心。他登時愣住了,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這難道就是他以前那個惡魔一般的妻子?看到這個景象,深深觸動了他的心,他草草把飯吃完回到父母家裏,借著酒後把自己的所見告訴父親。父親跟他說,兒子,之前我很想找你談話,但是一直找不到適當的機會,當你沒有認識到自己問題的時候,我說再多也沒有用。
所以,你心態不好的時候,即便換多少個妻子,還是會被你培養成惡魔的。鐵匠打的是鐵器,而木匠做的木活。心淨則國土淨。從這個角度講,我們人生的不順暢,實際上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心是一切的源頭。讀經的時候,我們說,可以消業障。什麼是業障?就是不好的習性,偏激的性格,錯誤的思想,悖理的行爲,這些造成了我們殘缺的、迷失的、不圓滿的人性。
爲什麼念經可以消業障呢?因爲經文帶給我們的是純粹的、高濃度的正能量,我們在讀經的過程中就是淨化自我的過程,是靈魂沐浴天露聖水的過程,是佛的智慧和慈悲洗禮我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只有正念,不再造新的孽障。
所以,我們平時修行爲什麼要做功課?就是每天提醒自己,走偏了,馬上拉回來。走偏,再拉回來,能一直往一個方向走,走到理想的那個未來。理想的未來是什麼?就是佛,佛是什麼?就是清靜,無染,喜樂,慈悲,智慧,圓滿。
在座的都是企業家,都是有擔當、有影響的人,假如你只是個小市民,你撒撒氣、耍耍賴,對別人沒誠信,沒有多大影響,可能就傷害那一個或幾個人。但你是一個企業的領導單位的掌門人情況就不一樣了,你不合理的言行可能被放大無數倍,因爲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人每個都獲得了一份你的影響,那時造成的惡果往往是事後才明白的。若是作爲一個市長,一個總統,他的影響面就更廣了。官越大,言行舉止就越要謹慎,你的一個善念,可以惠及百萬人,你的一個惡念,也可以毀滅百萬人。
因此,你的思想在這種冰與火的淬煉中蛻變非常重要,“曆事練心”是最好的方法,沒有誰能憑空成就,那些大功卓著、冠絕群雄、屹立不倒的人,往往都是經過大風大浪淘洗的人。大家知道鄧小平叁起叁落,如果沒有他的堅韌和忍耐,早早倒下了,中國人民說不定現在還和朝鮮一樣貧窮和落後,是他改變了中國的面貌。
苦難,是人生最好的一所大學。任何人都可以報名,但是要從這裏畢業,並非容易。有人在苦難中毀滅,有人在苦難中升華。這便是說,有的人一生都在上大學,但一直沒有畢業;有的人進來,經過一番苦讀,很快就畢業了。凡是從這所大學畢業的,都是強者。
我們知道,近代學者陳寅恪,他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爲人又剛正不阿,在文革中受盡磨難。在他五十多歲的時候,雙目失明,這對一個學者來說是一個沈重的打擊。他曾一度消沈,後來經夫人和親友的勸導下,開始重新振作起來,並集了蘇東坡詩句聯:閉目此生新活計,安心是藥更無方。
不久,他就開始學習怎樣在目盲的情況下繼續做學問,直至辭世。在此後的二十多年時間裏,陳先生憑借頑強的毅力和不懈的精神,不僅培養了大量學生,還寫出許多在中國學術史上不朽的名著。
因此,人生不僅要有才氣、志氣,還要有正氣、勇氣,倘不如此,你的才氣就沒法發揮,志氣就沒法成就。
五、進得去,出得來
大乘佛教告訴我們,作爲一個修行人,必須能“進得去,出得來”。也就是說,既能入世,又能出世,這樣才算到家,才算圓滿。如果僅僅能入世,同流合汙而不能和光同塵,就會淪爲世俗的奴隸,在蝸牛角和象牙塔上盤旋;如果只是出世,那就失去了人間煙火氣,成了明哲保身、獨善其身的自了漢,這都是不圓滿的。所以,最好的是以入世的精神出世,以出世的精神入世。
現在,我們很多企業家走的進去,卻出不來。爲什麼呢?被我執所障,放不下“小我”,看不透宇宙的規律,不明了人生的實相。推薦一個方法,平時坐飛機時,多往下看看,這時你看到下面的人就是一個個螞蟻。如果能坐宇宙飛船到太空去,便可以看到我們龐然大物的地球小得像個乒乓,再往上,就小如一粒塵埃,最終,小的不見了。
地球的壽命有多長?據科學考證,已經活了46億年。人的壽命有多長?大約就在百年之內。一百年和46億比是個什麼比例?在這46億年中死了多少古往今來的人?——地球一如既往地轉動。所以,地球的壽命相對于人來說是無限地長。然而其實,它也有壽命的,在茫茫宇宙中,地球不過是滄海一粟,在時空隧道裏,它的生命之短,是瞬息即滅,可以忽略不計。
多少億年,對宇宙來說,都是彈指一揮間。何況我們人,就像太陽下的冰塊,一眨眼就融化了。在融化之前爲什麼不快樂,有那麼多煩惱纏繞,要你爭我鬥呢?——我們像水一樣,都要流向大海的。
《無上商道抱素禅》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