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都要形成自己獨立思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擔當性,你沒有這種擔當性,人生永遠不能走向成熟。沒有智慧,就不會幸福,沒有開闊的心胸,便無法面對人生各種問題,消化挫折和苦難,甚至給你很好的機會和掌聲,你也要有一個冷靜的心去面對。不要認爲,有的時候在廟裏燒燒香、念念經、磕磕頭,幸福就一定來到自己身邊,就這麼簡單。如果你對磕頭、念經沒有正確的理解,不能見佛思齊去改變自己的內心,永遠也不會得到真正的利益。
今天,我跟你們這些高管說,你們碰到的所有問題,我都碰過。爲什麼?因爲我以前也是做管理的,——我們那也是一個“公司”,而且我們沒有産品銷售,但必須盈利,怎麼辦? 你知道嗎,在短短的九年時間,我們籌到了7000萬資金。靠什麼呢?憑什麼讓人家心甘情願給你掏錢?——這就要靠智慧。所以,道理是一樣的。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在單位裏面,你不能獨立思考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回到家裏你也是個附庸。這種人,在單位裏壓抑,在家裏也不幸福。你的職務,你的崗位,你的工作,人家隨時都可以把你換掉。
當人家隨時可以替換你的時候,你想想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如果你是個女的,在丈夫心中隨時都可以換掉,那你在他心目中會有多大價值?所以你一定要做到,讓他永遠離不開你,“善建者不拔,善抱著不脫”,這才是最高明的。有人說,我要把他的錢管住!好像這是一招絕殺,好像把一條牛鼻子給抓住,它就乖乖聽話了。但你管住他的錢能管住他的心嗎?只要他的心不在你身上,一旦因緣遇合、條件成熟,他隨時都有旁逸斜出的可能。
所以婚姻是獨立,是吸引,不是依附。
贊美改變世界
我今天在容大看到一位女士,已經60歲了,但看上去只有30歲,我問她有什麼秘訣可以永葆青春?她笑著說,就是心常喜樂,萬事不挂在心頭,不嫉妒、不嗔恨、不貪婪,心裏常常安靜,所以沒有煩惱。
我不知道她信不信佛,但我覺得她是真得佛學精髓的人,我們佛教講“定”功,她的心安靜,就是“定”的。一“定”解百擾,一“定”解百憂。還有我們熟悉的許多高僧大德,他們面貌也很年輕,淨空法師,80歲時看起來只有60多,60歲看起來只有40歲,爲什麼?難道他吃的山珍海味嗎?沒有。如果我們總是被聲色名利綁縛,在追逐攀援中患得患失,那身心就無時不在火宅之中。在火宅中熏燒的人,當然早衰。
愛美容,學過瑜伽的女士都知道,有個不是秘密的秘密,就是要想容顔變得美麗,就要心地柔軟,和善,快樂,愛這個世界,這時候,你從內到外散發的都是美麗的氣質,不是什麼美容産品可以代替的。
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贊美,所以要學會去贊美別人。你發現沒有,越贊美,他越美,這個世界越美,你自己也越美,我們爲什麼不營造這個美麗的大觀園呢?科學證明,贊美別人是投資最小而回報巨大的一種投資,你絕對不會虧本。所以每天告訴自己,上班的時候,至少對5個人贊美,對10個人微笑,每天讓自己處在喜樂的狀態中。回家後贊美你的先生,如果他不洗碗,以後也會洗碗的,他不拖地,早晚也會拖地的。試試看,最後有一天,飯也是他煮了,衣服也是他洗了,一切家務都是他的了。所以贊美的力量是無窮的。
贊美是人和人之間的潤滑劑,你看機器的齒輪,實際上齒輪跟齒輪之間原本沒有問題,爲什麼要潤滑劑呢?塗上潤滑劑就轉的更快,彼此間磨損更少。贊美就是一種潤滑劑,會增加人際關系和諧,還會使他得到鼓舞,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不要認爲好像一贊美人家,我就沒有面子,我在溜須拍馬阿谀奉承一樣,不是的。贊美是人類永遠需要的,因爲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但贊美也要有技巧,需恰如其分地誇張,而且語言一定要中肯真誠,如果過分放縱,聽上去就像反諷一樣,人家會惱羞成怒。
自己創造性價比
有一次,我的一個朋友到日本去,他回來說,那天他坐在酒店裏,看到牆上挂一個空調,鬼使神差地,他跑到後面去摸了一下,但是居然一點灰塵都沒有。那裏的衛生做的太好了,酒店是任何時間都非常幹淨。
如果一件簡單的事,你能做到極致,就說明你不是一個平凡的人,你終究也會做出不平凡的事。日本有個郵電大臣,她最初從女子貴族學校畢業,到一個酒店實習,部門經理給他安排的工作就是洗廁所。她當時一肚子委屈,正想離開這家酒店,然而此時,改變她一生的一幕出現了,那個帶領她洗廁所的人教她怎樣洗廁所,只見那人把馬桶洗了N遍,然後當著她的面,用一個勺子在馬桶裏舀起一勺涼水,喝下去,他說你看,你就應該把廁所洗幹淨到自己敢喝馬桶裏水的程度!這種精神給了她極大震撼,從那天開始,她就發誓,我即使做一個洗廁所的,也要變成全日本最優秀的洗廁所人。就憑這樣一種信念,不斷地激勵自我,最後她成爲日本的郵電大臣。
從一個洗馬桶的到郵電大臣,這種飛躍說明了什麼?
所以,我們不要認爲自己沒有可能性,很多人還沒做什麼就覺得自己不行,就把自己的心門關閉了。其實我們所有的可能都來自于自己的努力,自我的嚴格要求。就是在一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也要有目標,有夢想。只有從小事做起才可以一步步成就自己,這和修心是一樣的,你努力做事的過程就是修心,努力工作就是一種修行,爲自己理想目標奮鬥的過程中,就是一種很好的修行。所以,人生是無處不修行的。
有一次我在國外,一個島上,那裏風景優美,水清澈見底。大家一起吃燒烤,當然我是吃素的,弄一點蔬菜在那邊烤。吃完之後,他們把一些垃圾扔在那裏人都走了。我就把自己的遺留放到遠處一個垃圾桶裏。後來管理者對我說,師父你的素質真高啊,很多人都在製造垃圾,你沒有。雖然我覺得自己做的是平平常常事,是理所當然,可在他們心目中我就代表中國,代表大陸,所以給人家留下的印象是你這個國家如何。
一個人,如果自己不尊重自己,別人是不會尊重你的。我們不敢說爲國爭光,但作爲一個人,起碼的道義禮節還是要有的,否則也愧對幾千年傳承未斷的文化,說我們是禮儀之邦,我現在都覺得慚愧,在這方面,我們許多同胞,的確做的很不夠。
人一定要隨時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公司的時候,你就是一個老板,你的一切所作所爲就應該是個老板的狀態;在家的時候你是父母,就要盡一個父母的職責;在父母面前你又是子女,應該體現出做子女的義務。因爲人隨時都處在五倫之中,沒有倫外之人,所以,我們要時刻地問自己:你是什麼角色,應該怎麼做?
我有幾次在美工院上課,他們說,師父,給你也體驗一下,看看我們SPA做的怎樣,提提建議。就把我拉去了。去做了後,我說一般,——因爲你給別人做SPA的時候,你的心一定要在被服務者身上,要心神合一,如果你的心跟客人不是一個頻道,給人的感覺就是分離的。一個服務行業,作爲技師,一定要把自己變成和客人同體,你能強烈、敏感感覺到他的心緒,甚至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念頭你都能讀懂,這種層次當然是比較高的。
每一個工作,都是我們人生的修煉,一定要把這個場所當做我們修行的道場,如果你是個有心人,勇猛精進,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會有巨大的飛躍,心理、工作經驗、人生閱曆都會得到巨大成長。不然的話你永遠不行,第一天進來是什麼樣子,叁年、十年後還是什麼樣子,——因爲你從來都是馬馬虎虎做事,心思沒在工作上,每天就想著什麼時候下班,什麼時候放假,什麼時候不工作了。老板叫你做一件事,敷衍了事,實在罵得不行了,就做80%到90%,從來不會把事情做到圓滿、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因此,我們要想想,自己是什麼人,屬于什麼位置?以後的前景是什麼?不管我們是普通職員也好,還是公司的高管,千萬記住,人生沒有可比性,不要去跟別人比,但你不能不跟自己比,你不能十年前和十年後還一個樣,沒有一點進步,那這十年就浪費了。
把握了心,就把握了人生主動權
人生,其實有太多的可能性。有很多事,值得我們去嘗試,有很多精彩的夢想,值得我們去實現。但要選擇自己最適合、最想做的工作。把心好好安頓下來,不要以爲公司永遠是別人的好,老板永遠是自己的劣,“這山望著那山高,到了那山沒柴燒”。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的好地方,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差地方,關鍵在于你的心態,心態好,這裏就是天堂,心態不好,此處就是地獄。安于當下,熱愛當下,努力當下,奮鬥當下,接受目前的現狀,不要老是心懷抱怨而又沒有勇氣離開,只蹉跎了自己的錦繡年華,空悲切。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想離開他所在的城市,到另一個地方去居住,他開著車來到村口的時候,一個老人坐在那裏抽煙,曬太陽。他就問,老人家,我想到這個地方來住,這裏的人好嗎?老人反問他:你原來那地方人好嗎?他說,我原來地方的人很好啊,他們都很忠厚,慈善,樂于助人,我每天活的很快樂,只是因爲工作關系我才要離開。老人說,噢,我們這裏人也很好啊,很友善,很快樂。那個人就開心地搬了進來。
後來又來一個年輕人,也問同一個老人,這老人問他:你原來那地方的人好不好?他說,我原來那地方人,很惡毒,很刁鑽,天天偷東西、做壞事。老人說,噢,我們這地方的人也一樣,很壞,很不友好,你還是搬到其他地方去吧。
爲什麼同一個老人卻對兩人講出不同的話來呢?
回想一下,我們剛上課的時候講的一句話是什麼?心。你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一本無字書,你用什麼樣的心來解讀它,它就成什麼樣的文章。
印光大師告訴我們,改變命運的竅訣是: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變爲禍兆;心好命不好,禍轉爲福報;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和命的關系,“命”是先天的,這部分不能改變,是我們過去生中種下的因,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今生的心,可以今生改緣,可以今生種因。可以一念當下,一念天堂。
所以,我們碰到任何問題,不是先取決于外部條件,而是取決于我們的心。一切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把握了心,就把握了人生主動權。我們有一顆智慧、開闊、喜悅、慈悲的心,就是擁有了人生最豐饒的財富。
《幸福秘笈 會諸妙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