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放下是人生的大智慧 2.放下一些無謂的忙碌

  2.放下一些無謂的忙碌

  1918年9月16日,列甯去參加莫斯科黨委會議。有個人從座位上站起來鼓掌歡迎他,列甯嚴肅地說:“同志,坐下,不要這樣無謂的忙碌。”雖是即時之語,卻反映出列甯的求真務實和樸實無華,令人敬佩和深思。

  無謂的忙碌

  無謂,詞典裏面的解釋是毫無價值,而成語“碌碌無爲”,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忙得不可開交,卻是“無爲”,豈不是太可怕了?

  在一篇《爲官不能這樣忙》的文章裏,作者給我們列舉了11種無聊的忙碌,諸如忙著赴文山會海,忙著赴約趕場,忙著八面玲珑,忙著逢場作戲,忙著你來我往……有人說,“忙、茫、盲”相連,無謂之忙到一定地步就變成了茫然,再發展下去就變成盲目了。正像一首歌裏唱的:“忙,忙,忙,忙得沒有了方向,忙得沒有了主張……”像這樣的忙碌,既浪費了財力,又浪費了精力,何苦這樣呢?

  每個公司都想招聘那些做事有效率的員工。有一群剛畢業的大學生去一家很有名氣的公司面試。主考官拿出一個大玻璃瓶放在桌上。隨後,他把一堆拳頭大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放進瓶子裏,直到石塊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去了。

  他問求職者們:瓶子滿了嗎?他們都回答到:“滿了。”

  主考官說:真的嗎?說著又拿出一些小石子,慢慢倒進瓶中,並搖動玻璃瓶,使小石子填滿大石塊的間隙。“現在滿了嗎?”他又問。

  這群大學生們似乎明白了他想要說什麼:“可能還沒有”。“很好!”主考官又拿出一杯沙子,慢慢倒進玻璃瓶。沙子填滿了石塊所有空間。

  他又一次問他們:“瓶子滿了嗎?”“沒滿!”大學生們大聲說。然後主考官拿過一壺水倒進玻璃瓶,直到水面與瓶口齊平。

  主考官拍拍手,問學生:這個例子說明什麼?一個學生說:“它告訴我們,無論你的時間多麼緊湊,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勁,你還可以幹更多事情。”

  “不完全是。”主考官說,它還告訴我們,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塊放進瓶子裏,那麼你就再也無法把它們放進去了。那麼,什麼是你的“大石塊”?你們也許每天在工作中忙忙碌碌,似乎很努力很積極,但可否抓住了最重要的事情呢?在一個公司裏,員工的能力並不是完全體現在不停的忙碌上,而是體現在做事有沒有效率上面。每個公司都需要求真務實的員工。……

  要想求真務實必須抛卻無謂的忙碌。在一個公司裏真忙?假忙?實忙?虛忙?這裏頭有境界、有態度、有水平的問題但關鍵還在于“爲誰辛苦爲誰忙”。既然忙而“無謂”,費力不討好,爲什麼有的人還津津樂道或心不願而勉爲之?那是因爲這忙中“有戲”,無謂中“有爲”,甚至“有位”,所以才不顧實際、甚至不顧良心地去忙。放下那些無謂的忙碌,端正工作態度,這樣在忙中才會有所收獲,日子也會因此而過得充實快樂!

  競爭職場,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如果整天都在做無謂的忙碌,無疑等于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放下功名利祿,抓住屬于自己的“大石頭”,這樣的忙才會有價值。;

  如何忙碌

  職場反映人生,一個不會認真工作的人,就不會認真生活。工作幾乎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經曆的事情。如何在職場中不被人擠得頭破血流,那要看你怎麼做。有的人忙的不宜樂乎,有的人卻忙得牢騷大發,更有的人忙得失去了自我。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做到有效的忙碌呢?

  首先,要明確工作目標。這點尤其對發生在剛工作不久的人來說最適用,初涉職場的人,對很多情況不熟悉,工作的方法還沒有完全掌握,在接受主管交代的任務時有時根本沒有弄清楚,卻又不好意思去問,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做,做到一半後,才發現方向不對。雖然很忙卻沒有成果。對于這樣的情況,要讓分配任務的一方多重複一遍任務,並簡述一下使用的方法,確認自己已經完全明白後,再開始工作。

  其次,工作方法或能力存在問題。同樣一個任務,不同的人做就且的不同和效率。一般情況下,對工作比較熟練,勤于思考的人工作效率會更高一些。工作效率高的人往往在開始一個工作前,對工作的目標、所采用的方法、需要的資源都會進行合理的規劃,確認後才開始實施,因爲這樣才能提高效率。具備快速學習、快速找到關鍵點、溝通能力強的人工作效率自然會很高。“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你在進行一件你所不熟悉的工作,首先一定要主動弄清工作原理,不要一接到工作就馬上開始做,這往往會越做越難,甚至寸步難行。

  最後,就是時間管理的問題。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整天忙忙碌碌,而工作卻毫無成果,這其實就是因爲在時間管理上出了問題。

  一個公司的新員工,當他與主管談下周的工作計劃時,聽到自己座位上的電話響了,便急忙跑回自己的座位上接聽電話;一個部門經理,在參加總部召開的視頻會議時,被其他部門要求提供資料,便急忙離開會場幫忙整理資料;一個管福利的員工一個月要到市公積金中心去3次……當然,偶爾出現這樣的情況,並沒有什麼多大的問題,因爲總有一些特殊情況或更緊急的事情要處理。

  但是如果經常這樣辦事,恐怕便是在時間管理上出現了問題。如果確定在做一件事情,最好將這件事情一口氣就做完,尤其是不適合中斷的事情上。和主管談周工作計劃應該是比較重要的事情,而電話響未必重要,兩件事情同時出現的時候可以做一個選擇;與總部開視頻會議應該比較重要,除非認爲這個會議很無聊,不參加也可以,如果其他人有工作要幫忙,可以告訴對方自己現在在開會,大概幾點結束,在結束後幫忙如何;對于到公積金中心辦理繳納、停止或代員工領取業務如果每月集中到1天去辦理,可以節約很多時間,對于零散的工作可以集中1個時間段處理,比方說,每月的幾號辦理什麼事情,每周的什麼時間處理什麼,每天的幾點集中處理郵件等。這樣也可以節約時間。最可怕的情況無過于是,沒有規劃,一會接電話,一件事情還沒處理完,便又看到了新的任務,便開始去做新任務,還沒理出頭緒,便又有人要求去做其他事情……

  如果每天都好像有做不完的事情在等著自己,忙忙碌碌,卻沒有一點進展,沒有一點成果,這只能說明這個人不會工作。其實,只要掌握好幹每件工作的時間,清楚哪件事急需解決,哪件事可以往後放一放。不要忙著這個又去忙哪個,結果沒有一件事能完完整整地做好。瞎忙一陣,徒勞無功。

  一個人的忙碌有很多原因,不管自己有多麼的忙,但千萬不要自己浪費自己時間,懂得怎樣忙碌才會有大的收獲,是每一個在職場奔波忙碌的人應該停下來好好思考的問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才是最值得去做的事情。

  在工作中要時刻學會總結.如果忙碌了一場,結果什麼成果都沒有,那就及時放下這些無謂的忙碌.想要使工作做卓有成效,是有章可尋的。比如,一個科學的時間安排,便能讓你明確不同階段要完成什麼任務,爲下一階段該做什麼准備。工作結果後,你會發現自己大有收獲,心裏面也會很充實。保持一個良好工作狀態,不要再去做那些無謂的忙碌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