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曾經的輝煌,放下昔日的苦難,放下對舊日戀情的回憶。卸下身上所有束縛我們前行的包袱,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放下。
走過的歲月沒有回程,錯過的情感只能放下。許多事即使回頭也無法改變;許多人注定相遇而不能相愛;或許如此,惟有如此,才可珍貴,才能珍惜。學會放下,在落淚以前轉身離去,留下簡單的背景;學會放下,將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的回憶;學會放下,讓彼此都能有個更輕松的開始,遍體鱗傷的愛並不一定就刻骨銘心……
放下身架,讓自己回歸“自然”,你的視線才可望而無際!
行走在職場,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放下那虛幻的學曆、背景、身份、地位的包袱吧,讓自己回歸到普通人行列中來,不在乎別人的目光和議論,大膽地從基層做起,從基礎工作做起,這樣,就業之路才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順暢!
放得下是一種人生境界,能將心態放寬,不強求是事業順心、情感幸福的前提。
1.放下標准,用心去愛別人
愛則是放下了自己的標准,放下了自己的信念系統,放下了自己的“應該”與“不應該”,不加任何價值判斷的理解一個人,接納一個人,包容一個人,欣賞一個人。
職場標准
不管做什麼事,都會有一套標准,尤其是在職場,職場標准猶如人們在戀愛時定的愛情標准一樣。在愛情的世界內,有所謂的標准嗎?有人問和對方會不會開始得太快?亦有人問,她的愛情觀是不是已經落伍了?要是愛情的産生時間真的有標准的話,那麼這標准到底從何而來,是誰定的?
可以說,由于每個人的職業不同,因此,職場標准也就會有所不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爲不同的經曆、性格和成長背景會使人有不同的社會觀。因此社會觀念並沒有所謂落伍與否,合潮流又怎樣?遵守職場標准,便能夠在一個地方長久地呆下去嗎?如果事事都循規蹈
矩,我們豈不是會活得更辛苦嗎?而這樣又有什麼意思呢?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內,很多事並沒有絕對的標准,立場不同,看法也不同。這樣的話,標准便無法確定。一切按標准進行,工作的質量並不見得會提高。如果我們像機器一樣,只懂得按照一個個步驟進行,這樣的話,在工作上哪兒還會有創新,哪兒還有什麼熱情所在,那麼工作對我們來說還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在職場生存並沒有所謂的標准,因爲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都不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處世方式,便無法很好的生存下去。正因爲沒有標准,我們更要做好自己,這樣才問心無愧。
身在職場,我們努力工作其實就是爲了每時每刻提升自己的能力,是爲了自己進階的哪一天,到哪一刻,我們過去所有的辛勤付出都會得到回報!同事是我們職場上的夥伴,再親密無間的朋友或者矛盾重重的對頭,當我們在職場中相處,只有親密合作這種情緒能夠保留。職場是一個理性的地方,過多的情感只會像迷霧一樣擾亂我們的視線;職場如戰場,我們深深的知道這種迷霧對我們的職業生涯是致命的。要是真的有職場標准的話,那麼,用心工作,打理好人際關系,講究職場道德,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標准。
不同的人,應該有不同的工作態度和方式,只有這樣才會使我們散發出個人獨有的魅力。因爲如果每個人都按照一樣的職場標准工作的話,那麼所有人的職場觀就會變得完全相同,這樣我們便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做什麼工作根本沒有任何區別。
從愛自己到愛別人
愛情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個從愛自己到愛別人的過程。同樣,我們在工作當中,也應該學會從愛自己過渡到愛別人。這個過程很簡單,但這個過程同樣也很複雜。簡單在于方式方法,而複雜則存在于內心。
心理學家說,現在的很多人都太愛自己了,而忽略了如何去愛別人。不肯屈就先道歉,覺得那是丟面子;不肯主動送禮物,覺得那是虛情假意;不肯幫助別人,覺得對方可以自力更生。那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還會存在嗎?難道彼此都守護著自己的堡壘,互不幹涉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愛,是一種雙方的融入,是一種彼此的尊重,是一種互相的付出。只有用心去愛別人,才能贏得別人同等的尊重和愛心。
從經濟的角度看,愛的投資就也比是上個互動性很強的産業。當自己開始付出時,這付出的形式某種程度就在于各種日常事務當中。當然,這所有的一切都要建立在真心的基礎之上,否則純粹用假象堆積起來的過程也只能當成風景畫,而不能真正進入其中。當然如果說自己的付出失敗了,也不用因此而喪氣,因爲從另外的角度講你提升了經驗,以便爲下一次的愛的投資做准備。
從社會效益的角度看,愛別人的同時,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與融合性,每個人在這個過程當中學會了尊重,懂得了寬容,了解了付出,從而使得社會的人情味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同時自身的愉悅感也會因此而大大加強。
所有的職場溝通技巧,所有的職場理論,都是在給人們做心理調解,引導人們邁出自我的門檻,走出自我封閉的狀態,融入到社會中去。如果說一個人愛的能力很強,那麼他只需自己給自己培訓就夠了;如果愛的能力欠缺,總要找到某些方式,或是朋友或是這種社會培訓。只是,每個人選擇的培訓方式有所不同罷了。只有懂得從愛自己轉移到愛別人,你才會在職場裏自由馳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無論是討厭一個人還是喜歡一個人,都習慣于按自己的標准去衡量對方,不合乎我的標准,就討厭,合乎我的標准,我就喜歡。工作守時是我的標准,如果對方是一個守時的人,我就喜歡他;如果對方常常遲到或早退,我就討厭他,甚至把他歸入不再深入交往的黑名單。衣著得體是我的標准,如果對方在乎自己的形象,我就喜歡他,而如果對方不修邊幅,我就討厭他。難道人與人的相處都是按標准進行的嗎?
人類之所以不自由,就是因爲都在按自己的標准看人,這樣對有的人就太不公平了,也就是因爲這種不公平,人們才會處處受限製。人與人的相處應少一點標准,多一點和諧;少一點痛苦,多一點開心。因爲我們總是在用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爲准則來衡量別人,所以我們才會滋生出喜歡和討厭的情感。如何職場真的有標准的話,那麼應該這樣的:我允許你和我有不同的看法,我接納你與我有不同的做法,我理解你本應該與我存在差異,就像我們無法找到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我接受你的不同,也欣賞你的不同,我感恩因此創造的豐富多彩的世界,于是我敢說“我愛你。”放下自己的標准,從容淡定地去工作和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