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琴瑟人生▪P2

  ..續本文上一頁體諒,我們就很容易將幸福和歡樂傳播給更多的人。對那些已結婚十年、二十年人來說,這 一類練習同樣是很適宜的。你也可以到我們研究所來注個冊,繼續練習在覺照的狀態下生活 和互相學習。也許你認爲自己已經了解配偶的一切,但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物理學家一個電 子研究了很多年,卻仍然不敢聲稱了解它的所有方面,你又怎麼能說自己了解一個人身上所 有的一切呢

  你成天開著小汽車,只注意自己的所思所想,根本就忽略了她的存在。如果你 繼續這樣對待她,她會慢慢死掉的。她需要你的注意,你的培育,你的關懷。當情況變得非 常糟糕了,我們往往傾向于想離婚。與此相反,我希望你們努力維持自己的婚姻,帶著更多 的平和和理解回到配偶身邊。很多人離婚叁、四次了,可他們仍在犯同樣的錯誤。如果你能 拿出時間來,打開彼此溝通的大門,敞開自己的心扉,讓對方分享你的痛苦與夢想,那麼, 你的婚姻狀況就會得到改善,甚至越來越和諧,這樣做,不僅僅是爲了自己,也爲了你的孩 子、爲了我們大家。

  在梅村,我們每周舉行一次名爲“新生”的儀式。在將要成立的“幸福人生研究所”裏,我 們也將做這種練習。儀式中,團體所在有成員圍坐一圈,中央是一只插有錦簇鮮花的花瓶。 主持人講話前,我們都注意自己的呼吸。儀式有叁項內容:澆花、忏悔、傾吐所遭遇的傷害和困難。這個練習可以防止受害的感覺郁積得太久,可以使每個人在家中、在團體中都活得 舒心。

  我們從澆花開始。一個人准備講話時,她雙手合十,其他人也合十爲禮,示意同意她講話。 然後她站起來,緩步走向鮮花,把花瓶拿到手中,回到座位上。當她講話時,她的言語折射 出手中鮮花的清新氣息和美麗光芒。在澆花過程中,每個講話者都說出別人身上健康、美好 的品質。這不是奉承,我們不打妄語。在覺照的心態下,你會發現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都 有比別人強的地方。沒有人會打斷持花者的講話,她想講多少次就可以講多少次,而其他的 人練習凝神傾聽。當她結束講話時,她就站起來,輕輕地把花瓶擱回屋中央。

  儀式的第二項,我們爲自己做過的傷害他人的事而忏悔。有時候,一句不加思索的話就會傷 害一個人。“新生”之儀式是一個良機,可以使我們回憶起一周以來自己所作的感到懊悔的 事情,並借此消除這種懊悔的情緒。

  儀式的第叁項,我們講述一下其他人是如何傷害我們的。在這裏,愛語是極其重要的。我們 想淨化我們的集體,而不是破壞它。我們講話坦率,但並不想傷害誰。另外聽禅也是此練習 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我們身處一圈友人當中,他們都在靜靜地聽我們講話,那麼我 們的言辭一定會變得更加優美而富有創意。我們從不責備他人或爭吵。

  以同情的態度去傾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傾聽是 爲了減輕或消除傾訴者的痛苦,而不是爲了評 判她或同她爭論。我們全神貫注地傾聽。即使我們聽到某些錯誤的想法,我們還是繼續靜靜地傾聽,從而使傾訴者能夠盡情傾吐她的煩惱,宣泄她心中的緊張情緒。如果我們回答她或 糾正她,這個練習就不會有什麼收獲。我們只是傾聽。如果我們想告訴她的感覺是錯誤的, 那麼可以在幾天以後,在無人的地方,彼此冷靜地交談。之後,在下一次新生會議上,她就 有可能成爲那個糾正自己過錯的人,而此時我們就毋需再說什麼了。

  我們常常以一首歌結束儀式。或者圈子裏每個人手拉著手,注意呼吸一分鍾。有時我們也以 擁抱禅結束。儀式以後,我們總是感覺到異常輕松,盡管我們只不過朝淨化自己的方向邁出 了最初的一步。現在我們堅信,這個過程既已開始,我們就能繼續下去。“新生”練習實際 上始于佛陀時代。那時他的比丘、比丘尼僧團在每月朔望之夕都要做此種練習。

  所謂的“擁抱禅”是我發明的。我第一次學習擁抱,是1966年,在亞特蘭大。一位女詩人把 我送到機場,而後問:“擁抱一位比丘師父應該可以吧

  ”在我的祖國,人們不習慣于在公 衆場合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感情,但我想:“我是個禅師,對我來說應該沒有問題。”于是我 說:“那有什麼不可以

  ”于是她擁抱了我,但我實際上很緊張,很僵硬。在飛機上,我想 到,如果我想與西方朋友共事的話,就得學習西方文化。這就是我發明擁抱禅的背景。

  擁抱禅是東西方文化的合璧。依照練習,你必須真的去擁抱你正在擁抱的那個人。你不得不 真的把他或她納入你的懷中,你不能只是走走過場、在他的背上輕輕地拍兩下表示你心在此 間。如果你的心果真在這裏,你就沒有必要那麼做了。擁抱時你要注意呼吸,以全身心來擁 抱:“吸進來,我知道我親愛的人兒就在我懷中,活生生的。呼出去,他對我是如此的珍 貴。”擁抱著他,呼吸叁次之後,你懷中的人和自己就都變得非常真切起來。

  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會希望他幸福。如果他不幸福,你無論如何也不會幸福。幸福不 是一件孤立的事情。真正的愛需要深刻的理解。實際上,愛是理解的別名。如果你不理解, 你就不會如法地愛。沒有理解,你的愛可能只會使另外那個人感到痛苦。

  在東南亞,許多人特別喜歡吃一種渾身長 刺的大個水果,叫做榴蓮,甚至可以說上瘾了。它的氣味很濃烈,有些人吃完水果,還要把皮扔到床底下,她繼續聞它的味道。對我來說,榴蓮的氣味簡直可怕。一天,我獨自在我越南的廟中誦經。供桌上恰巧有一只信衆上供來的榴蓮。我想誦《蓮華經》,用一只木魚和一只碗狀的铛子伴奏,但是我根本集中不起來精神。 最後我把铛子翻過來,扣住榴蓮,“監禁”了它,這才可以誦經了。誦完後,我向佛像打了 個問訊,把榴蓮解放了。如果你對我說:“我好愛你呀,我希望你吃些榴蓮”,我會怎麼樣呢

  我會痛苦。你愛我,你希望我快樂,可是你卻強迫我吃榴蓮!……這是一個缺乏理解的愛 的例子。你的意圖是好的,但卻缺乏對人事物的正確理解。

  爲了愛得如法,你必須學會理解。理解意味著明了對方心中的黑暗絕望、煩惱痛苦以及它們 的程度。如果你不了解這一點,你爲她做得越多,她可能越痛苦。創造幸福是一種藝術。如 果在孩提時代你曾目睹過你的父母親在家庭中創造幸福的情形,你就會從那些事情中學到這 個本領。但如果你的父母不懂得如何在家庭中創造幸福,你就有可能不知道怎麼去做。所以 在研究所裏,我們要教給大家使人幸福的藝術。共同生活是一種藝術。即使願望是好的,你 也有可能使你的伴侶不快樂。所以我們的言談舉止都要講究藝術。藝術是生活的精華,它的 本質是覺。

  當你初次墮入愛河的時候,你對伊人心生戀慕,那還不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意味著友善和同情, 沒有任何條件。你們組建了一個二人團體來實踐愛--彼此關照,幫助對方的“生命之花”綻放,在那個小小的團體中創造出一些幸福和歡樂來。 藉著你們對彼此的愛,通過學習使 一個人幸福的藝術,你們學會了表達自己對整個人類和所有生命的愛。請幫助我們發展和豐 富“幸福人生研究所”的課程內容吧,馬上著手練習,不要等到開學以後。

《琴瑟人生》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