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五課(七)以理證推論存在叁世
往昔我在漢地時有一個剛開始入門的信衆,問我初次進入佛門,必須具備哪方面的條件,才能成爲一個修行者?我說:“要信任因果。”他繼續問:“若信任因果,我們必須得信任過去、現在和未來叁世。但我們現前不能憶起自己的前世,爲什麼能認定我們有前世呢?我們現前也沒有死,我們又怎麼知道一定有未來呢?”
我想這可能也是我們剛開始入門者最大的疑問。當然從能憶念到前世的角度來說,五明佛學院的慈誠羅珠堪布往昔寫了一本書,記錄了世界各地能憶念自己前世的一些非常奇迹的公案,甚至在國外的很多雜志中也有類似的報道。雖然有這些報道,可能還是無法解開大家心中的疑惑——這些都是別人的說法,可跟我沒什麼相幹。那我們該如何讓自己相信有前世呢?
雖然我們不能憶念自己前世是誰,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現前正在感受前世的果報。若非感受前世的果報,世上爲何有不平等的現象?我們先舉個例子。像有些小孩子小的時候,老師父母並沒有教他做壞事,卻天生愛偷東西、說謊或者殺生,這是爲什麼呢?以前我在漢地遇到一位母親,家庭條件非常好,但卻時時爲兒子的偷盜行爲所困擾。她告訴我,她兒子同學的家庭條件都遠遠比不上她們家,但不知什麼原因,她的兒子就是手腳不幹淨,經常把旁邊小朋友的東西偷到家裏,而所偷的這些東西並沒什麼用,無論家長、老師如何教育,就是不聽話。這是爲什麼呢?從慈愍的角度來說,有些小孩子天生就很慈愍,看到父母殺生,可能會一再祈請把它放了;但有些小孩子天生愛殺生,父母在殺魚、殺雞的時候,小孩子會主動請纓,自己去殺,甚至看到螞蟻、毛毛蟲等小小的昆蟲,即便沒有影響他,也會上去踩死它們。爲什麼這些人從小就有這麼大的區別呢?這就是往昔習氣的流露。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每個人都在感受前世的果報。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今很多人都在學校裏讀書。讀書的過程中,有些人非常努力,但考試的成績可能還是不理想;而有些人平常並沒很努力,考的成績卻非常好。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曆。進入社會後,誰不希望自己的事業最成功?但如今做得最好的又有多少呢?在某個地方做得最好甚至官位最高的人,難道是這個世界智慧最高的人嗎?不是的。但爲什麼他有這個福報呢?甚至很多人在從事一件事情的過程中,自認爲一切條件都具備,但由于運氣的原因,事情沒有辦成。而有時候,似乎自己沒怎麼努力,成功卻不期而至。凡此種種,讓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從事某件事情的時候,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左右著自己。這種力量是什麼?運氣又是什麼?我相信世上除了佛法,再沒有一種理論能講清楚。其實這就是因果——我們在承受無始以來所做之因的果報,由于各人前世因緣不同,所以今生果報迥異,外在顯現的就是世上不平等的現象。
如果不承認因果,我們很難解釋一些顯現。舉例來說,同在一個城市中生活的人,呼吸的空氣是一樣的,喝的水是一樣的,飲食也都來源于超市,爲什麼有些人會患上癌症,有些人會患上高血壓、心髒病,而有些人就不會患上這些病呢?如果疾病都是由外在環境導致的,應該人人都得才對。可能也有人會說和遺傳有關,但我們仍然看到,即便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在同樣的環境中生活,患上的疾病仍然不同。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都是前世的果報。
現前我們還活在世上沒有死,但死後的情境就如同晚上的夢境一般。臨終和做夢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是否有呼吸、心跳。比如在我們做夢的時候,我們的身體躺在床上,但夢中還會出現一個和我們現在一模一樣的身體,它既可以享受一切快樂,又可以遭受一切痛苦。夢中的一切景象,不需要誰去打造。臨終也同樣一個道理。身體躺在世上成爲屍體,心識卻如同做夢般飄向未來。如果我們能在夢中時時獲得自在,無論起現什麼夢境,永遠不會束縛自己的內心,不會讓我們感到痛苦和恐懼,我相信,臨終時我們也會獲得自在。所以我們天天都在強調,未來不在遙遠的地方,西方極樂世界近在眼前,因爲在自在者面前,顯現的就是清淨刹土。
我相信,通過細致的思維和推理,叁世因果沒有什麼說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