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五課(十)四聖谛
【總之,苦集滅道四聖谛之苦谛者:輪回器情或五蘊所攝一切法,皆具叁苦之自性,其因集谛業及煩惱、十不善業、未以方便所攝之有漏諸善,及未以勝觀所持之單一寂止,起現彼業之叁毒等一切煩惱,彼等之根——我執無明,即苦谛之因,乃爲集谛。】
四聖谛的苦谛,是指輪回器情或五蘊所攝一切法,皆具叁苦之自性。痛苦之因即爲集谛,是業及煩惱、十不善業、沒有用方便攝持的有漏善法以及沒有以勝觀所持的單一寂止。因爲這些都在世間範圍當中,即便有漏善法或寂止修得多好,最終只能得到人天善趣,無法獲得解脫。苦谛的根本是我執無明,就是集谛煩惱。
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初轉*輪,所傳講的就是四聖谛的苦谛。作爲修行者,首先必須認清輪回過患,這樣才能對輪回生起厭離心而尋求涅槃。我們平常修行時,應該多看看輪回過患方面的教言,要對輪回生起厭離心。若對輪回生不起厭離心,即便你修學什麼法,都不可能成辦解脫。
阿底峽尊者初次進藏的時候,藏地很多修行者問阿底峽尊者:“想即生成辦解脫,平常應多學叁藏經論,還是求學竅訣法做修行?”阿底峽尊者說當然要修行。又問:“平常在導師面前聽聞竅訣如是修行,是否一切都已圓滿?”阿底峽尊者說:“僅做修行還有些不圓滿,最首要的是對輪回生起出離心。在具備出離心的前提下,祈禱上師、修學竅訣法方可成辦解脫。”所以我們平常也要在這方面多做一些觀想。
【斷除輪回之因果與集谛之種子,遠離五蘊之無漏法界無爲法,即寂滅涅槃菩提果。】
斷除輪回之因果與集谛之種子,遠離五蘊之無漏法界、無爲法,就是寂滅涅槃菩提果,也就是滅谛。叁界六趣一切衆生遭受的痛苦,爲苦谛;起現一切苦谛的因,爲集谛;如今我們所修學的法——從小乘乃至密乘之間的一切方便道,稱之爲道谛;圓滿獲得菩提果的時候,稱之爲滅谛。
以上是從總的角度中講解四聖谛,各個教派講解的四聖谛在細微處各有不同。比如小乘、大乘和密宗都講解苦集滅道,雖然名稱相同,但由于運用方式不同的緣故,成辦解脫的時間有著很大的差距。顯宗需要叁大阿僧祇劫方可成就,密宗一生可以成辦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