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五課(十六)不舍小善不縱小惡
【總之,縱然小善亦應修持,小惡亦應斷除,若能調伏自心,成爲我執之對治法,則不違佛陀言教。】
漢地有句俗話:“莫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在修行上也一樣,即便一個善行在我們看來多麼渺小,也應該盡力去成辦;即便一個惡行多麼不起眼,也應該盡力斷除。如《賢愚經》所言:“莫想善微小,無利而輕視,水滴若積聚,漸次滿大器。莫想諸罪微,無害而輕視,火星雖微小,能焚如山草。”
我平常也告誡弟子們,只要調伏自己的內心,讓自心不起煩惱,都叫做善。大家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即便有人說一些自己不愛聽的話,也應該調伏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對他人産生嗔恨心。原因是什麼呢?就是爲了迅速成辦解脫。我想大家在明白這個道理之後,都會做得很好。
尤其在聽聞具德導師講法期間,絕不能對法有選擇和分別。往昔有些非常傲慢甚至倔犟的人,在上師講密法的時候,早早到場,但在上師講共同法的時候,卻自認爲已經通達一切,躺在床上而不參加聞法。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曾嚴厲批評過這樣的顯現,說這並不是一個真正修行者的行爲。華智仁波切在很多教言中講過:“無論導師傳講什麼法,我永遠沒有做過選擇,因爲一切都是爲了對治自己的煩惱。”如今我們在座的弟子們,無論我等導師阿松活佛在講解前行,還是我在這邊講解《聖者言教》,都在聽聞。這樣很好,我相信這些法對你調伏內心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就拿我們這節課舉個例子。我們從八識的角度講解了禅定的逆緣,也就相應知道應該怎樣樹立順緣。如果能結合以前講解的寂止、勝觀等禅定修法,把每天聽到的法運用到修行當中,我相信對見解迅速增長能起到很大的幫助。
我們不僅不能對法有分別,對善行也不能有分別。很多虔誠的弟子們在聽法信衆離開之後,會把道場裏的坐墊收好,第二天講法前再把它鋪上。這些都是善。若在行持這些善法的過程中還能調伏自己的內心,對治一切煩惱,那這個善就是佛法。我們說過聽法也要具備六度波羅蜜,這樣做就是持戒和忍辱。不要認爲自己是修無上竅訣大圓滿的,就輕視這樣小小的善行。
此外,對于自己的心念和行爲要觀察得細致一點。有時候由于懶惰的原因,明明知道自己的某個行爲不如法,卻沒有及時調伏,想以後再說;或者覺得這個小小的行爲無傷大雅,就隨順了自己的習氣。細致觀待,我們如今的哪個心念和行爲,不是無始以來習氣的流露?如果現在還不對治,習氣煩惱愈加沈重,何時才能解脫呢?要記住,如果不能在小處著眼,我想很難在見解上有大的進展,這也是我們時時強調修行要細致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