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六課(十四)不要輕視十不善業
現前很多修行者喜歡說自己已經修了多少法,念誦了多少心咒與經文,去過多少聖地,磕過多少大頭,打過多長時間的坐等等。要記住,這些都叫做順緣。如今我們懂得何謂十不善業之後,勵力對治十不善業的一切行爲,都叫做善。即便這種善沒有念佛誦經般有很多數量,但在斷惡的同時,就是在從善。反過來說,我們在從善的過程中,也必須斷除一切逆緣,即斷除十不善業。
可能在座的很多弟子進入佛門甚至在高原地方修行都有一段時間了,平常口中念誦、身做禮拜、甚至靜心修法的時間也不短,爲何還是覺得自己的見解沒有很好的增長呢?我想,這可能與你僅僅重視順緣而輕視逆緣有關。要記住,從十不善業的角度而言,如果不知道何謂不善業,就會由于無知的緣故而無意造作惡業。我們本來是爲了斷惡,結果仍舊趨惡,見解又怎麼會增長呢?所以,今後在日常修行中必須盡可能對治十不善業,這樣一來,相信你的見解會迅速增長。
我們時時都在講解做人的標准。從世間的角度來說,如何斷定一個人的好壞呢?凡是摻雜于十不善業者,我們都稱之爲壞人。若具備十善業,我們就稱之爲好人。如果我們連好人的基本條件都不具備,想要修學很深的法,得到很高的見解,我想可能不太容易。所以,我們要從基礎做起。
這些講解因果的教言,聽起來可能很簡單,對于這樣的法,我們不僅要在理論上掌握法義,還要時時反觀自己做得如何。十不善業中,每一種不善業都有叁種支分,加起來就是叁十種不善業法。現前就看看自己平常在哪一方面罪業最重,從今天開始就必須從這方面下手修正,努力斷除惡業。比如從第一條殺生開始,觀察自己殺業是否沈重,尤其殺生的叁支分當中,自己哪一方面更爲嚴重,然後立誓從今天開始斷除。
往昔一位噶舉派的修行者就是從十不善業開始觀修的。他在身邊放很多白石頭和黑石頭。如果生活中有斷惡修善的念頭,就放個白石頭;若順著惡念飄動,則放塊黑石頭。剛開始黑石頭很多,但隨著他逐漸調伏,後期白色的石頭就越來越多。我們也應該效仿這位修行者。我相信,在反觀自己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的罪業非常沈重,但是爲了照顧自己的面子,可能打死也不說自己不好。當然,改不改在于你自己,但要記住,若不調伏惡業,叁惡趣就是你的歸宿。華智仁波切在《屠夫真言》中講解,正直的人時時都在十善業當中,而偏邪的人時時都在十不善業中,與十善業背道而馳。我希望從今天開始,在座的弟子們都努力斷惡從善,做一個正直的人。
有些事我沒有講得很白,是怕很多人會臉紅,因爲有些人非常愛做十不善業。但在知道什麼是不善業之後,作爲一個真正的修行者,真的不應該再去做了。有些人天天在口中說,自己具有明空不二的見解,或者自己的見解已經達到光明與本體一如,今天我們暫且先把見解擱置一旁,把因果法當做勝義谛來觀待,看看自己平常在因果取舍上是否做得圓滿?若不圓滿,就說明你的業障還是非常沈重的,還需要不斷如法調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