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六課(十五)立誓的功德
【癸二、善業
善業分二:十善業與不動業。
1、十善業
依舍心而斷除十不善業,即相似十善。彼亦圓滿四支法,以斷殺業道爲例。基:一切衆生;意樂:由知殺生過患而欲斷除;加行:持不殺生戒之清淨行爲;究竟:圓滿清淨戒之身業。依此理趣,余者亦如是了知。】
以斷殺業爲例而講解依舍心斷除十不善業,即相似十善,它也需要圓滿四支分。例如平常我們放生和不殺生的行爲,就是在行持善業。你所購買的物命,是基;知道殺生的罪過而予以斷除是意樂;不僅不殺生,還去放生,就是加行;這些生命被放回大自然之中即究竟。放生若圓滿具備四個支分,功德非常廣大。
如今我們已經知道殺生的過患,因此從今天開始就要斷除一切殺生之念,而持不殺生戒之清淨行爲。相信在座的弟子從受叁皈依戒開始,就在守持這個戒律,也時時護持著其他支分,令自己的身心清淨。
此處需要了解的是,爲了時時護持第叁個支分加行,要時時立下不殺生的誓言。每次亞青寺冬天八關齋戒結束以後,會爲大家授一次灌頂。灌頂時,導師們會將佛像放在你的頭上,讓你立一個誓。無論誓言的內容是斷惡還是趨善,是發願念誦多少經咒還是願意受持哪一種戒律都可以,但一定要在當時立下一個誓言。我第一次到亞青寺時年紀很小,也不懂很多道理,當聽到身邊很多老和尚的立誓內容時,覺得非常奇怪。其中一個老和尚說,從那天開始,他不殺天上的龍。還有一個說,從那天開始,不再殺雪山上的獅子。當時我在旁邊暗自奇怪:“這兩個老和尚已經老得走路都要拄一根拐杖,別說殺天上的龍,即便是一頭牛,被頂的時候恐怕都會站不直,要殺天上的龍,真是太狂妄了。至于不殺雪獅也不靠譜,誰見過雪山上的獅子?除了壁畫、唐卡上的雪獅,誰見過真正的雪獅?如今登山運動員那麼多,也沒聽誰說見過雪獅,何況這個老和尚年紀這麼大,別說爬雪山,平常走平地都步履蹒跚,憑什麼去殺雪山上的獅子呢?”當時我暗暗想了很多,覺得這些老和尚說話不太靠譜。
但後來我才真正了解到,當時我的這些想法,完全是自己無知所致。是的,我們誰也沒見過龍,沒見過雪獅,自然也殺不了它們。但我們不殺龍、不殺雪獅的行爲,除了沒有罪過之外,也沒有功德,因爲沒有立誓。但由于這些老和尚已經立誓的緣故,即便他殺不了龍也殺不了雪獅,從那天開始不殺龍、不殺雪獅的一切行爲都叫做善。也就是說,即便現前我們和他們坐在一起,大家都沒有殺雪獅和龍,但由于他們有誓言而我們沒有誓言的緣故,同樣是不殺生,我們只是沒有殺生的罪業,而他們卻有持戒的功德,所以立誓非常重要。
再舉個例子。我們現前都知道,不殺生是根本戒之一。如果有一個人,無論是叁皈依戒、居士戒、沙彌戒或者比丘戒都沒有受過,但他天生慈憫不殺生,另外一個人已經立誓不再殺生,兩者的行爲看起來是相同的,但前者的不殺生除了沒有殺生的罪過之外,沒有善的功德,後者由于立下不殺生誓言的緣故,從此以後不殺生的一切行爲都稱之爲功德。所以想盡快消盡罪業,增上功德,立誓非常重要。但立誓是否必須有一位上師在場才行呢?當然不是,你可以在自己對面虛空觀想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然後立下誓言。在具有誓言以後,不違背誓言的一切行爲都稱之爲功德,因此立誓功德非常大。
往昔有些老年人很想在喇嘛仁波切面前立誓,一生念誦一億遍觀世音菩薩心咒,但由于年齡太大與壽命無常的原因,擔心自己無法圓滿,不知該怎麼辦。上師說:“今天你有這樣的誠心,即便明天就去世,也已經有了念誦一億遍觀音心咒的功德。”但我們現前可不能將此作爲借口——既然如此,自己也可以立個誓言,萬一念不了也有功德。能這樣理解嗎?當然不能。前面這些老人的立誓完全是一種誠心,決定從那天開始全力以赴地去做,而不是想著立誓以後念不完也有功德。
有些弟子立了很多誓,比如要念誦阿彌陀佛佛號一千萬遍,金剛薩埵心咒幾千萬遍等等,到後期無法念完時又跑到上師身邊,說要專修導師所傳的法,所以無法念誦圓滿,能不能捐點錢。想這樣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導師。
還有很多居士家裏有很多螞蟻,問導師怎麼辦?他也知道殺生不好,但希望導師口中說一句可以殺,從此就心安理得地殺生。明明不需要問的問題,也要問一下,你讓導師怎麼回答呢?還有人因爲家人不小心懷孕了,也問問導師,可不可以打胎?難道導師會說可以打胎殺人嗎?所以現在當導師真不容易。
有時候,我們情緒激動時很容易在一位導師面前立下誓言,比如發願念誦一千萬遍金剛薩埵心咒等等,但回家後仔細想想,覺得自己可能念不完,又不知道該怎麼辦。但人的性格有時的確如此。
總而言之,我們要記住的是,立誓功德真的非常大。現前在座的弟子根據自己的情況,從叁皈依戒開始都受了不同的戒律。以後更應該謹慎守持戒律,如是修行,功德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