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十七課(五)修行之前必須掌握修行要領

  聖者言教 第二十七課(五)修行之前必須掌握修行要領  

  往昔我在漢地遇到一位老居士,非常虔誠,每天平均實修八個小時。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真的覺得有點羞愧。作爲一個出家人,我們已經卸下世間的所有包袱,唯一追求的就是佛法,但一天當中的修行時間又有多少呢?這位老居士居住在燈紅酒綠的城市中,每天聽到、看到的都是與佛法不相關的事情,仍然能堅持每天修持八個小時,真的非常令人感動。

  記得當時我和老居士一起探討佛法,她說她平常非常愛打坐。由于我第二天就要離開該地,因此給她講很多法是不現實的,但我還是希望通過探討給老居士一些修行的指導。我問她平常打坐,是依止一位非常有經驗的導師,由導師指導打坐,還是通過看光碟、看書,依靠自己對所講法義的理解而打坐?這位老居士非常坦誠地告訴我,在當地這樣的環境中依止一位具德上師,引導她一步一步修法是非常難的,所以她也是通過看光碟、看書,就這麼打坐。我接著問她,平常打坐時所護持的對境是什麼?要記住,修禅定的時候,根據衆生根機分別樹立方便教授與真實教授。真實教授不講解過程,直指心的本性當下開悟,針對的是上等之上等根機,如禅宗惠能大師、第二祖慧可大師及藏傳佛教仁增嘎繞多吉、麥彭貢波尊者等。但末法時代衆生業及煩惱沈重,具備這樣的條件者非常稀少,這時要依止方便教授,講解次第道——先從寂止開始入手,逐漸講解勝觀。老居士一直說她在打坐,充分說明她是個初學者,必須依方便教授,所以我問她打坐時護持的對境是什麼。

  老居士非常誠實,說她不知道護持的對境是什麼,只知道打坐時要把心安住在無分別的平靜狀態中,止息一切妄念。我對老居士說:“平靜狀態的適用範圍太廣了。外道教叁百六十個門派有叁百六十個平靜之狀態,像印度的裸體教,從小連衣服也不穿,身上披著一些樹葉,一輩子在山上如野獸般修禅定。色界四禅而支分的十七天有十七個平靜之狀態,無色界天講解四空處,有四個平靜之狀態,從小乘到密乘總分九乘次第(聲聞、緣覺、菩薩乘、事部、行部、瑜伽部、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和大圓滿),講解九個平靜之狀態,所以平靜狀態是非常多的。你平常修的禅定是哪一個傳承的哪一種平靜狀態?”老居士說她不知道。這種迷惑狀態中的修行完全是盲修瞎煉。所以要時時牢記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的教誡:“初行者修法並非主要,首當之要務乃通達如何修行。”

  這時老居士問我她該怎麼辦?我知道剛剛的探討已經把這位老居士幾年的禅定完全打破了,她現前不知道該怎麼做了。但我馬上就要離開那個地方,給她講很多法恐怕已經沒有時間。所以我對她說:“打坐要成辦的是一心不亂,顯宗講解事一心不亂和理一心不亂,其中事一心不亂講解持名念佛、有相念佛和有想念佛。持名念佛是如今所有顯宗導師都在提倡的法,所以平常念佛的時候盡可能做到心不散亂。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想已經非常了不起了。真正的禅定必須依靠具德導師的指點,在你沒有依止具德導師之前,最好念佛。雖然我把你所有的禅定都打破了,但我相信你在短短的時間中已經增長智慧了,因爲你已經知道原來的修法是不對的,還要懂得更深的道理。這就是我在短短的時間內給你講法的功德和智慧。”

  所以要銘記心中,修行之前必須掌握修行要領,忙修瞎煉的結果可能是南轅北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