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七課(九)自以爲是的修行是見解增上的障礙
在上師瑜伽導修中,我們講解了剖析調伏妄念、直視調伏妄念和安住調伏妄念。如果不會善巧運用,一貫按照一種方式調伏,當妄念生起來的時候自然安住,妄念再生起來又自然安住,這樣可能一兩次還行,時間長了,恐怕對治不了煩惱。
在定力還沒達到一定程度之前,將剖析調伏妄念和粗直視調伏妄念擱置一旁,在妄念起現時自然安住,這種修法看起來好像在修上師瑜伽,實際上修與不修沒有絲毫之差異,因爲這完全是思維之規律,我們的妄念就是這樣消盡的。前念消盡後念沒有産生之前,中途決定是一個空性狀態,這種空性狀態只是在不同的人中存在的時間長短不同而已,難道這就是禅定嗎?甚至還有人認爲禅定就是什麼都不想,把心安住在平靜狀態中。如果這就是禅定的話,我們從小直到現在一直就是這樣修過來的。細致觀待,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我們不都是把眼睛閉上,然後什麼都不想,把心安住在平靜狀態當中嗎?如果什麼都不想的平靜狀態就是禅定,還需要進入佛門嗎?我想沒進入佛門的人每天也都在修禅定,所以這當然不是禅定。可能有些人會認爲自己修禅定的時候是很清明的,和睡覺不一樣。但清明的適用範圍太廣了,我們以下講解般若品的時候,我會講解清明與清明之間的差異,但今天我們先不著重講解這一點。修行中我們真的需要謹慎一些,不能自私,不能把自己認爲的平靜狀態當做禅定,否則,將成爲修行增上的障礙。
無論男衆還是女衆,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在不是太倔強的前提下,我建議還是多聽聽法。這倒不是因爲我講的法有多麼好,而是我等曆代傳承祖師都是佛,他們傳下來的這些珍貴教言對我們以後修法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當然倔強的人沒辦法,自私的人也沒辦法,就像釋迦牟尼佛時代的善星比丘和提婆達多,連佛陀都沒辦法度化他們,所以我對這方面一點都不計較。弟子們願意來聽,我很高興;不願意來聽,也就隨他們的便。但我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所有弟子都知道該如何修法。無論你現前在高原地方還是等兩天回到漢地,無論現前你是否在聽法,我真的希望大家能圓滿通達一切真理,對治自己的煩惱,即生成辦解脫。我想,這也是所有導師講法的真正目的。
尤其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示現涅槃之前,有一天把我叫到身邊說:“我現前年齡已經大了,病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身體已經非常虛弱。從你第一次到亞青寺直到現在,我把該講的法已經全部賜予給你了,所以沒有一點點遺憾。要記住,爲漢藏弟子講法是你事業中的重中之重,這就是我留給你的教言。”所以,即便我身體很不好的時候,我還是想到要堅持講法,不能以這個作爲借口。如今在座的很多弟子在身體不舒適的時候,不是一樣爬起來修上師瑜伽嗎?這樣精進修法,不就是因爲這是我的囑托嗎?那我作爲喇嘛仁波切的弟子,爲弟子們講法是上師的吩咐,這也是我的上師瑜伽,所以能給弟子們傳法,即便身體不舒服,也值得高興,因爲這是我自己的修行。另一方面,看到越來越多的弟子明白這些道理,在修行過程中越來越會對治自已的煩惱,心中真的更加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