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八課(四)功德田、恩田和福田
【對境功德田即上師叁寶;】
如果以上師叁寶爲對境而造下罪業,將是最嚴重的過失。上師乃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以上師作爲所依而造的一切罪業就如同觸犯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般,罪過是非常大的。
共道密乘十四條根本誓言的第一條就是不誹謗金剛上師。因爲上師乃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對上師生起誹謗就已經誹謗了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有些人可能會有這樣幼稚的想法:雖然誹謗導師,但自己對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還是很有信心的。我想,這恐怕只是你用來自我安慰的口中說辭而已。要記住,上師乃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觸犯第一條根本誓言者,未來的歸宿是金剛地獄。因此,以上師及叁寶爲對境造下惡業,罪業是非常嚴重的。
當然,若是以此爲對境而做善業,功德不可思議。那若巴依止帝洛巴時,即便平常沒有念誦、打坐,也沒有從事其他善行,只是承侍上師的事業,最終卻如實證悟到上師的密意,就是因爲對境非常殊勝的原因。要時時銘記這一點。
【恩田即父母,親族長老,于己有大恩德者;】
爲什麼大乘教法的核心是爲天下所有一切衆生而從事一切善法?就是因爲叁界六趣一切衆生都曾經做自己的父母,父母對兒女的恩德無以言表,因此爲了回報一切父母的恩德而精進修法,誓將一切父母置于永恒安樂之地。我相信平常修行過程中,每個人都在如是觀想。
但要記住,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還有最慈祥的生身父母需要孝敬。自己平常對父母有多麼孝敬,問問自己即知。有些人認爲自己雖然有時對現世父母不能盡孝,但對叁界六趣一切父母還是很有孝心的。我想,有這種想法的人還是應該好好觀待一下自己的內心。當然,有些人可能會反駁——釋迦牟尼佛的母親很早就示現無常了,但佛陀卻將老父擱置一旁而獨自一人精進修法。雖然他不能在父親面前承歡膝下,但衆多經典不仍然認定釋迦牟尼佛的行爲是一種大孝嗎?
要知道的是,當時釋迦牟尼佛內心對父親的思念,對父母恩德的憶念之心是非常清淨的,因此在這樣的前提之下,爲救度所有一切父母獲得解脫而精進修學佛法,我們稱之爲大孝。但如今一些人對今生的父母並不孝順,平常內心中也沒有這樣的孝心,卻借口自己是在修大孝道,我想這樣的“孝心”還是需要細致觀待一下爲妙。知道這些道理以後,平常服侍自己的父母、恭敬長輩以及對自己有恩德的人,都稱之爲修法。
【悲田即病人、痛苦者、依附于己者等,于彼等所作一切利益及傷害。】
如今有很多人根據個人的條件在幫助一些身體不大好,或者正在感受痛苦的人,這也是一門修行,就是在積累福報。因爲這些都是令自己煩惱消盡而功德增長的對境。
以上所講解的功德田、恩田和悲田,我們都稱之爲具德根本的對境。若在這樣的對境前造善,功德非常廣大。同樣,若在這樣的對境之前造惡,過失也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