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八課(五)不能誹謗因果緣起法
【尤其依于所依(戒律具大小二乘之戒或別解脫、菩薩、密乘叁戒,如身語之業依前爲重,意業依後爲重)】
從身語的角度而言,觸犯別解脫戒比菩薩戒更嚴重,從意業的角度而言,則觸犯密乘戒最嚴重。相信現前在座的弟子,從初次開始進入佛門乃至今天,不僅平常在學習理論、打坐,也已經受了很多戒,比如叁皈依戒、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宗的誓言等。既然已經受戒,就應該知道如何守持戒律,並在平常持戒過程中,盡量做得更圓滿。
【意樂(發心)】
平常無論是行善還是造惡,加行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意樂。若內心被貪嗔癡煩惱束縛,即便表面做一些善相,實際罪過也非常大。我等曆代傳承祖師華智仁波切曾經說過:“心善身語善,心惡身語惡,心乃諸法源,調心佛善說。”因此一切善惡都取決于意樂發心。若意樂是善,所做一切功德都很廣大。相反,內心若被貪嗔癡煩惱等惡念束縛,無論做什麼,罪過都非常大。
【資財(如叁施中之法施)】
叁種布施中,最重要的是法布施。平常無論是口裏念誦、身做禮拜乃至行持一切善法,都應該多做一些修行,如是行持的功德非常廣大。
【時間(佛教四大節日:正月初一至十五爲神變節、四月初八爲佛誕節、六月初四爲轉*輪節、九月二十二日天降節)之時,所作任何善惡其力更大,反之則其力弱小。】
在這些殊勝的時間中修行善法,會有非常大的功德。相反,若是造作惡業,罪過也非常重,因爲它有加倍的功德。如今有很多居士以及出家人,平常都在遵照五明佛學院的導師們所傳講的八關齋戒儀軌等修行方便在行持,在這些殊勝的節日裏,更應盡量多從事一些善行。世間人可能一到節假日就會多吃一些葷菜,而作爲修行人,在每年的這些節日裏吃全素可能更好。在條件稍微允許的地方,可能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念誦一些觀音心咒、蓮花生大師心咒等,目的就是爲了在這些殊勝的時間中,盡可能不造惡業,多行持一些善法。
往昔有很多高僧大德曾經說過,不僅挖冬蟲夏草過程中會傷及很多小動物,而且采挖冬蟲夏草本身也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後期很多修行非常好的人就立誓,從此以後再不去沾染這些東西。即便現前很多世間人由于生活所迫,希望生活能過得更好一點,而不得不從事這些副業,但遇到這樣的節日時,他們也會聚集在一起,到山上念一些心咒,而不會在這一天到山上采挖蟲草。這也是在告誡我們,即便從世間的角度來說,在這樣的時間中行善或做惡,功德和過失都很大。
要記住,在沒有圓滿實證心的本性之前,我們絕不能誹謗因果緣起法。有些人可能會想:時間不都是一樣的嗎?其他的時間也是時間,爲什麼在其外的時間作惡行善,過失功德沒有那麼大,而在這樣的時間作惡行善,罪過功德就非常大呢?當你圓滿實證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密意時,自然就會知道,因爲緣起法就是如此。《前行備忘錄》中也說過,文殊菩薩也不能圓滿通達這些道理,因此對因果究竟之見解也只能遵照佛陀的教言,對我們凡夫而言,就更不用談了。
總之,對于因果緣起法,我們絕不能誹謗。現前我們餓的時候要吃飯,渴的時候得喝水,雖然從了知的角度當中已經知道一切都是空性,不需要這樣做,但現實當中不這麼做就無法生存。所以這些道理都要銘記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