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八課(六)莫輕小惡 莫嫌小善
【如是善惡業之增長,即使輕微之業亦能引生大果,故于輕微惡業亦不可輕視,須當舍棄。《賢愚經》雲:“雖爲極少惡,勿輕念無害,火星縱微小,能焚如山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焚盡一切山林草木,而小小的惡業也可能成爲墮入叁惡趣之因。因此無論惡業多麼微小,都必須及時予以斷除。
我們有些時候可能會覺得,自己平常都在調伏內心,小小的惡業應該不會有多大的過失。絕不能有這樣的想法。要記住,一旦小小的惡業逐漸增長,就會摧毀所有的善根,甚至可能令你墮入叁惡趣之中,所以要時時護持正念,即便惡業多麼微小,都必須立即斷除。修行就是要護持這樣的正念,平時應該盡可能做得圓滿一些。
【即使微少善法亦不可輕視,應需取受。《賢愚經》雲:“莫想諸善微,無益而輕視,如集諸水滴,漸當滿大器。”】
同樣一個道理,善業縱微,也不能輕視。就像容器再大,也會被滴水盈滿,善業再小,也可以成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因。所以不要輕視微小的善業,應該盡可能去做。
比如你們走路時看見前面有一個瑪尼堆。如果你從右繞拐過去,就是一門善行。但有時不願意多走幾步,直接從左繞過去,這就失去了行善的一個機會。要記住,即便這個善行很微小,但當功德逐漸增長的時候,它會讓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成辦解脫,因此小小的善行也絕不能輕視。
往昔有一個人行走在荒野之中,環顧四周,發現沒有叁寶所依之處,于是用泥捏了一個佛像,放在路邊,希望經過這條道路見到佛像的人都能播下成佛的種子。之後又來一個人,他看到莊嚴的佛像想:“這尊佛像如果這樣放在路邊,頭頂沒有穹蓋,長期風吹日曬雨淋可能就會毀了,該怎麼辦呢?”于是他四下搜尋,希望爲佛像找一個遮風擋雨的方便,但是除了一只破鞋,什麼都沒找到。于是他把很破的鞋放在佛像的頭上,走了。後來又來一個人,他看見佛像的頭上頂著一只破鞋,覺得非常不恭敬,于是把這個鞋扔掉。這個公案中用泥捏佛像者、在佛像頭上放置破鞋者以及把破鞋拿掉的叁個人,當下都是一種善念,但僅憑這小小的一個善,最終都往生到叁十叁天。
知道這些道理以後,我們平時在行持善法期間要時時銘記一點,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往昔別解脫戒的教授當中有很多公案講解輕視小惡的過患。比如往昔有一位老比丘尼有點胖,所以其他人給她起了個外號叫“豬”。雖然起外號的人當時只是口裏說說而已,但是後五百世都投生爲豬。我們絕不能把這些公案當成故事,而要時時引以爲戒,不造這樣的惡業。
從密乘的角度來說,也同樣一個道理。往昔堪布昂瓊的上師喇嘛龍多年齡逐漸增上,由于穿的衣服多,個子又高,身體又重,所以每次喇嘛龍多站起來都很不方便,堪布昂瓊想直接把他抱起來也很困難。後來喇嘛龍多就在腰帶外面放一條尾巴一樣的長條腰帶,這樣每次要起來時,堪布昂瓊拉一下,喇嘛龍多就能方便地站起來。時間長了,他們兩個形成一種習慣,堪布昂瓊每次問喇嘛龍多是不是要站起來的時候,會說:“你的尾巴需不需要拉?”,而喇嘛龍多每次要站起來的時候,會說:“過來過來,把我的尾巴拉一下,我要起來了。”但有一天,當堪布昂瓊看到喇嘛龍多好像又要起來的時候說:“你的尾巴需不需要拉?”這時堪布昂瓊說:“這是我們師徒之間天天開玩笑的話,不能怪你。但我作爲你的導師,這樣說話是不敬之語,罪過是非常大的。”這也告誡我們,類似這樣小小的事情,可能我們無意當中也在造作,需要斷除。
但有些人可能又有疑問:“難道導師們說什麼,自己都要去做嗎?”當然,這要根據個人的條件來定奪,但是在能做到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去做。可能有些人又想:“不是說一進入佛門之後,就要把身口意叁門全部供養上師叁寶嗎?供養之後,我還需要做什麼嗎?”當然,叁門供養上師叁寶功德無量,但導師不會天天背著你的身口意叁門四處奔走。我們將叁門供養叁寶的目的,是爲了護持叁門,如同導師的叁金剛一般。所以平常應該時時護持自己的內心,多從事一些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