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九課(七)總說輪回痛苦
【投生輪回善惡趣之過失者,如《親友書》雲:“欲天界中大樂者,梵天離貪得安樂,複成無間獄火薪,不斷感受痛苦也。”】
輪回是痛苦的自性。即便暫時投生色界、無色界天,感受種種安樂,但當快樂消盡的一瞬間,又會墮入地獄受苦。換句話說,暫時雖然沒有直接呈現痛苦,但是由于造作痛苦之因故,不久的將來,即會呈現痛苦。
【輪回富足亦不值得信賴,如頌雲:“聚際必散失,高際必衰墮,合際必分離,生際必死亡。”彼無少許恒常穩固之實義,無非迎送痛苦而已。】
輪回中無論我們看得見的物質財富,還是無形中感受的權威、名譽、地位,或者身旁的親友、眷屬等,這些我們擁有得再多,也不值得信賴。因爲有聚必有散,有興必有衰,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從古至今多少帝王將相、王公貴族已經消失,即便當時擁有的財富多麼豐裕,占有的領土多麼廣闊,哪怕位高權重、一言九鼎,在面對臨終時,不一樣要舍棄世間的一切,眼睜睜看著自己嘔心瀝血經營的一切被他人享用,而自己一個人孤獨上路嗎?輪回就是這樣無常,沒有絲毫恒常穩固之實義,無非迎送痛苦而已,永遠無法消盡痛苦。
【總之,有頂勝果天界以下,直至無間地獄,一切輪回之處叁苦周遍,均無安樂,前苦尚未消失,即遭後苦折磨,此乃苦苦;】
上至有頂,下至無間地獄,一切輪回之處遍布痛苦,無有安樂。叁苦包括苦苦、變苦和行苦。苦苦是指前面的痛苦還沒有消盡,後面的痛苦已經産生。比如父親剛剛過世,母親又撒手人寰。雖然苦苦主要存在于叁惡趣,因爲叁惡趣衆生時時都在痛苦之中,但人間衆生也會有這種顯現。
【雖享受歡樂幸福,即刻便遭受病魔傷害等痛苦,即是變苦;】
變苦是指在享受歡樂幸福時,又遭受病魔傷害等痛苦。比如剛剛無論是身體還是情緒,都很不錯,但一瞬間後,要麼自己身患疾病,要麼親朋好友遭遇災難等,前面的快樂轉瞬變爲後面的痛苦,這就是變苦。類似這樣的顯現在人間比比皆是。比如上午工作得到老板肯定,感覺挺好,下午還會一直這樣嗎?這一段時間非常好,無論工作、生活都很順心,下一段時間還能這樣嗎?我相信只要稍作觀察,就知道一切即爲無常。
【蘊聚一旦形成,便由行蘊而不得自主,受製于前世業及煩惱之一切行蘊,即遍行苦。此等如實存在:叁惡道爲苦苦;人道與天道爲變苦;上界諸天爲行苦與舍苦,後二者之苦則不明顯而具。如是數數思維輪回過患,則由厭倦出離心之激發,而修持解脫勝道,須當心生歡喜。】
行苦是指臨時在做的過程中感覺不到很大的痛苦,但是由于一切都被業及煩惱攝持的原因,所行非善,所以因緣和合的時候,又要感受痛苦。就像平常世間人在一個高檔飯店吃飯,點殺的時候完全感覺不到痛苦,而且好像還很快樂,但所做一切其實是在業及煩惱的攝持下造業,雖然臨時痛苦沒有呈現,因緣和合時,必定要感受叁惡趣的痛苦。這就是遍行苦,也叫做行苦。
叁惡道主要感受苦苦,人道與天道爲變苦,上界諸天如色界天和無色界天,由于沒有粗大煩惱、時時都在等持中的緣故,則爲行苦和舍苦。它們臨時雖然沒有痛苦,但習氣根源沒有消盡的緣故,當這些慢慢積累到一定程度,又會變成遭受痛苦之因。
如上總說輪回痛苦,當細致思維,生起對輪回的厭離之心,而追求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