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十九課(十九)前行的本體是正行修好前行是成就的關鍵

  聖者言教 第二十九課(十九)前行的本體是正行修好前行是成就的關鍵   

  從文字上,有關輪回和地獄痛苦的內容不難理解,只要看,我相信都看得懂,但若不看,這些內容在我們面前,恐怕永遠都是陌生的。閱讀之後,我們還要止觀交修,能這樣如實踐行,我相信在以後對治煩惱的過程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漢地有一句話:“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在我們調伏內心的過程中,只要能對治煩惱,就叫做對治法。我們現前先不說直斷對治煩惱、頓超對治煩惱,僅僅依靠思維輪回過患,了知輪回痛苦,生起對輪回的厭離心,並因此斷惡行善,對治煩惱,它就是最好的對治法,意義非常廣大。

  共同外前行部分,尤其是輪回痛苦,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是進入共同內前行以後,從皈依開始,逐漸有些難度。皈依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尤其從小乘十八部乃至密乘之間,雖然文字上都叫做叁皈依,皈依的對境也都是佛、法、僧叁寶,但由于對叁寶的理解不同,所以皈依的方法也不同。按照我們一貫的理解,佛寶就是釋迦牟尼佛,法寶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言,僧寶就是遵照釋迦牟尼佛教言如理如法修行並守持清淨戒律者。但現前我們作爲密宗弟子,對叁寶的認識可能要更深入,比如小乘、大乘、密宗對叁寶是如何樹立的?區別是什麼?如果認爲自己是密宗弟子,修密宗只要把心安住在沒有一點點妄念的平靜狀態中,對相應的教理不需要學習,那可真是對密宗的錯誤認識。皈依是一切功德之基礎,是內道教與外道的根本差異,接下來我們會講得非常細致,希望在座的弟子都能認真學習、掌握。

  很多弟子都想好好修一個生起次第。比如外叁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生起次第,都稱之爲修本尊。我們在修金剛薩埵的時候,如果單純站在生起次第之生起次第的立場上,應該怎麼修本尊?在生起次第之圓滿次第中,雖然形象爲生起次第,它的見地與生起次第有什麼不同?在講解金剛薩埵的時候,我們會把密法外叁部和內叁部結合在一起傳講,我想這也是我們今生要學並且要懂的一部法,因爲我們平常都在修本尊啊。至于後期的上師瑜伽,也是我們現前重點修的法,更必須一一通達。

  有時候有些人會不由自主地輕視前行教言,認爲前行是簡單的法而忽略其重要性。但反觀內心,我們真的懂前行嗎?我想,我們真不懂前行。若我們真正通達前行,我們就會知道,它的本體就是正行,前行如果修好了,離正行已經不遠了,即便沒有求過後面的成熟口訣法,真正的見解離自己也不遙遠。爲什麼現前我們覺得一切都離自己很遙遠?這充分說明我們初次所學的前行離我們很遙遠,還沒有圓滿通達,所以希望在座的弟子們一定好好聞思修行,通達前行,這樣才能算爲合格的密宗弟子,才能爲即生成就奠定堅實的基礎。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