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叁十課(二)時時護持正念
如今在座的弟子,無論是獨自一人在家禅修還是跟隨導師一起禅修,相信平常都在修行之中。但在修行過程中,內心的感覺可能並不穩定。因爲今天內心清淨並不等于明天也會清淨,一段時間後可能會變得非常散亂。比如有時感覺沒有光線時,內心比較容易安定,一旦看到外面的景色,心就開始外散。但有時又感覺有外面的景色更容易平靜內心,比如專注于某一個境之上,自認爲進入明空不二的狀態當中,但重新進入黑暗時,又無法繼續安住。有時感覺自己早上的修行好一點,下午糟糕一些;或者早上糟糕一點,下午稍微好一點。類似這樣的現象時時都具有。要記住,修行過程中無論出現什麼顯現,都要善巧運用調伏煩惱之方便。
尤其我們天天都在講解,在沒有赤裸心的本性,尚未執受勝觀的前提之下,有妄念好還是無妄念好?當然是有妄念最好。因爲僅僅無妄念並不是出世間見解,而是世間禅定,即便你能在一禅中安住六千個大劫,還是無法成辦解脫。欲界衆生雖然臨時不能達到這樣的禅定,但因爲有妄念的原因,最終能依妄念而成辦解脫。華智仁波切說:“若能執受本體,妄念越粗大,更形成解脫自性之功能。”“雖然所舍爲輪回, 然初不依輪回法,不能趨入涅槃道, 初識輪回性尤要。”也就是說,初次借由妄念作爲成辦解脫之輔助乃至關重要。因此,在我們以後的修行過程中要時時銘記,妄念多少並不代表見解高低。即便今天的妄念有多麼粗大,只要能及時調伏,就有可能赤裸心的本性。因爲,當妄念生起的一瞬間,你已經具備了成辦解脫的一個機會。因此,在懂得善巧運用的前提下,妄念多是一件好事而不是一種過失。
這些道理我們天天都在講解,但僅僅懂得這些道理卻不去運用,還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我們在講解業之因果時,站在不善業的立場上詳細講述了如何細致取舍因果,作爲佛弟子,無論座上還是座下,都要時時護持自己的內心。尤其座下面對生活各種顯現時,只要發現自己的內心趨向于不善業,就要及時予以斷除。
我相信每一位信衆在初次進入佛門期間都稍微懂得一些因果道理。但細致問問自己,當不善之念起現時,是否還能護持正念,及時予以斷除?在現實生活中,由于業及煩惱沈重的緣故,恐怕內心還是會順著十不善業而飄動。這充分說明,我們對法的了知僅僅停頓在文字上——書打開時能知道十不善業,書一合上,內心還是與庸俗同道。想要以這樣的見解成辦解脫是遠遠不行的。因此,無論是座上還是座下,我們要時時護持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心裏在想什麼,身和語在做什麼。當自己所想所做的一切皆爲善法時,應回向叁界六趣一切衆生,並願善念繼續增上。相反,無論意樂還是加行都爲惡法,則要及時斷除,並且依金剛薩埵心咒等方便進行忏悔,並樹立善念。
這些道理我們都已經知曉,但在現實生活中能否如理造行,就要反觀自己。正所謂“天知地知”,你的內心只有自己最清楚。即便臨時能欺騙多少人,但只要內心順著貪嗔癡煩惱和十不善業而漂泊,地獄等惡趣就是你最終的歸宿。因此,現前就應及時斷除煩惱。有些人可能會天真地說,自己現前業及煩惱沈重,所以無法改變,是否可以等到自己修到一定的時候再去改變?請問你所謂的“一定的時候”是什麼時候?難道一定要等到明天要從人間消失,今天才開始好好修法嗎?恐怕到那個時候,閻羅王也不會給你多余的時間。因此,修行要從現在開始,今天就是不早不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