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心慧語 自悟篇(慧律法師)

  佛心慧語.自悟篇

  (二)自悟篇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不眠的人夜長,疲倦的人路長,不知正確真理的愚人,生死輪回長。

  ◆智慧,是愚癡人心中的掃把。

  ◆不妄求則心安,不妄作則身安。

  ◆貪婪的火,灼傷了你的良知。慈悲的水,清涼在你的心中。

  ◆用你心中的溫暖燭光,點燃你周圍的另一支燭光,這世界就亮了起來。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平凡是最難演得好的角色。

  ◆不要用貪婪、嗔怒、愚癡的眼睛看這個世界,別忘了你還有美麗、智慧、悲憫、寬恕的另一只眼。

  ◆智慧有如一盞燈,它輕易的就能照亮千年煩惱的暗室。

  ◆即使是一聲輕輕的贊美,就已拉近了你我的距離。

  ◆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則智慧豐饒。

  ◆一體皆有兩面,嘗試著用他人的觀點看問題,解決問題,將會使你豁然解脫。

  ◆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是佛陀慈悲的垂訓,牢記之。

  ◆不放逸,自製、自律、有智慧的人,不爲瀑流漂蕩,能自作島嶼。

  ◆去山中之賊易,去心中之賊難。

  ◆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無怨。

  ◆愚癡的人一直想讓別人了解他,智慧的人郤努力地了解自己。

  ◆每個人的心,是最善巧的工匠,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也可以雕刻成魔。

  ◆沈默是最強烈的抗議。

  ◆太肯定自己看法的人,往往後悔會多于成就。

  ◆怨由親生,無親則無怨。

  ◆生命無常,刹那生滅,莫被幻境所騙。

  ◆佛法大海信爲能入,智爲能度。

  ◆肚大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很多。

  ◆透過語言,任何事情多少會有偏差。

  ◆情生智隔。

  ◆人在福中不知福,失去福時方知遲。

  ◆傷人之身,易醫治;傷人之心,最難療。

  ◆妄語、兩舌,殺人不見血。

  ◆因加緣等于果。

  ◆你不能糾正世界上每一個人使天下太平,正如你不能移去全世界的石頭和荊棘,使所有的路徑平坦。要走得平坦,就得穿一雙鞋子,希望得到內心的和平,就要學習控製自己的感覺。

  ◆不懂得利用環境來調整自己的人,如同行屍走肉。

  ◆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爲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短處。

  ◆沒有敵人能比自己的貪婪、憎恨、嫉妒等思想更能害自己。

  ◆創造一個天堂來賞賜善人,或創造一個地獄來懲罰惡人,是沒有這個必要的,因爲善惡因果終有報。

  ◆萬事得成于忍,與其能辯不如能忍。

  ◆不要報複,報複心能令人痛苦。

  ◆要常常想:“我是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人”。

  ◆不要因爲衆生的無知,而痛苦自己。

  ◆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認命比抱怨好。對于不可改變的事實,除認命外,沒有更好的辦法。

  ◆感恩每個人,用感恩心過日子,舒暢多了。

  ◆小虧不吃(不能忍),大虧就吃不起。

  ◆一般人是看得破,卻忍不過。

  ◆死亡,並沒有訊號。

  ◆學生之道易,學死之道難。

  ◆出家無家處處家,出家無親處處親。

  ◆仇恨永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恒的至理。

  ◆戰勝者滋長仇恨,戰敗者于哀痛中倒下,勝敗俱泯的人,才是快樂而和平的。

  ◆慈惠戰勝嫉忿,以善勝惡,以布施勝自私,以真實勝虛诳。

  ◆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一切。

  ◆若能慈、悲、喜、舍、即近佛。

  ◆做人的可貴在自覺(教育自己),覺他(教育別人)。

  ◆信心是慈悲和教育愛的原動力。

  ◆世間人叫命運,修行人運命。

  ◆盡責任的人生,才有踏實感。

  ◆對別人最好的教育,是你的一切言行。

  ◆廣結衆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一個人在絕境時,還能保有感恩的心是很難得的。

  ◆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自己。

  ◆最大的親和力是贊歎他人,及擁有一顆慈悲的心腸。

  ◆千裏之路,始于初步——不可忽略初發心。

  ◆若見他人非,自非郤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必有過。

  ◆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不謙則自狹其量,更是自拒其福。

  ◆這世界是一場大笑話。

  ◆榮辱紛紛滿眼前,不如安分且隨緣,身貧少慮爲清福,名重山丘長業冤,淡飯盡堪充一飽,錦衣那得幾千年,世間最大惟生死,白玉黃金盡任然。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

  ◆嫉妒,是難以踢開的絆腳石。

  ◆愚昧自私的人自己獨樂,殊不知人人若都這麼想,就人人都得不著快樂。

  ◆若懂得製心,調伏這匹野馬(妄心),便是上根利智。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爲、思想,見解與念頭,做個正正當當、俯仰無愧的人。

  ◆爲錢“忙”,無智“茫”,眼瞎“盲”。

  ◆蝸牛角內爭何事,火石光中寄此身,隨貧隨富且歡喜,不開口笑是癡人。

  ◆能把奉獻當作是一種快樂,那你所到之處,一定受人歡迎。

  ◆聞謗不怒,雖讒焰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辨,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

  ◆人于改過,不可因循退縮:小者如芒刺在肉,速爲抉剔;大者如毒蛇齧指,速與斬除。

  ◆人間之大智,在于洞悉本身之弱點。

  ◆不二過的人,每天都擁有新的生命。

  ◆向天丟一把斧頭,一定會墜地。誹謗他人,只會傷害你自己。

  ◆沈默是誹謗的最好答覆。

  ◆訓練自己的定力,能使你處于亂中而不動,處于順境而不逸。

  ◆想得到真摯的對待,唯一的秘訣就是真摯。

  ◆過于沈溺于自我的才華,會使人與你疏遠。

  ◆弱者集中心力于一事,亦有所成。強者分心于太多事務,則一無可得。

  ◆深思熟慮,培養自己定靜的性格,才能擔當大事。

  ◆信用是成功的夥伴。

  ◆任何事物可能長久有用,但郤不會永久有用。

  ◆得意莫忘失意時。

  ◆世上最可悲的事,就是背叛你自己的良知。

  ◆工作與愛心能征服一切。

  ◆莫讓自己成爲他人的負擔。

  ◆未來是屬于勤勉于現在的人。

  ◆掌握現在的人,就能擁有一切。

  ◆當你懂得生活的樂趣,就能享受生命帶來的喜悅。

  ◆寬恕他人的過失,就是自己的榮耀。

  ◆輕視他人的人,得不到真實的贊美。.

  ◆懶惰之人,才是真正的貧窮。

  ◆能把自己壓得低低的,才是真正的尊貴。

  ◆真理雖然沒有名字,但是郤永恒的存在。

  ◆治療自私與貪婪的唯一方法,就是犧牲。

  ◆當你將自己奉獻出來的時候,你就真正得到生命。

  ◆將生命耽于安逸、放縱,只會得到愁苦與悲哀。

  ◆爲了贊美而去行善,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

  ◆今天含笑的花朵,明天就會枯萎,時光飛逝,人生如梭,智慧之人,怎能不懼。

  ◆不疏怠、懶惰的人,擁有雙倍的時間。

  ◆白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之罪。

  ◆善于利用時間之人,將擁有更多的財富。

  ◆時間是最苛厲的暴君,抽取我們的健康、體力、容貌、才能等生命的稅項。

  ◆人無百歲壽,常懷千歲憂。

  ◆能平衡自己的人,才能認識別人。

  ◆白日莫空過,青春不再來。

  ◆聖人不貴尺壁,而重寸陰。

  ◆節儉爲致富的秘訣。

  ◆一個小漏洞,足以使巨輪沈沒。

  ◆你目前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爲他人的,那爲何不現在就布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智者警覺死亡的威脅,愚者郤不敢面對而談它。

  ◆聰明人不一定有智慧。聰明是分別心的産物,大智慧是永恒的真正自我。

  ◆學佛法的最根本課題,是自我突破。

  ◆迷而不知其迷,才是真迷。

  ◆種樹培其根,種德培其心。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隱私,不念人舊惡。叁者可以養德,可以遠害。

  ◆凡免我于危者,皆平日可畏人也;擠我于險者,皆平日可喜人也。

  ◆與人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與人同其安者,人必極其危。

  ◆冷氣不見得能除我們熱惱,熄滅心火才能永遠清涼。

  ◆誇我們、贊美我們的,這都不是明師,會講我們、指正我們的才是善知識——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煩惱來自不合理的欲望。

  ◆人有時不能太過相信自己的意思,因爲心裏善念說:“我是善的。”壞念說:“我是大善。”終于聽從惡念了。

  ◆生有美麗的羽毛,郤不一定是有益的鳥,擁有美麗的外表,不一定能帶來幸福與美好。

  ◆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言來彌補,何苦?

  ◆擁有豐富內在的人,能夠享受到孤獨的美與好。

  ◆愛美之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

  ◆想要擁有自由,唯有從內心下手。

  ◆不管擁有多大的財富,不如片刻安詳的內在。

  ◆尚書:君子謙謙,卑以自牧。

  ◆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懷著宇宙的心,過活現象界每一分每一秒。

  ◆在可擁有的裏面,知足曾經被佛陀認爲是最好,最優秀的。

  ◆如果你能知足,雖然沒有財物,你仍擁有“至寶”。

  ◆但能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生命潛伏許多的危機,它比膨脹的氣球更不安定。

  ◆處世無奇以率真爲本。

  ◆已成人身,又作邪惡行,爲是比在鑲有珠寶的金器之中,存放惡臭嘔吐穢物的人,更加愚蠢。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唾老拙,留它自幹了。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他也省力氣,我也少煩惱。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現惡言,是功德,此則成我善知識,不只讪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顆平常心,才能體會出其價值來。

  ◆一切現象皆是我們的牢獄。

  ◆真實的必是原本的,而且最初的就是最後的。

  ◆人活著與死亡只是肉體的異化,實質上並沒有異化。

  ◆我們要認知生是責任的開始,而死是任務的解除。

  ◆不臨難,不見忠臣之心;不臨財,不見志士之節。

  ◆有知足心,去好勝心,何等安閑自在。

  ◆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誹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贊歎的人

  ◆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沈默的時候,別人還是會批評。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不被批評的。

  ◆臨生有何喜?臨死有何懼?若悟空性法,無生亦無死。

  ◆沒有天然釋迦,自然彌陀。佛是自己去作的。

  ◆聞贊而不喜、聞謗而不憂,毀譽不動、內外一如,名出世間。

  ◆手中一只鳥,勝過空中兩只鳥。

  ◆執著的痛苦,有如生命的休止符。

  ◆話多無益須達義——事煩無功須實際。

  ◆禍福無門,唯人自招。

  ◆順境不一定是好,逆境不一定是壞。

  ◆君曾思維否?若明日死神降臨,你當如何?

  ◆欲爲天下奇異子,須曆人間萬裏程。

  ◆當你有辦法時(心能自主),別人就拿你沒辦法。

  ◆境無好壞,損益在人。

  ◆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不要無中生有,更不要醜化他人。

  ◆不可告人之事,斷然不爲;義不當爲之事,斷不去想。

  ◆行好事,心中泰然,如處天堂;行歹事,衾影抱愧,如處地獄。其實天堂、地獄,只在一念之間。

  ◆爲善,雖一介寒士,人服其德;爲惡,雖位極人臣,人議其過。

  ◆莫行心上過不去之事,莫萌事上行不去之心。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耐貧賤,不作酸語;耐是非,不作辯語。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分人之過,不分人之功。

  ◆害人人害之,行怨人怨之,罵人人罵之,擊人人擊之。

  ◆莫輕小惡以爲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大地最卑賤,萬物依之而生。

  ◆無事不要找事(麻煩)做,有事不要怕難做

  

  

《佛心慧語 自悟篇(慧律法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