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體光老和尚 開示五十一

  開示五十一

   種菜的師父,不管你什麼人,到菜園子拿菜不行,菜園的菜是種菜的師父給大家種的菜,是常住的,有個別人到菜園子弄點菜,說我燒點菜吃,違犯了清規!他要弄,你這種菜的要給客堂說,客堂有僧值啊,你得負這個責任,你要隨便把菜園的菜弄去了燒著吃,也不過午了,隨便弄那個不行,不管是誰,就是說我弄給方丈吃,也不行。我們吃飯就在齋堂吃,不能自己拿去到寮房裏吃,不行。不管是誰,你在齋堂裏要吃飽,要是把齋堂的菜飯往外拿,這就違犯清規,立刻遷單!不管是哪的人,從什麼地方來的。你們大寮裏做飯做菜的,居士拿來的菜,任何人不准到大寮裏拿,你說我給這個吃給那個吃,不行。你這個典座可是主要,要是不聽話,跟客堂裏說,立刻遷單叫他走,你這隨便到大寮裏弄這弄那的不行,你這典座要管哪,不管這個因果歸你。要按叢林製,違犯這個,立刻遷單,不是個出家人嘛,他不能遵守佛教的清規戒律,不承認是個和尚。菜園的菜,你要隨便叫他弄去了,你還是有因果,佛說法四十九年,就是講因果,沒講什麼。你違犯了因果你就不是出家人,齋堂裏大家吃不了的菜飯都由大寮裏收起來下一頓吃,誰隨便拿著碗到大寮裏弄一點不行,要是常住有事情,在外面做事的到齋堂裏過二堂這個允許的,這有這個製度,我們不要亂搞,亂搞了不行,你這個拿一點,那個拿一點,那成什麼了?這個名稱叫“下客堂”,下客堂就是打官司,知客就按他所犯的規矩處理。

   佛教恢複了,中央說了,原來是個什麼道場,恢複後還是什麼道場,我們這裏是千百年遺留下來的禅宗道場,前兩年打七打般舟七,好像是打般舟七比打禅七還輕快一點,那個跑起香來還催香,這般舟七不催香,坐的長遠,你剛出家的搞得來嗎?你們搞不來你們就走,不要在這裏,你說人家都坐的好好的,你把腿子一放,打閑岔不行,你違背了禅堂的製度還是叫你走,因爲你不行嘛,打閑岔的。吃飯就是在齋堂裏吃飽,慢一點不要緊,你這個僧值要招呼一下,我們這裏是跟著佛製,叫“過午不食”,如來在世只吃一頓飯,後來佛菩薩慈悲,提出來粥有十利,老修行他們說,慢、爛、欠、轉,就是吃了飯,要好好跑跑香,或是這個身體不怎麼樣,有點毛病那要跟維那師父請假,你在外邊有事情,走的時候要到客堂告假,你自己要是隨便走,你不要回來了,就是這個樣,誰也不中,這是祖師的規約,一定是這個樣子。

   這麼樣也可以,因爲來來往往的人多,常住是要有些錢,按說一個修行人,窮一點好,現在有些人不贊成這個窮,說越富越好,說是富貴修道難。叢林製,這個經濟,到了常住來,不能由齋主們安排,到常住來得由常住安排,或者建設、修房子,你想在廟裏做點什麼,你就是把錢拿來,寺廟裏邊的出家人要做蔔,不能他說怎麼弄就怎麼弄。寺廟裏建設最主要是保持它的原貌,不能隨隨便便的改變,你一改變就把這個地方的風景、形象給改變了,這有因果,你白說沒事。

   大衆要吃飯,要穿衣,道場裏要把這些事弄好。這現在四面八方的人,國家這個形勢弄成這個樣子了,政府也要利用佛教,說這個工廠垮臺,從地方到中央注重旅遊,旅遊它這個收入,不需要什麼本錢,它比開什麼工廠都來的多,你開一個工廠那費多大勁呢?那五臺山一個賣票的地方,從其它的地方你過不去啊,你的車走到那裏,攔住了,上千上萬的人去朝臺,一個人叁十塊,一天來來往往千千萬萬的人,還有些人,家裏有錢,到廟裏出功德,廟裏收入也大,亂了。說窮快活,窮快活,富貴多憂啊,出家人生活住宿,不要弄的太漂亮,太漂亮社會放不下。古代的出家人,叁十年、五十載一個衲衣,那他確實是修行也好,見解也高,他清淨嘛!我們修行人地方要清淨,個人也要清淨,地方清淨,沒有複雜的人來來往往,自己清淨,不貪名、不貪利,不被名利所約束,這麼才好用功。一切法門,祖師說要淨心,心要淨,你用功才有進步,你名名利利、是是非非的裝一大肚皮,一時一刻要往外放,放出來就是麻煩,這樣子結夏安居不行。放下,放下什麼呢

   名利財色 ,這個名利財色你放蔔來了,你說你還用什麼功啊?古人說:放下即是。把這些名利財色放蔔來,不就是現現成成的功夫嗎?你這財色名食睡,在思想上、行動上幹的都是這個,你也小會清淨,越弄煩惱越大,越弄是非越多,越放不下越是放不下.越變越變的利害。

   ......天津大悲院倓虛法師講《楞嚴經》,真空法師也去聽經,那都是出名的人哪,吃飯得另外做點飯吧,倓虛法師說:真老您老聽我講這個經講的怎麼樣啊?真空法師說:有的地方講的行,有些地方講的差一點。這倓虛法師人家也是了不起的人哪,趕快把碗往那兒一放,給真空和尚頂禮呀:老和尚慈悲呀,我哪裏講的不對?他提出來說:有一節文佛講的是大乘,你講到偏見二乘了。一說那就是的,倓虛法師他說:哎呀,多虧您老人家指示呀。你看看,那是開了悟的人,這真空法師還沒有文化。他在北京,我沒見過,真可老和尚去,我沒去,老和尚總贊歎虛老和尚啊,他說高 星寺的老和尚他有點智慧,他沒見性,那是真空老法師說的,因爲他看過他的書。快解放了,別人都走了他不走,陳銘樞說:這些寺廟裏的老和尚都走了,老法師您老人家有定力呀,您老人家不動。陳銘樞站起來,長跪合掌:老法師,您老慈悲,開示我們兒句好吧?真空法師就講兒句,講幾句不講了,您老人家大慈悲呀,再給我們說幾名句。又說幾句,他不跪那兒他不說。李濟深去見他,跪那兒給他頂禮,真空老和尚就坐在那裏,動也不動,有人就說:老和尚,他那麼大官,您老怎麼不站起來客氣一下呀?真空老和尚說:我要是站起來扶他呀,我怕他受不了啊。真空老和尚,解放那一年他圓寂了,我在雲門寺,佛教月刊登出來,說彌勒院的老和尚圓寂了。

   在家好多事情放不下,沒有兒女也放不下,家裏弄不好也放不下,你象這麼多出家人他有什麼放不下呀?他也有他的放不下,他東走西走的還不是放不下嗎?放不下跟在家的放不下不一樣,在家你做生意、做買賣,兒女不如意也是放不下,這要談到我們來修行,你這些事你都要放下,你放不下,你那個修行不得現前,你不管做一個什麼事情,你的目的都是想做好,或是自己的兒女都是想叫他孝孝順順的,順順當當的,這個不行,他不會滿你的意,你說什麼他也不會聽你的,這就是衆生知見,總在一起就是八苦交煎。

   虛空千年萬年,虛空不會改變,佛教的信仰等于虛空,他的見解、他的認識,他的實際,等于虛空,這樣才對。說是皇帝那麼厲害,他坐了江山他想弄誰就弄誰,你說這厲害不厲害?毛主席他厲害吧?跟他在一起,不管怎麼出力報效,南征北戰,他要弄就弄了。佛教可不是這個樣,佛教怎麼能做這個呢?就是不做這個,這才千年萬年存在!不是講出來了嗎?與世無爭,仁活萬物,這是他長遠的基本,這個不動,他仁活萬物,不管你什麼動物,他不害你,他不吃你肉,你說什麼他不跟你爭,你不就沒勁了嗎?那不是說光我自己好,叫別個不好,沒有這個心。他不跟你爭,你不就不氣了嗎?你不氣了你就安然了。維摩居士跟文殊菩薩談論佛法,說什麼是不生不滅?惡法不生,善法不滅,這是不生不滅,這就是修行,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人,學佛就是這樣學,不是另外弄個樣子,他想把他打倒,他想把他收拾掉,不弄這個,弄這個自己也不會長遠,你看文化大革命把佛教弄那個樣子,怎麼現在又存在呀?他有存在的道理呀,他有存在的理由,他應該存在!那是人民信仰啊,這國家還不是靠的人民嗎?要沒有人民還有什麼國家呢?你就是周恩來、毛澤東,他們也是人民,他跟我們一樣,他那個思想、他那個作爲都一樣,你別說他們高啊,高什麼呢?

   蓮池大師規定,一個比丘,每天八、九個鍾頭的坐禅,看經學習一、兩個鍾頭,這個坐禅的時間一定要超過看經的時間,那爲什麼阿難尊者久遠劫以來就讀誦大乘,他怎麼還沒有證果位呢?就是他的慧多定少。百千萬億見解人比不上一個行解人,行,他是做到了,行解相應,定入祖位。有人問南泉禅師:當時有五百人依止黃梅,爲什麼黃梅的正法眼藏傳給了盧行者呢?南泉禅師說:人有五百個人,四百九十九個是學佛法的,.只有盧行者他不學佛法。

   馬祖擔了一擔子水去種樹,往前面走,走了四十裏,碰見一個人問他:你到哪裏去?馬祖說:我去澆樹。這人說:你的樹怎麼栽這兒了?你曉得這是什麼地方?這己經離開你那裏幾十裏路了。馬祖又把一擔水擔回來,這都在道中啊!哪裏不是修行啊?說搬柴運水,迎賓待客,都是修行,馬祖己經到了這個樣子了,擔起水就不知道了,行不知行,都在定中,古來的祖師都是在勞動之中做功夫啊。

   我們就是沒認真哪!被富貴榮華所約束了,又怪這怪那的,啥也不是!因爲只顧著享福了嘛,要多弄錢,多弄東西,要住的好,吃的好,要隨便,要錢多,現在就弄這個了,把那個實際的修行丟了。我們學古人,能不能學一點,沾一點?免得這些麻煩,相國寺要是沒有錢,錢少一點,也沒事,就是這個錢多了,有了錢就把這個廟修好。現在就是這個樣,沒有什麼,我們就在這個亂七八糟的時候來信佛,來修行,外面亂我們不亂,社會上亂,我們佛教徒不亂,這就是一個清淨世界,不是在哪兒找一個,社會上你到哪兒找一個清淨地方?哪兒都找不到啊,你在這社會上持戒坐禅修行,不就清淨了嗎?

   以前宗教局不是叫賣五塊錢嗎?現在賣一塊錢門票,我跟賣門票的說了:沒有錢,進去!燒香拜佛嘛,要人錢作啥?賣一塊錢,吉安市政府說:哎呀,這個錢太少了。我說:不少,我們只要有飯吃,餓不死就行了。人家都說:這老和尚怎麼這個樣?他穿的衣服怎麼還是那個樣子?吉安政府來過青原山,都知道我,說:這老和尚就是那個樣子,宗教局長說:你怎麼修的這個房子啊?修房子這錢我不知道啊,這鋼筋水泥都不是我弄的,人家送來的呀,誰送來的不知道,人家堆這兒一大堆,說是給老和尚修廟的,人家走了,我曉得從哪兒弄來的?你跟我算帳,究竟是誰拿的都不知道,你叫我說這鋼筋多少錢,我哪兒知道多少錢?幾個單位的頭頭都知道,這老和尚在這兒蓋房子,這個錢不會少,至少也得一千萬。我說我沒錢,我哪有錢,人家送來的呀。

   我從雲門寺回到太白頂的時候,我在火車上坐著,我在那裏念觀音菩薩,這一個火車上的人都在念觀音菩薩,不管什麼人都在念,那不是的,其實是自己在念,他們沒有念,念佛要是念的純熟了,這音聲色相都是阿彌陀佛,這是有些相應了,禅宗說:盡山河大地都是一句話頭,跟那個一樣。

  

  

《體光老和尚 開示五十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