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體光老和尚 開示四十▪P2

  ..續本文上一頁要就是我們這個貪啊,就是自己的一點業報現前,躲不開啊,就這一點小事情就沒辦法,我們雖然是躲不開,我們還是想躲,太上老君說:我有大患,爲我有身!我若無身,患從何來?他說的實際呀!我們要顧這個身冷身熱,這就是苦,天熱用水洗洗,用扇扇扇,總不是究竟,這天冷天熱,饑飽冷暖,起心動念,這都是生死,永嘉大師說:自從識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幹。曹溪是個什麼路呢?我們參禅就是要明白曹溪路,明白了曹溪路就了了生死,還怕熱呀?天冷天熱這是我們的執著心,我們要沒有執著心,就沒有這個天冷天熱了,我們現在想什麼辦法都不能究竟,電扇一吹,涼快一點,要是沒有了,還不是更熱?這不是究竟法,這都屬于生滅,都屬于生死,要想究竟,一定要成佛,我們功夫要用成功了,見了性,就沒有這個了,這名字叫離苦得樂,什麼樂?了了生死就是樂!我們現在所有的行動都屬于執著 把這個執著心、妄想心徹底的消了,不管天冷天熱,只把你的功夫時時刻刻使它在,古來的人,功夫用到吃飯不知飯味,吃茶不知茶味,非用到這個地步不行!要踏踏實實的,沒有個踏踏實實的叁十年五十載,弄不了這個,要放下,不要弄個叁天,這我也搞不來,那我也搞不來,那你就不好辦了。

   我們能不能把禅堂的製度演習演習,叫大家都知道,先演習一個大進堂,可能沒見過,就是一二十年前,佛教恢複,在雲居山演習了一下,那時候也有一百多人,演習就是先學習這個大進堂怎麼搞,現在差不多也不弄這個了,因爲弄不起來了,好多人不知道,禅宗這個大進堂,是古人遺留下來的,這起七、喊起字這些製度,我們都聽說了,都不會用,就是強強勉勉弄弄,弄的很亂,沒有弄純熟嘛,所以把這個大進堂、起七、解七,禅堂裏邊的這一切都要學會,以後把我們禅宗的這一切還要傳留後代。現在有的廟他做了主,他不願意搞那也沒辦法,我們這兒還要搞告香,很要緊,禅堂裏這些方式方法都要學習。寶峰也是禅宗道場,靈意弄了好幾年給弄好了,他想持戒坐禅,人家一誠和尚不願意幹,要辦學校,後來他也走了。這個禅宗啊,只有禅宗的人來繼承!因爲不是禅宗,你要他繼承他也不願意繼承,再說他也不知道,他也不懂,禅堂的這些製度 只有參禅的人才能繼承,才能學習,才能把它搞起來,要不是參禅,他也不願意弄這個。古代的這些善知識,禅宗通達了,明白了,弘揚什麼法都行,這弘揚念佛大部分都是禅宗的人,紫柏、憨山、永明壽,這都是過來的人,淨土法門方便好用,在這個末法之中,曆代的祖師度人都是勸人念佛,這是個方便法,印度的龍樹菩薩贊歎念佛,馬鳴菩薩也贊歎念佛,尤其是禅宗,都在那兒贊歎念佛。這個禅宗裏只有禅宗的人來弘揚,現在禅宗都掃地了,雖然這個房子修起來,道場修起來,要想把這個道風弄起來,不容易弄,那就要努力呀!把這個宗風樹起來,大規矩小法則這一切弄起來,要知道這就是修行,這就是佛法,你住在這裏嘛,你有責任啊!巡香、散香、當值,人多了還有監值,當值是副的,禅堂裏邊這些都不要改,還是這個樣,他是禅堂的人,他是禅宗的人,他到這兒他就住下來了,只能成就一部分這種人,他在這搞不慣,他不想搞嘛,那就是有幾個人就幾個人,放下來,十年八年會得一個實際,把你所用那個功夫念念在,不要丟了,不要忘了,不要今日叁、明日四,用一個法門就是十年二十年,叁十年五十載,久參有禅啊,你不會不開悟的。

   孔子講五常,五常是世間法,祖師把孔子、老子列爲外道,印度那邊有自然外道,佛教是因緣法,佛出世間爲一大事因緣。這個天氣熱,放下,這麼多的水嘛,多洗一洗,多吃點開水,大寮裏吃飯也很要緊,上火的東西少弄。洗澡的時候不要春閑殼子,要深生慚愧,這個色身苦惱啊,古代的時候也很喜歡這個,叢林下洗澡的時候有僧值負責,還不讓說話。那高旻寺來果老和尚他洗澡他是一個人,那不是他先洗的,大家都在那兒洗澡,他一去洗啊,大家都出來,所以他一個人。佛教的一舉一動他都有個規格,禅堂裏禅堂外,齋堂、大寮裏都要有個製度,主要他是修行,要統一,統一什麼呢?統一製度,大家都跟著製度來做,他就安靜一些,修道人就要安心、安定。這些善知識建道場,大部分都在山裏邊,山裏也清淨些,山裏清淨它可不是修行,可是它能幫助修行,它對修行有好處,修行必須在山裏,要離開城市,主要的還是心淨。《維摩經》說:心淨即佛土淨。我們佛法的一切好處都在心淨之中,不是說嘛,若能轉物,即同如來,不是能把那個物怎麼著,就是不要去執著它,你要不執著它,這天就不熱了,你要以爲熱的不得了,煩煩惱惱的,那你不就熱起來了嗎?不管這個身體怎麼樣,你要把你的功夫照顧好,它要在了,外面的境風就不在了,天熱也在,天冷也在,白天也在,夜晚也在,行住坐臥也在,吃飯穿衣也在,這就是個修行人,沒有什麼巧妙,你是用功人,不管外邊怎麼樣,你功夫一定要使它在,你不就行了嗎?並不是說你不高興這個天熱,你不高興也沒用,天還是熱,你只照顧你那個功夫,不要在冷熱上用心,這就是個大修行人哪!到哪兒找啊?修行就是這個樣子,催板!

  

《體光老和尚 開示四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