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21 缁門警訓(明 如卺 續集)▪P21

  ..續本文上一頁浮掉散未嘗停。追攀人事愈精專。持誦佛經唯困苦。外現威儀增谄詐。內懷我慢更疏狂。懶墮熏修恣睡眠。悭嫉貪婪無愧恥。野田穢本將何用。大海浮屍不久停。既無一善可資身。必墮叁塗嬰衆苦。仰願本師無量壽。觀音勢至聖賢僧。同轸威光俯照臨。共賜冥加鹹救拔。無始今身諸罪障。六根叁業衆愆尤。一念圓觀罪性空。等同法界鹹清淨。

  發願文

  願我盡生無別念。阿彌陀佛獨相隨。心心常系玉毫光。念念不移金色相。我如再食衆生肉。飲酒行淫作重非。現身生陷大阿鼻。萬劫洋銅吞熱鐵。願我臨終無疾苦。預知時至不昏迷。善根慧念轉增明。業債冤魔鹹寂滅。異香天樂盈空至。寶殿金臺應念來。親睹如來無量光。一切聖賢同接引。彈指已登安樂國。即聞妙法悟無生。遊曆無邊佛土中。供養親承蒙授記。分身遍至河沙界。曆微塵劫度衆生。誓入娑婆五濁中。普化群迷成正覺。衆生業盡虛空盡。我願終當不動移。乃至今身及未來。念念圓修無間斷。仍將叁業修行善。回施虛空法界中。四恩叁有衆冤親。同脫若輪生淨土。

  荊溪大師誦經普回向文

  一句染神鹹資彼岸。思惟修習永用舟航。隨喜見聞恒爲主伴。若取若舍經耳成緣。或順或違終因斯脫。願解脫之日依報正報。常宣妙經。一刹一塵無非利物。唯願諸佛冥熏加被。一切菩薩密借威靈。在在未說皆爲勸請。凡有說處親承供養。一句一偈增進菩提。一色一香永無退轉。

  芭蕉泉禅師示衆

  雲水之人不暫休。問君著甚苦來由。異鄉彼此皆爲客。無事相幹且縮頭。行與住坐與臥。兩片唇皮只管播。是是非非誰個無。也須檢點自家過。出家兒著便宜。袈裟不是等閑披。桑田不耕親不養。不修道業更何爲。閻老子不[忏-千+麼][忏-千+羅]。據爾所作因。還爾所作果。涅槃堂裏叫阿爺。要行不得行。要坐不得坐。正與麼時。是爾是我。

  龍門佛眼禅師十可行十頌並序

  華嚴以十法界總攝多門。示無盡之理。禅門有十玄談。以明唱道。洞山有十不歸。以表超證。山僧述十可行。以示後生。庶資助道。譬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又如染香之人亦有香氣。有少益者。書之于後。

  宴坐。

  清虛之理竟無身。一念歸根萬法平。物我頓忘全體露。個中殊不記功程

  入室

  問道趨師印自心。入門端的訪知音。此生不踏曹溪路。到老將何越古今

  普請

  拈柴擇菜師先匠。進業修身見古人。若到諸方須審實。龍門此法是通津

  粥飯

  叁下板鳴生死斷。十聲佛唱古今通。開單展缽親明取。不可粗心昧苦空

  掃地

  田地生塵便掃除。房廊潇灑共安居。裝香掃地無余事。默耀韬光示智珠

  洗衣

  臨流洗浣莫疏慵。入衆衣裳垢不中。上下鄰肩薰炙久。身心動念肯消镕

  經行

  石上林間鳥道平。齋余無事略經行。歸來試問同心侶。今日如何作麼生

  誦經

  夜靜更深自誦經。意中無惱睡魔惺。雖然暗室無人見。自有龍天側耳聽

  禮拜

  禮佛爲除憍慢垢。由來身業獲清涼。玄沙有語堪歸敬。是汝非他事理長

  道話

  相逢話道莫虛頭。大語高聲笑上流。言下若能窮本末。肯將無義結朋俦

  示禅人心要

  近世多以問答爲禅家家風。不明古人事。一向逐末不反。可怪可怪。昔人因迷而問故。問處求證入。得一言半句。將爲事究明令徹去。不似如今人胡亂問趁口答。取笑達者

  誡問話

  近代問話多招譏謗。蓋緣不知伸問致疑。咨請之意後生相承。多用祝贊順時語。並非宗乘中建立。如古人問。若爲得出叁界去。又問聲色如何透得。又問此間宗乘和尚如何言論。並是出衆當場決擇。近時兄弟進十轉五轉沒巴鼻語。或奉在座官員。或莊嚴修設檀信。俱不是衲僧家氣味。又抽身出衆便道數句。或時雲。某甲則不恁麼道。又雲。和尚何不道雲雲。夫問話者。激揚玄極也。不在多進語叁兩轉而已。貴得生人信。不至流蕩取笑俗子也。

  大隋神照真禅師上堂

  師雲。老僧不爲名利來此。須要得個人。不可青山白雲中趁爾是非。將來之世舍一報身後。草也無吃。多少金毛師子問著便作驢鳴馬喊。諸人者似老僧行腳時。到于諸方多是一千。少是七百五百衆。或在其中經冬過夏。未省時中空過。向沩山會裏做飯七年。于洞山會中做柴頭叁年。重處即便先去。只是了得自己時中。幹他人什麼事。如諸佛菩薩盡是勤苦。不計劫數。舍金輪王寶位。及頭目髓腦所愛之物。國城妻子不可算數。所以始得名爲佛。似諸阇黎還曾舍得個什麼。作得個什麼勤苦。便道我會出世間法。世間法尚不會。些些子境界現前。便自張眉努目。消容不得說什麼解脫法。長連床上坐不搖十指。吃他信施了。合眼合口。便道我修行修道感果。如是合消得。只是謾自己。如百丈和尚置于堂宇。只要辦事底人。諸阇梨還辦得個什麼事。其中有不動身手。日消得萬兩黃金。若是消得者。豈可如此見解。不可從母腹中來如是邪。但會得世間法。是則名爲出世間法。世間法尚乃不會。豈況佛法。只如一大藏教。盡是金口所宣如來秘密。汝口裏念將來總成魔語。豈得了爲什麼不了。若了時達磨不從西來也。只如達磨未來此土時。還有佛法也無。又爭得道無。譬如人有一寶墜在淤泥中。勤苦累劫尋求不得。或有一人善知寶所。直從泥中指出此寶。以示失寶之人。失寶之人一見便識是我本物。了無得失。達磨西來亦複如是。不可只是老僧是善知識邪。遍地衆生總是善知識。只是見覺未明。不可道伊無也。若言有時諸人肯禮蠢蠢之徒作佛麼。譬如明珠墮在泥中。未遇其人豈有出期。有此衆生比如無情。還同頑物。既在叁衣之下。直須親近知識。早是幾生修來始得。如此不可卻入輪回六趣去也。若是得自在底人論個什麼。镬湯爐炭刀山劍樹。四生六道于中如吃美食。若未得如是便。實受此報。一失人身。再求欲似如今者。萬中無一。莫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未聞謂聞。自謾自诳。失卻光陰虛延日月。展轉只是無明檐重。乍可爲俗隨所任運。遣過時日。卻乃無業。如今作沙門每日有業。有什麼業。踏底是國王地。著底是檀信衣。吃底是檀信食。骨肉是父母之體。若也不了將何酬答。所以言有業只如老僧不可是了底人。舍此一報身隨業而行。誰言定得。除佛與佛乃能知之。時有僧問不假言句。如何得知。師雲。假言句尚乃不知。僧無語。禮拜。

  上堂

  夫沙門釋子見有如無。始得向一切時中。與凡聖等與解脫等。方有少許出處。若不如此。大難大難。珍重。

  雲峰悅和尚室中舉古

  舉古者道。剃發著袈裟。宜應行聖道。自余閑雜事。俱爲生死因。師雲。汝等諸人橫擔拄杖。撥草瞻風。繞天下行腳。且道。還曾踏著田地也無。僧無對。師雲。虛生浪死漢。

  金陵保甯勇禅師示衆

  身上之衣不容易披。缽中之食莫等閑吃。等閑吃。往往難銷水一滴。容易披。究竟出家何所爲。直心實行能綱紀。一顆圓光無表裏。莫學尋常輕薄流。平生涉獵誇唇嘴。恣貪嗔沒慚愧。善惡昭然難亸避。叁途六道正茫茫。也好回頭自瞥地。

  古德渴熱行

  金烏震怒兮爍爍如飛。火雲發炎兮騰騰若炊。江湖競熬煮。草木半黃萎。真金銷爍兮大石欲裂。猛虎喘息兮蛟龍唾垂。門有蓬荜兮屋無片瓦。寢無帳席兮哭有多兒。耘苗匪倦戽水忘疲。顔容抹漆黑。背脊坼龜皮。咨爾釋氏。宜以審之。不耕而食不蠶而衣。屋有畫堂虛室。浴有清流曲池。帳垂翡翠簟展琉璃。閑尋泉石兮恣行恣坐。靜對風月兮自歌自怡。回頭一顧人間事。飲水須知可度時。無更恨風伯。休顛嗔雨師。

  覺範洪禅師送僧乞食序

  曹溪六祖初以居士服至黃梅。夜舂以石墜腰。牛頭衆乏糧。融乞于丹陽。自負米斛八鬥。行八十裏。朝去暮歸。率以爲常。隆化惠滿所至破柴製履。百丈涅槃開田說義。墜腰石尚留東山。破柴斧猶存邺鎮。江陵之西有負米莊。車輪之下有大義石。衲子每以爲遊觀。不可誣也。世遠道喪而妄庸寒乞之徒。入我法中其識尚不足以匡。欲其可荷大法也。方疊花製襪以副絲絢。其可夜舂乎。纖羅剪袍以宜小袖。其可破柴乎。升九仞之峻。仆夫汗血不肯出輿。其可負米乎。方大書其門雲。當寺今止挂搭。其肯開田說義乎。余嘗痛心撫膺而歎者也。屢因弘法致禍卒爲廢人。方幸生還逃遁山谷。而衲子猶以其嘗親事雲庵。故來相從。余畜之無義。拒之不可。即閉關堅臥。有扣其門而言者曰。雲庵法施如智覺。愛衆如雪峰。出其門者今皆不然。道未尊而欲人之貴己。名不耀而畏人挨己。下視禅者如百世之冤。[言+舀]事權貴如累劫之親。師皆笑蹈此汙而去。庶幾雲庵爪牙矣。于是蹶然而起曰。然則無食奈何。曰當從淨檀行乞。亦如來大師之遺則也。老人肯出則庶使叢林知雲庵典刑尚存。余嘉其言。因序古德事以慰其意。當有賞音者耳。

  爲僧不預于十科。事佛徒消于百載(高僧傳)。

  (譯經)變梵爲華。通凡入聖。*輪所轉。諸佛所師。

  (義解)尋文見義。得意忘言。叁慧克全。二依常轉。

  (習禅)修至無念。善惡都亡。亡其所亡。常住安樂。

  (明律)嚴而少恩。正而急護。嬰守叁業。同彼金湯。

  (護法)家有良吏。守藏何虞。法有明師。外禦其侮。

  (感通)逆于常理。感而遂通。化于世間。觀之難測。

  (遺身)難舍易捐。施中第一。以穢濁體。回金剛身。

  (讀誦)十種法師。此爲高大。洙枸橼花。果時穰赤。

  (興福)爲己爲它。福生罪滅。有爲之善。其利博哉。

  (雜科)統攝諸科。同歸高尚。唱導之匠。光輝佛乘。

  或庵體禅師上堂

  衲僧行李豈尋常。出匣吹毛不隱藏。奪食驅耕全正令。東西無複鬼分贓。

  示衆

  暗撒骊珠成瓦礫。閑傾鸩毒是醍醐。冤將恩報滅胡種。舉眼無親真丈夫。

  著腳孤危草不生。勿棲泊處等閑行。臨風闊卻[口+童]空口。斷送渾家入火坑。

  絕學無爲暗號通。先天後地活虛空。縱橫漏泄祖師意…

《021 缁門警訓(明 如卺 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