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付全提妙用宜施果必奇見義不爲無勇也知恩方報乃忠之好看狹路泥中剌善保虛囊橐裏錐若遇頑嚚無血漢方知鈍鐵費鉗錘。
【問】百了千當底人將甚麼賞他?
【答】趙州茶曹山酒。
【頌】趙州茶曹山酒不須烹醞時時有渴來何礙兩叁杯醒後無妨七八鬥未了區區陪奉伊恐隨滋味徒開口。
【問】風穴對五點那點最親?
【答】此點最親。
【頌】此點最親心真語真爍開衲僧鼻孔增新佛祖精神建法幢于實際立宗旨于绉塵識情蔔度知無數直下全通有幾人。
【問】雲門垂叁句語那句最妙?
【答】此句最妙。
【頌】此句最妙一言便了莫逐是非人間擾擾禅流著意細參詳此上神通非小小。
【問】佛不說一字爲甚麼教滿龍宮?
【答】二字叁字。
【頌】二字叁字是義非義般若真源無師妙智止啼黃葉好生看剔起眉毛休擬議。
【問】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只如離卻因果一句作麼生道?
【答】道也未道。
【頌】道也未道不須尋討因語識人從苗辨草了四谛兮不必商量超十地兮未敢相保。
【問】小始終頓圓五教中還有禅也無?
【答】識教也未。
【頌】識教也未超情謂擬別商量楊湯止沸銀漢浪兮雖分瓊林花兮不異異不異明眼衲僧休觸諱。
【問】向道莫去歸來背父如何得不背父去?
【答】切忌回頭。
【頌】切忌回頭一句奇個中玄奧幾人知但能足下無私去鳥道縱橫觸處宜。
【問】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且道那裏是菩提座?
【答】不是即道。
【頌】不是即道幸勿草草瓦礫荊榛無非至寶妙體絕依一句玄刹塵等遍瞿昙老。
【問】菩提妙花遍莊嚴隨所住處常安樂那裏是菩提妙華?
【答】賣盡風流不著錢。
【頌】賣盡風流不著錢知音不必更重宣空生見慣尋常也餓眼禅和更可憐。
【問】聞鍾登寶殿擊鼓上虛空莫是觀音入理之門麼?
【答】低聲低聲。
【頌】底聲舉似不淆訛無恨勞生會也麼悲智願心澄海月聞思修慧引風柯杜禅和莫蹉跎隨聲逐色果如何。
【問】絕情解透聲色明心見性底人還徹也未?
【答】鈎在不疑之地。
【頌】鈎在不疑之地迷悟是非一致當年潦倒玄沙曾被靈雲返戲你誇了了明明我道俨然瞌睡休瞌睡雨余雲霁山添翠。
【問】生如著衫死如脫褲底人得個甚麼道理?
【答】赤手空拳。
【頌】赤手空拳事事無更須放下複回途若能如是承當去方信阇黎德不孤德不孤莫含胡休糧萬子人皆有只恐臨時不丈夫。
【問】過去巳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卻爲甚麼逆順境界現前時便透不得?
【答】卻知痛癢。
【頌】卻知痛癢不辭提獎昨夢初醒是非巳往佛祖權橫在萬松莫隨言句空勞攘。
【問】多聞舍無義多聞解了法且道解個甚麼法?
【答】此義文長。
【頌】此義文長切忌商量不比蠅鑽故紙豈同蠹禦殘章伶俐漢莫荒唐千手大悲難摸索無言童子善敷揚。
【問】我有一句子明盡十玄門六相義還有人道得麼?
【答】收。
【頌】收截斷衆流叁玄叁要無比無俦菊花開日重陽至一葉落時天下秋。
【問】不住化城直至寶所且道那裏是寶所?
【答】此處無金二兩。
【頌】此處無金二兩大似揚聲止響衣珠曆曆分明只管玲竮飄蕩若渠更擬不知處便與攔腮轟一掌。
【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個是真實底?
【答】莫妄想好。
【頌】莫妄想好更無做造要知真妄圓融識取菩提煩惱貪嗔癡無非道算來枉了別尋討。
【問】一切有身悉皆不淨叁十二相又作麼生?
【答】打破畫瓶。
【頌】打破畫瓶猶醉忽醒金身丈六應物標形秋水淨如僧眼碧曉山濃似佛頭青。
【問】禅分五派還有優劣也無?
【答】劣則總劣。
【頌】劣則總劣不可分別瓶盤钗钏體同名別早是圓通多口那堪仰峤饒舌爲君決六月日頭到處熱。
【問】教列叁乘還有勝負也無?
【答】勝則俱勝。
【頌】勝則俱勝爲渠親證佛祖權衡是定非定雖然不與汝同槃斤兩到頭難昧秤。
【問】性相二宗還有淺深也無?
【答】索另者先窮。
【頌】索另先窮人盡知圓融行布強支離同田分貝君看取家不和兮鄰裏欺。
【問】作止任滅四病如何醫治?
【答】右件各等分。
【頌】右件各等分感承垂寶訓一丸療病安何假驢般運日面月面酬時孰重重詢問。
【問】唯一月真中間更無是月非月如何是真月?
【答】清光何處無。
【頌】清光何處無妙德轉玄樞穆穆金波冷停停玉兔孤曲鈎猶不似明鏡轉差殊若會雲岩舉帚意須知元不費功夫。
【問】維摩默然談不二後代如何爲舉揚?
【答】謝師點破。
【頌】謝師點破二俱話墮誰想今朝又添一個如斯舉唱宗乘笑殺東村王大。
【問】佛語心爲宗未審心以何爲宗?
【答】何所不宗。
【頌】何所不宗物物皆從圓證一念妙德颙颙總似常啼渾賣卻須知死水不藏龍。
【問】無門爲法門且道作麼生入?
【答】誰在門外。
【頌】誰在門外乾坤非大圓覺伽藍久經淘汰不必攜筇月下敲化城打破無遮礙。
【問】記一個元字腳在心作野狐精祇如無元字腳作個甚麼?
【答】更有赤須狐。
【頌】更有赤須狐哀哉肘後符識情如實有因果不虛無巧若拙智如愚幾個男兒是丈夫。
【問】道個佛法兩字淨漱口叁日且道佛法過在甚麼處?
【答】但吃吐而唾。
【頌】但吃吐而唾幾人窺得破摩诃修多羅南無叁滿哆叁滿哆言滿天下無口過。
【問】祖師教外別傳句試請禅人吐露看?
【答】摩诃羅骨朵。
【頌】摩诃羅骨朵未肯全許可立雪與拈花曾巳遭[忏-千+麼][忏-千+羅]眉毛不惜報君知熱則趁涼寒向火。
【問】石頭路滑人難過碧玉溪邊作麼行?
【答】拈起拄杖。
【頌】拈起拄杖徐行而往乾闼城中毗盧頂上石頭路滑兮非功玉溪路嚝兮絕想。
【問】喜得山中住閑眠夢不驚且道夢見個甚麼?
【答】休寐語。
【頌】休寐語華胥國破無依所香嚴寂子太含胡供水過茶祈允許。
【問】雲居雲居山好且道那裏是好處?
【答】通玄峰頂。
【頌】通玄峰頂天然孤迥擬涉途程鞭折汝胫大隱居[(纏-糸)+(郊-交)]小隱山隨人變運俱無等。
【問】吾師雨花外不下十余年只在此山中作個甚麼?
【答】有年無德。
【頌】有年無德不拘軌則指東爲西呼南作北只麼窮通然較些正眼觀來猶費力。
【問】此時山僧都不會是會了不會是不會不會?
【答】師會也未。
【頌】師會也未弄粥飯氣妙轉天輪地軸密織文經武緯大璞不琢兮純真圓珠不穴兮愈貴。
【問】非知之艱行之唯難且道作麼生行?
【答】請師先進。
【頌】請師先進不存逆順休問破危成收莫說吉凶悔吝大道縱橫本自平何須腰佩空王印。
【問】未達法源故多诤論還有達徹法源底麼?
【答】掀倒蒲團。
【頌】掀倒蒲團闡大機幾人于此造玄微法源窮徹無余底陡覺虛空減帶圍。
【問】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底是個甚麼?
【答】鬼眼睛。
【頌】好個英靈鬼眼睛是非窺盡沒輸羸爭如兀兀無知去且與眉棱結弟兄。
【問】佛性與法性如何分別?
【答】別日再商量。
【頌】別日再商量慈悲爲舉揚眉毛猶不惜意路豈遮藏夜月光連水朝曦影轉廊玉溪垂示處細細好參詳。
【問】遠行與順行且道作麼生辨?
【答】還有眼麼。
【頌】還有眼麼一言包裹了了明明箭穿紅垛聽聲觀色總如如逆順同歸無不可。
【問】性德本有爲甚麼不覺不知?
【答】幾乎忘卻。
【頌】幾乎忘卻爲渠酬酢方寸靈明豈從天爵任麼會去千錯萬錯要不錯休強續凫來截鶴。
【問】情惑本空爲甚麼隨聲逐色?
【答】通方衲子。
【頌】通方衲子果英靈眼耳無妨信視聽皓月豈離秋水碧浮雲那礙曉峰青聲色裏醉還醒六國安然本自甯。
【問】比丘依四念處住大闡提人依甚麼處住?
【答】無間道中。
【頌】無間道中自西自東快活不徹受用無窮君不見提婆達多曾有語叁禅天樂竟非同。
【問】大乘與小乘還有相違也無?
【答】一有多種。
【頌】一有多種群峰勢聳摩漢淩空須彌漸悚吹毛他日當權應剪人間繁冗。
【問】真心與妄心還有相順也無?
【答】二無兩段。
【頌】二無兩段非敢相謾如如妙智猶珠走盤但若圓成一念尋萬緒千端。
【問】叁細六粗如何揀擇?
【答】不曾曳露布。
【頌】不曾曳露布業轉現等皆分付此義文長別日宣且隨禅苑生機路。
【問】千差萬別如何融會?
【答】展開兩手。
【頌】展開兩手了無所有暮四朝叁徒成過咎要知融會緣由冬後逐年數九。
【問】豎起一指雲俱胝和尚向這裏放大光明轉大*輪諸人還見麼?
【答】戳瞎。
【頌】戳瞎那知眼倍明微塵經卷了平生指頭尖上些兒個消得阿師幾日程。
【問】折腳铛兒爲活計穿心碗子作生涯通玄庵內安然坐不管山前事似麻且道安然底是甚麼人?
【答】無功受祿漢。
【頌】無功受祿漢月爲鄰兮雲作伴饑餐渴飲困時眠此外不消閑贊歎。
【問】無求乃樂爲甚麼善遊太子求珠?
【答】禍出私門。
【頌】禍出私門自偶然莫于情識妄鑽研白雲橫谷舒還卷豈礙晴空與湛天(此第二十問因前遺失故補于此)
通玄百問(終)。
青州百問序。
夫禅分五派本乎出自一源教列叁乘大底終歸一法利生接物若洪鍾隨扣而騰聲遇緣即宗猶大鑒對形而現影是以高低普應妍醜齊分須令入聖超凡必使識心見性恭惟青州法祖大師提綱振領鼎新曹洞之宗運智興悲彌覆兒孫之[病-丙+陰]師一日厭居京邑退隱山林聚十方僧束叁條篾每向室中勘驗皆明格外良規用一對無孔竅鉗錘出百只沒意頭符券叁世諸佛未免再鑄同函鑰匙六代祖師更須重經大冶爐[革+(備-人)]言言有據字字無虛爍破瞎衲子眼睛扭轉杜禅和鼻孔偏圓互換玉線金針不易穿主伴交參銀山鐵壁應難透或奪或縱或放或收或立一塵或隳大地蓋忽忽出自心上皆一一置作問端雖聞流布未甚光揚往往叢林不知名者多矣憧憧籌室透斯語者鮮焉既弗讓天衣晦堂圓通底蘊之奇可盥手焚香再拜薰毫而爲之頌噫知我罪我其惟此書乎。
林泉野衲從倫序。
《018 通玄百問(通玄 問 萬松 答)》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