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油油。子置茶筵相待。自過胡餅。與趙州。州不管。子令侍者過胡餅。州禮侍者叁拜。且道。他意如何。蘇州永光真禅師。上堂雲。言鋒若差。鄉關萬裏。直須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蘇。欺君不得。趙州將此意問。若非投子。卒難構副。是他便道。不許夜行投明須到。此與尋常不脫皮。要白柳棒底。言意似同。就理正與趙州問頭相應。州雲。我早侯白。伊更侯黑。子由是道聲集衆。奏請應谶。名寂住院。白雲端頌。死去活來牙尚露。投明須到已先行。誰家別館池溏裏。一對鴛鴦畫不成。試看天童一筆丹青。頌雲。
芥城劫石妙窮初(及盡今時始得成立)。活眼環中照廓虛(絕後重蘇欺君不得)。不許夜行投曉到(已涉程途)。家音未肯付鴻魚(已是妄傳消息)。
師雲。智度論。有城四方百由旬。滿中芥子百年取一粒。芥子盡劫未盡。劫石者。梵語劫波。此雲時分。樓炭經。有一大石。方四十裏。百歲諸天來以羅谷衣拂。石盡劫猶未盡。窮盡此芥城劫石。此乃及盡今時。卻到空劫以前時。然後眼活也。環中者。莊子。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此言循環而無窮得其環中者也。環中虛處體也。循環無窮用也。詩傳雲。大曰鴻。小曰雁。西漢使謂單于曰。天子于上林射得雁。雁足有蘇武系書。由是單于不敢欺。漢蔡伯喈女。名琰字文姬。與董嗣作妻。沿邊爲理。嗣巡綽被番人虜。琰與王爲妃。思鄉修書。蠟彈內系雁頸上。雁至漢地。飲水彈落魚吞。漁人剖魚得書。知琰所在。此頌。不許夜行。投明須到。不曾家醜外揚妄通消息。雖然上覆天童。適來侍者謝傳法誨。
第六十四則 子昭承嗣
示衆雲。韶陽親見睦州。拈香于雪老。投子面承圓鑒。嗣法于大陽。珊瑚枝上玉花開。薝蔔林中金果熟。且道。如何造化來。
【舉】子昭首座問法眼。和尚開堂承嗣何人(早知今日成閑管悔不當時用好心)。眼雲。地藏(恩歸有地)。昭雲。太辜負長慶先師(肘膊不向外曲)。眼雲。某甲不會長慶一轉語(佯打不知)。昭雲。何不問(引得狼來屋裏屙)。眼雲。萬象之中獨露身意作麼生(觌面相呈)。昭乃豎起拂子(兩重公案)。眼雲。此是長慶處學得底。首座分上作麼生(劈筈奪窠)。昭無語(只跳得一跳)。眼雲。只如萬象之中獨露身。是撥萬象不撥萬象(卻被葫蘆倒繳藤)。昭雲。不撥(話作兩橛)。眼雲。兩個(明眼難謾)。參隨左右皆雲。撥萬象(轉見不堪)。眼雲。萬象之中獨露身聾(兩彩一賽)。
師雲。法眼久參長慶棱。既嗣地藏。長慶下昭首座。平昔與師商搉古今。中心憤之。即領衆特詣撫州責問。師知舉衆出迎。特加禮。待賓主位。各挂拂子一枝。茶次。昭忽變色抗聲曰。長老開堂的嗣何人。師曰。地藏。昭曰。何太辜負長慶先師。某同在會下數十余載。商量古今。曾無間隔。因何卻嗣地藏。此事不在多年。也不在久學。如一宿覺高亭簡。豈可外人評量。昭首座黨護門風。不通議論。橫生譏剝。法眼當時深愍此輩不通方者作十規論誡之。學者不可不覽。且人情之與道力。優劣天懸。故將本分事酬他道。我不會一轉因緣。是他大方之家。不辯不爭。卻將長慶會下當年曾熟論底事校證。昭以舊日相待才與拶著。七華八裂。參隨急救。轉見不堪。可謂陣敗不禁苕(帚掃也。昭與衆[忏-千+麼][忏-千+羅]而退。眼方略與止住曰。首座殺父殺母。猶通忏悔。謗大般若。誠難忏悔。昭竟無對。自此卻參眼。發明已見。更不開堂。古人惡來善應。嗔來慈應。然後以平等佛慧而開發之。此子昭首座還嗣法眼。猶不足以酬厚德洗初心也。天童只將昭公問處法眼末後一句。頌之自然頭正尾正。頌雲。
離念見佛(草枯鷹眼疾)。破塵出經(雪盡馬蹄輕)。現成家法(不少不剩)。誰立門庭(盡從這裏流出)。月逐舟行江練淨(一多無礙去住自由)。春隨草上燒痕青(頭上薦取夾山)。撥不撥(轉必兩頭走)。聽叮咛(事不厭細)。叁徑就荒歸便得(下坡不走)。舊時松菊尚芳馨(快便難逢)。
師雲。圓覺序道。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岸實不移。因舟行而鹜驟。華嚴經道。有一大經卷。量等叁千界。在一微塵中。一切塵亦然。有一明眼人。破塵出經卷。利濟一切人。天童引兩本大經。集成一聯頌。撥萬象者。且萬象誰萬象。獨露誰獨露。此現成公案。家法常存。誰更立門庭。開戶牖。華嚴宗。叁舟玩月各逐舟。行一道澄江千裏孤應。惠崇詩。河分岡勢斷。春入燒痕青。謝玄晖詩。余霞散成绮。澄江淨如練。月逐叁舟。春隨百草。叁舟百草萬象也。月之與春獨露也。天童頌。見撥與不撥。大曬心粗。這裏只宜叮咛子細。不見。子方上座。亦自長慶至。眼亦舉前話問。方亦舉拂子。眼曰。恁麼又爭得。方曰。和尚尊意如何。眼曰。喚甚麼作萬象。方曰。古人不撥萬象。眼曰。萬象之中獨露身。說甚麼撥不撥。方忽悟。法眼前話末後。道萬象之中獨露身聾。此話末後。又道萬象之中獨露身說甚麼撥不撥。可謂欲去便歸。歸便得。算來田地苦無多。昭公方公。究妙失宗。濁智流轉之過也。陶淵明歸去來辭。叁徑就荒松菊猶存。蔣诩字元卿。開叁徑。唯羊仲求仲從交遊。此頌法眼承言會宗。開發二師之妙不失長慶之旨。如何是長慶旨萬象之中獨露身。
第六十五則 首山新婦
示衆雲。吒吒沙沙。剝剝落落。刀刀蹶蹶。漫漫汗汗。沒可咬嚼。難爲近傍。且道。是甚麼話。
【舉】僧問首山。如何是佛(可曬新鮮)。山雲。新婦騎驢阿家牽(是何道理)。
師雲。汝州寶應省念禅師。蔡州人姓狄氏。參風穴。穴示衆雲。昔日世尊以青蓮花目。顧視迦葉。正當恁麼時。且道。說個甚麼。首山便下去。侍者入室請益曰。念法華爲甚麼。不只對和尚。穴雲。念法華會也。次日山與真園頭(汝州廣慧真也)。同上立侍次。穴雲。作麼生是世尊不說說。真曰。鹁鸠樹頭鳴。意在麻畬裏。穴雲。爾作許多癡福作甚麼。何不體究言句。仍問山。爾作麼生。山雲。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穴語真曰。爾何不看念法華下語。山後出世。上堂雲。要得親切莫將問來。問在答處。答在問處。若將問來。老僧在汝腳底。汝若擬議則沒交涉。一日拈竹篦雲。汝若喚作竹篦即觸。不喚作竹篦即背。汝諸人且喚作甚麼。葉縣省和尚掣得折作兩截。抛向階下卻雲。是甚麼。山雲。瞎縣便禮拜。諸方喚作背觸關。俗諺有雲。顛倒顛。新婦騎驢阿家牽。佛國頌雲。首山有語。古今傳。此語休雲。返倒顛。新婦醉騎驢子去。時人笑殺阿家牽。不似天童頌得可喜。頌雲。
新婦騎驢阿家牽(草木不勞拈出)。體段風流得自然(描不成畫不就)。堪笑學颦鄰舍女(弄巧成拙)。向人添醜不成妍(取笑傍觀)。
師舉。圓通秀鐵壁頌雲。何勞一日叁梳頭。紮得根牢即便休。大抵輸他肌骨好。不塗紅粉也風流。首山答話不用緣飾。自然婆婦體段俏措。如西施心痛。捧心而颦。更益其美。醜女學颦。更益其醜。此責口耳之學。不務妙悟者。一心也待做風流。四枝八脈傍不肯。
第六十六則 九峰頭尾
示衆雲。神通妙用底。放腳不下。忘緣絕慮底。擡腳不起。可謂。有時走殺。有時坐殺。如何得恰好去。
【舉】僧問九峰。如何是頭(高超威音之前)。峰雲。開眼不覺曉(明不越戶)。僧雲。如何是尾(獨步劫空之後)。峰雲。不坐萬年床(穴不棲巢)。僧雲。有頭無尾時如何(先行不到)。峰雲。終是不貴(奴見婢殷勤)。僧雲。有尾無頭時如何(末後大過)。峰雲。雖飽無力(有甚麼用處)。僧雲。直得頭尾相稱時如何(君臣道合上下和同)。峰雲。兒孫得力室內不知(各安其分)。
師雲。筠州九峰道虔禅師。福州官懷人。姓劉氏。雖遍經法席。而受印于石霜。初住九峰。玄徒尤盛。後居洪州泐潭而終。敕谥大覺。一日僧問。如何是頭。若是道眼不通明。差別智不具。論個頭尾先後。心懵然不知下落。峰雲。開眼不覺曉。曾有僧問。人人盡言請益。未審。師將何法拯濟。峰雲。汝道钜嶽還曾乏寸土麼。僧雲。恁麼則四海參尋。當爲何事。峰雲。演若迷頭心自狂。僧雲。還有不狂者麼。峰雲。有。僧雲。如何是不狂者。峰雲。突曉途中眼不開。這個便是開眼。不覺曉底榜樣。僧雲。如何是尾。峰雲。不坐萬年床。又有僧問。如何是然燈前。峰雲。勤勞不得力。僧雲。如何是正然燈。峰雲。頭大尾小。僧雲。如何是然燈後。峰雲。退位不知閑。此是不坐萬年床底榜樣也。僧雲。有頭無尾時如何。峰雲。終是不貴。開眼覺曉也。僧雲。有尾無頭時如何。峰雲。雖飽無力。退位知閑也。僧雲。直得頭尾相稱時如何。峰雲。兒孫得力。飽而有力也。室內不知。終是尊貴也。宗鏡錄曰。入吾宗中先須知有。然後保任。又曰。頭尾須得相稱。不可理行有阙。心口相違。若入宗鏡。理行俱圓。石霜九峰師也。示衆雲。初機未構大事。先須識取頭。其尾自至。疏山出問。如何是頭。霜曰。直須知有。疏曰。如何是尾。霜曰。盡卻今時。疏曰。有頭無尾時如何。霜曰。吐得黃金堪作甚麼。疏曰。有尾無頭時如何。霜曰。猶有依倚在。疏曰。直得頭尾相稱時如何。霜曰。渠不作個會解。亦未許渠在。故九峰曰。諸上座古人說個頭。也只令汝知有。說個尾只教汝盡卻今時。有如許多不相應底事。所以教汝向這裏。屏當卻銷磨卻。令汝今日相應去成辦去。若是當人體爾。真實恒如。不可更恁麼說話也。雖然如是。須是個人始得。且莫異口同音。快須努力珍重。萬松以九峰公案。證九峰公案。注也注了。說也說破。其余意味分付天童。頌雲。
規圓矩方(碗兒團圞盤兒四角)。用行舍藏(升兒裏回鬥兒裏轉)。鈍踬棲蘆之鳥(豈解高飛遠揚)。進退觸藩之羊(不能獨步大方)。吃人家飯(快須吐卻)。臥自家床(切忌生根)。雲騰致雨(春生夏長)。露結爲霜(秋收冬藏)。玉線相投透針鼻(聯綿無間)。錦絲不斷吐梭腸(翻覆通同)。石女機停兮夜色向午(文彩縱…
《015 從容庵錄(萬松老人 評唱 天童覺和尚 頌古)》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