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之山南府青锉山。住庵经十载。忽忆悟本遗言。乃曰。当利群蒙。岂拘于小节哉。遂至随州。缘会众请。住土门小青林兰若。故号青林。尝曰。汝等诸人。直须离心意识参。出凡圣路学。方可保任。若不如是。非吾子息。僧问。学人径往时如何。这僧大悲阁下要去中都。更夸知处直捷要路。殊不知。直下便是早太迂回也。林以死蛇当大路拒之。这僧不顾危亡道。当头者如何。已著毒了也。有底道。何不棒喝行令。林又何曾放过。道。丧子命根。这僧稍觉痛痒。待觅出身之路道。不当头者如何。林云。亦无回避处。只这青林也免不得。这僧筋舒力尽道。正恁么时。左右无可奈何。如何即是。林曰。却失也。活人手段。于斯乃见能遣能呼。有擒有纵分。付尔身上取摘不下。与尔拈却便有下落。僧云。未审向甚么处去也。林云。草深无觅处。不道无。只是不可见。这僧也怪。道和尚也堤防始得。青林将一条死蛇。招拨这僧。末后却著腰缠脚。遂拊掌一下云。一等是个毒气。万松道。熏天炙地。无尽灯云。青林枢机急峻。非独一时之光。亦旷世为标式耳。万松道。恼乱春风卒未休。更看。天童吹花摆柳。颂云。
三老暗转柁(夜壑藏舟)。孤舟夜回头(澄源著桌)。芦花两岸雪(自他玄契)。烟水一江秋(上下冥通)。风力扶帆行不桌(随流得妙)。笛声唤月下沧洲(任运落前溪)。
师云。丹霞淳禅师颂。长江澄彻印蟾华。满目清光未是家。借问渔舟何处去。夜深依旧宿芦花。二老同颂澄源湛水尚桌孤舟。丹霞用雪窦颂玄沙和尚云。本是钓鱼舡上客。偶除须发著袈裟。祖佛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万松道。将谓别有。古今诗话云。川峡呼梢翁篙手。为长年三老。杜诗云。蜀盐吴麻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此事如人行舡相似。不著两岸。不住中流。丹霞夜宿芦花。天童信风横管。且道。转柁回舟时作么生。夜深不向芦湾宿。迥出中间与两头。
第六十则 铁磨牸牛
示众云。鼻孔昂藏。各具丈夫相。脚跟牢实。肯学老婆禅。透得无巴鼻机关。始见正作家手段。且道。谁是其人。
【举】刘铁磨到沩山(相见已了)。山云。老牸牛汝来也(撩蜂剔蝎)。磨云。来日台山大会斋。和尚还去么(气毒烟火然)。山放身卧(半路抽身)。磨便出去(一拨便转)。
师云。沩山自称水牯牛。以铁磨为牸牛。安名赏号作家相见也。他虽是尼。久参沩山。去山十里卓庵。一日参子湖。湖问。莫是刘铁磨否。磨云。不敢。湖云。左转右转。磨云。和尚莫颠倒。湖便打。看他与沩山。放则双放。收便双收。佛果谓之隔身句。意通而语隔。要知意句俱到么。更看天童脱体颂出。颂云。
百战功成老太平(安家乐业)。优柔谁肯苦争衡(饶人不是痴)。玉鞭金马闲终日(虽有如无)。明月清风富一生(受用不尽)。
师云。小僧多说佛。老将不论兵。山前麦未辨青黄。庐陵米不知价利。更论佛法谁曾梦见。东汉陈蕃传曰。蕃能树立风声。抗论昏俗。而驱驰险隘之中。与刑人腐夫争衡。二人相见不树立风声。不驱驰险隘。优游平易。老成圆熟。天童赏赞不尽何也。得处自然忘计较。用时全不费工夫。
第六十一则 干峰一画
示众云。曲说易会。一手分付。直说难会。十字打开。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不信试举。看。
【举】僧问干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在甚么处(快马不如钝坑)。峰以拄杖一画云。在这里(且信一半)。僧举。问云门(疑则别参)。门云。扇子勃跳上三十三天。筑著帝释鼻孔(乞汉语)。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会么会么(恁么解说更难理会)。
师云。越州干峰禅师。僧问。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在甚么处。此问本出楞严经第五。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门户在甚么处。若依经解此义。如来自说。与圆通张本。第六卷中。文殊方拣圆通也。若衲僧分上。天童曾道。十方无壁落。从本来元没遮栏。四面亦无门。只这里便是入处。所以干峰一画云。在这里。不知者往往唤。作干峰与这僧指路。不然道。与这僧画断更不他游。决不是这个道理。尔不见。云门注解得。八米九糠。黄龙南云。干峰一期指路。曲为初机。云门乃通其变。故使后人不倦。万松道。曹溪波浪如相似。无限平人被陆沈。云门久在干峰曹山疏山。这僧谓必知干峰用处。故求请益。若却用干峰针线。乃系驴橛也。忽然拈出睦州秦时[车+度]辂钻。只得盏子落地。楪子成七片。这僧不会干峰意。云门别与一条活路。大似泼油救火。鼓扇消冰。竹庵早曾点破。颂云。干峰不用指陈。云门休打骨董。自然东海鲤鱼。筑著帝释鼻孔。竹庵更比云门。忒晒慈悲。人越难会。不如天童于冷眼不防却较些子。颂曰。
入手还将死马医(下霹雳手用狼虎药)。返魂香欲起君危(揭棺救死别有神方)。一期拶出通身汗(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方信侬家不惜眉(和顶□没却)。
师云。干峰死马医。医不可。这僧已是丧身失命底人。云门收得返魂香。能令已死者再苏。拾遗传。汉延和元年。西胡月氏(音之)国。遣使献香四两。大如雀卵。色如桑椹。至始元年。京城大疫。死者太半。帝取香焚之。其死未三日皆活。香气三月不歇。香出聚窟洲人鸟山。树如枫。香闻数里。名返魂树。伐根玉釜煮汁黑粘。一名惊精魂。二名返生。三名振檀。四名却死。天童小参云。十分收得返魂香。一等来挝涂毒鼓。云门一落索。天童道。是返魂香。诸方变为涂毒鼓。直教转身吐气不得。把断咽喉。塞却鼻孔。也百体汗流一场。志公云。忽悟本性元空。恰似热病得汗。虽然万松眉毛有几茎。
第六十二则 米胡悟否
示众云。达磨第一义谛。梁武头迷。净名不二法门。文殊口过。还有入作分也无。
【举】米胡令僧问仰山。今时人还假悟否(还曾迷么)。山云。悟即不无。争奈落第二头何(如何免得)。僧回举似米胡(是第几)。胡深肯之(肯即不无争免第二)。
师云。京兆米禅师。一曰米七师。一曰米胡。俗舍第七美髯。因有二名。八方珠玉。嗣雪峰。今据仰山同参。嗣沩山。这僧正问。自古上贤还达真正理么。胡曰。达。僧云。只如真正理作么生达。此与假悟底时节不殊。胡云。当时霍光卖假银城。与单于契书。是甚么人做。佛果称胡。为大善知识。名不虚传。僧曰。某直得杜口无言。胡曰。平地教人作保。只如米胡道达。仰山道。悟即不无争奈落第二头何。若不假悟。又道唯人自肯乃方亲。胜默和尚常谓。投子拈古。内秀俏措无赛。尝拈此话云。然仰山恁么道即得。还免得自己落么。若免得。更有一人。大不肯在。若免不得。亦落第二头。米胡虽然肯他。自己还有出身之路也无。诸人试点检看。若点检得出。两人瓦解冰消。若点检不得。且莫造次。颂云。碧岫峰头借问人。指山穷处未安身。虽然免得重阳令。争似灵苗不犯春。万松道。不得春风花不开。及至花开又吹落。忠国师问紫璘供奉。佛是何义。璘曰。是觉义。国师曰。佛曾迷否。璘曰。不曾迷。国师曰。用觉作么。璘无对。此亦本无迷悟之意也。常爱雪窦道。本无迷悟。数如麻。独许灵云是作家。悟即落第二头不悟又唯人自肯。如何即是。天童自有方便。颂云。
第二头分悟破迷(普州人送贼)。快须撒手舍筌[四/弟](放下著)功兮未尽成骈拇(终是分外)。智也难知觉噬脐(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兔老冰盘秋露泣(恋著即不堪)。鸟寒玉树晓风凄(坐著即不可)持来大仰辨直假(一点难谩)。痕玷全无贵白圭(切忌触破)。
师云。第二头分悟破迷。明来暗谢。智起惑亡。皆是途中事。周易略例。[四/弟]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四/弟]。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然则言者象之[四/弟]也。象者意之筌也。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若向第二头。道少他悟。达一回不得。争奈道。设有妙悟亦须吐却。快须撒手到家更无一物。始忘[四/弟]舍筌。功夫智识。尽属第二头。及尽功夫。不可智知。始得少分相应。庄子外篇骈拇第八云。骈于足者。连无用之肉。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注骈拇足大指。连第二指也。枝指六指也。功若不尽。如骈拇连无用之肉也。春秋。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甥聃甥养甥。请杀楚子。邓侯弗许。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脐。注云不及也。智不到处。智不能知。兔老圆月也。丹霞淳和尚道。水澄月满道人愁。冰盘秋露泣。恋著即不堪也。大荒经。昆仑丘上。有琅玕玉树。结子如珠而小也。玄中铭。灵木迢然凤无依倚。与鹤不停机。皆不许守恋坐著也。鸟寒而凄。不欲落他根株枝叶也。诗抑篇。白圭之玷尚可磨也。玉内病曰瑕。体破也。外病曰玷。色污也。此颂。仰山贵白圭无玷。不落第二头。如何是第一头。大悟后方知不是。
第六十三则 赵州问死
示众云。三圣雪峰。春兰秋菊。赵州投子。卞璧燕金。无星秤上两头平。没底舡中。一处渡。二人相见时如何。
【举】赵州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探竿在手)。子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影草随身)。
师云。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初谒翠微无学禅师。适遇堂上经行次。而便前进接礼问。西来密意师。如何示人。微驻步顾视之。子曰。乞师指示。微曰。更要第二杓恶水那。子忽省契。拜谢而退。微曰。子无堕却。子曰。时至根苗自生。他日偶问。如何是佛理。微曰。佛则不理。子曰。莫落空否。微曰。真空不空。因示纤颂曰。佛理何曾理。真空又不空。大同居寂住。敷演我师宗。子还本乡桐城投子山。赵州始于桐城相见。州曰。莫是投子庵主么。子曰。茶监钱施我一文。州先上山。子携油瓶后至。州曰。久响投子。到来只见卖油翁。子曰。尔只见卖油翁。且不识投子。州曰。如何是投子。子提起油瓶曰…
《015 从容庵录(万松老人 评唱 天童觉和尚 颂古)》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