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奇特。道某甲有鐵牛之機。請師不搭印。爭奈風穴是作家。便答他道。慣釣鯨鲵澄巨浸。卻嗟蛙步輾泥沙。也是言中有響。雲門雲。垂鈎四海只釣獰龍。格外玄機爲尋知已。巨浸乃十二頭水牯牛。爲鈎餌。卻只釣得一蛙出來。此語且無玄妙。亦無道理計較。古人道。若向事上觑則易。若向意根下蔔度則沒交涉。盧陂伫思。見之不取千載難逢。可惜許。所以道。直饒講得千經論。一可臨機下口難。其實盧陂要討好語對他。不欲行令。被風穴一向用攙旗奪鼓底機鋒。一向逼將去。只得沒奈何。俗諺雲。陣敗不禁苕帚掃。當初更要討槍法敵他。等爾討得來。即頭落地。牧主亦久參風穴。解道佛法與王法一般。穴雲。爾見個什麼。牧主雲。當斷不斷返招其亂。風穴渾是一團精神。如水上葫蘆子相似。捺著便轉。按著便動。解隨機說法。若不隨機翻成妄語。穴便下座。只如臨濟有四賓主話。夫參學之人。大須子細。如賓主相見。有語論賓主往來。或應物見形。全體作用。或把機權喜怒。或現半身。或乘獅子。或乘象王。如有真正學人便喝。先拈出一個膠盆子。善知識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樣。便學人又喝。前人不肯放下。此是膏肓之病。不堪醫治。喚作賓看主。或是善知識。不拈出物。隨學人問處便奪。學人被奪。抵死不放。此是主看賓。或有學人。應一個清淨境。出善知識前。知識辨得是境。把他抛向坑裏。學人言。大好善知識。知識即雲。咄哉不識好惡。學人禮拜。此喚作主看主。或有學人。披枷帶鎖。出善知識前。知識更與他安一重枷鎖。學人歡喜。彼此不辨。呼爲賓看賓。大德山僧所舉。皆是辨魔揀異。知其邪正。不見僧問慈明。一喝分賓主。照用一時行時如何。慈明便喝。又雲居弘覺禅師示衆雲。譬如獅子捉象亦全其力。捉兔亦全其力。時有僧問。未審全什麼力。雲居雲。不欺之力。看他雪窦頌出。
擒得盧陂跨鐵牛(千人萬人中。也要呈巧藝。敗軍之將不再斬)。叁玄戈甲未輕酬(當局者迷。受災如受福。受降如受敵)。楚王城畔朝宗水(說什麼朝宗水。浩浩充塞天地。任是四海也須倒流)。喝下曾令卻倒流(不是這一喝截卻爾舌頭。咄。驚走陝府鐵牛。嚇殺嘉州大象)。
雪窦知風穴有這般宗風。便頌道。擒得盧陂跨鐵牛。叁玄戈甲未輕酬。臨濟下有叁玄叁要。凡一句中須具叁玄。一玄中須具叁要。僧問臨濟。如何是第一句。濟雲。叁要印開朱點窄。未容擬議主賓分。如何是第二句。濟雲。妙辨豈容無著問。漚和不負截流機。如何是第叁句。濟雲。但看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裏頭人。風穴一句中便具叁玄戈甲。七事隨身。不輕酬他。若不如此。爭奈盧陂何。後面雪窦要出臨濟下機鋒。莫道是盧陂假饒楚王城畔。洪波浩渺白浪滔天。盡去朝宗。只消一喝。也須教倒流。
垂示雲。途中受用底。似虎靠山。世谛流布底。如猿在檻。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欲煆百煉精金。須是作家爐[韋+(備-人)]。且道大用現前底。將什麼試驗。
【叁九】舉。僧問雲門。如何是清淨法身(壒圾堆頭見丈六金身。斑斑駁駁是什麼)。門雲。花藥欄(問處不真。答來鹵莽。築著磕著。曲不藏直)。僧雲。便恁麼去時如何(渾侖吞個棗。放憨作麼)。門雲。金毛獅子(也褒也貶。兩辨一賽。將錯就錯。是什麼心行)。
諸人還知這僧問處與雲門答處麼。若知得。兩口同無一舌。若不知。未免颟顸。僧問玄沙。如何是清淨法身。沙雲。膿滴滴地。具金剛眼。試請辨看。雲門不同別人。有時把定壁立萬仞。無爾湊泊處。有時與爾開一線道。同死同生。雲門叁寸甚密。有者道。是信彩答去。若恁麼會。且道雲門落在什麼處。這個是屋裏事。莫向外蔔度。所以百丈道。森羅萬象。一切語言。皆轉歸自己。令轉辘辘地。向活潑潑處便道。若擬議尋思。便落第二句了也。永嘉道。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雲門驗這僧。其僧亦是他屋裏人。自是久參。知他屋裏事。進雲。便恁麼去時如何。門雲。金毛獅子。且道是肯他。是不肯他。是褒他是貶他。岩頭道。若論戰也。個個立在轉處。又道他參活句。不參死句。活句下薦得。永劫不忘。死句下薦得。自救不了。又僧問雲門。佛法如水中月是否。門雲。清波無透路。進雲。和尚從何而得。門雲。再問複何來。僧雲。正恁麼去時如何。門雲。重疊關山路。須知此事。不在言句上。如擊石火似閃電光。構得構不得。未免喪身失命。雪窦是其中人。便當頭頌出。
花藥欄(言猶在耳)。莫颟顸(如麻似粟。也有些子自領出去)。星在秤兮不在盤(太葛藤。各自向衣單下返觀。不免說道理)。便恁麼(渾侖吞個棗)。太無端(自領出去。灼然。莫錯怪他雲門好)。金毛獅子大家看(放出一個半個也是個狗子。雲門也是普州人送賊)。
雪窦相席打令。動弦別曲。一句一句判將去。此一頌。不異拈古之格。花藥欄。便道莫颟顸。人皆道雲門信彩答將去。總作情解會他底。所以雪窦下本分莫料。便道莫颟顸。蓋雲門意。不在花藥欄處。所以雪窦道。星在秤兮不在盤。這一句忒殺漏逗。水中元無月。月在青天。如星在秤不在于槃。且道那個是秤。若辨明得出。不辜負雪窦。古人到這裏。也不妨慈悲。分明向爾道。不在這裏。在那邊去。且道那邊是什麼處。此頌頭邊一句了。後面頌這僧道便恁麼去時如何。雪窦道。這僧也太無端。且道是明頭合暗頭合。會來恁麼道。不會來恁麼道。金毛獅子大家看。還見金毛獅子麼。瞎。
垂示雲。休去歇去。鐵樹開花。有麼有麼黠兒落。節。直饒七縱八橫。不免穿他鼻孔。且道淆訛在什麼處。試舉看。
【四○】舉。陸亘大夫。與南泉語話次。陸雲。肇法師道。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也甚奇怪(鬼窟裏作活計。畫餅不可充饑。也是草裏商量)。南泉指庭前花(道恁麼。咄。經有經師論有論師。不幹山僧事。咄。大丈夫當時下得一轉語。不唯截斷南泉。亦乃與天下衲僧出氣)。召大夫雲。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鴛鴦繡了從君看。莫把金針度與人。莫寐語。引得黃莺下柳條)。
陸亘大夫久參南泉。尋常留心于理性中。遊泳肇論。一日坐次。遂拈此兩句。以爲奇特。問雲。肇法師道。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也甚奇怪。肇法師。乃晉時高僧。與生融睿。同在羅什門下。謂之四哲。幼年好讀莊老。後因寫古維摩經。有悟處。方知莊老猶未盡善。故綜諸經。乃造四論。莊老意謂。天地形之大也。我形亦爾也。同生于虛無之中。莊生大意。只論齊物。肇公大意論性皆歸自己。不見他論中道。夫至人空洞無象。而萬物無非我造。會萬物爲自己者。其唯聖人乎。雖有神有人有賢有聖。各別而皆同一性一體。古人道。盡乾坤大地。只是一個自己。寒則普天普地寒。熱則普天普地熱。有則普天普地有。無則普天普地無。是則普天普地是。非則普天普地非。法眼雲。渠渠渠。我我我。南北東西皆可可。不可可。但唯我無不可。所以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石頭因看肇論。至此會萬物爲自己處。豁然大悟。後作一本參同契。亦不出此意。看他恁麼問。且道。同什麼根。同那個體。到這裏。也不妨奇特。豈同他常人。不知天之高地之厚。豈有恁麼事。陸亘大夫恁麼問。奇則甚奇。只是不出教意。若道教意是極則。世尊何故更拈花。祖師更西來作麼。南泉答處。用衲僧巴鼻。與他拈出痛處。破他窠窟。遂指庭前花。召大夫雲。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如引人向萬丈懸崖上打一推。令他命斷。爾若平地上推倒彌勒佛下生。也只不解命斷。亦如人在夢。欲覺不覺被人喚醒相似。南泉若是眼目不正。必定被他搽糊將去。看他恁麼說話。也不妨難會。若是眼目定動。活底聞得。如醍醐上味。若是死底聞得翻成毒藥。古人道。若于事上見。墮在常情。若向意根下蔔度。卒摸索不著。岩頭道。此是向上人活計。只露目前些子。如同電拂。南泉大意如此。有擒虎兕定龍蛇底手腳。到這裏也須是自會始得。不見道。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看他雪窦頌出。
聞見覺知非一一(森羅萬象無有一法。七花八裂。眼耳鼻舌身意。一時是個無孔鐵錘)。山河不在鏡中觀(我這裏無這個消息。長者自長短者自短。青是青黃是黃。爾向什麼處觀)。霜天月落夜將半(引爾入草了也。遍界不曾藏。切忌向鬼窟裏坐)。誰共澄潭照影寒(有麼有麼。若不同床睡。焉知被底穿。愁人莫向愁人說。說向愁人愁殺人)。
南泉小睡語。雪窦大睡語。雖然作夢卻作得個好夢。前頭說一體。這裏說不同。聞見覺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鏡中觀。若道在鏡中觀。然後方曉了。則不離鏡處。山河大地。草木叢林。莫將鏡鑒。若將鏡鑒。便爲兩段。但只可山是山水是水。法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山河不在鏡中觀。且道向什麼處觀。還會麼。到這裏。向霜天月落夜將半。這邊與爾打並了也。那邊爾自相度。還知雪窦以本分事爲人麼。誰共澄潭照影寒。爲複自照。爲複共人照。須是絕機絕解。方到這境界。即今也不要澄潭。也不待霜天月落。即今作麼生。
佛果圜悟禅師碧岩錄卷第四(終)。
佛果圜悟禅師碧岩錄卷第五
垂示雲。是非交結處。聖亦不能知。逆順縱橫時。佛亦不能辨。爲絕世超倫之士。顯逸群大士之能。向冰淩上行。劍刃上走。直下如麒麟頭角。似火裏蓮花。宛見超方。始知同道。誰是好手者。試舉看。
【四一】舉。趙州問投子。大死底人卻活時如何(有恁麼事賊不打貧兒家。慣曾作客方憐客)。投子雲。不許夜行。投明須到(看樓打樓。是賊識賊。若不同床臥。焉知被底穿)。
趙州問投子。大死底人卻活時如何。投子對他道。不許夜行。投明須到。且道是什麼時節。無孔笛撞著氈拍版。此謂之驗主問。亦謂之心行問。投子趙州諸方皆美之得逸群之辯。二老雖承嗣不同。看他機鋒相投一船。投子一日爲趙州。置茶筵相待。自過蒸餅與趙州。州不管。投子令…
《014 碧岩錄(佛果圜悟禅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