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後一著。
◎正覺雲。這僧抱薪救火。
◎佛海雲。隨語一拶。見義勇爲。應聲咄之。用得恰好。正是婆婆之句。流布人間。
※舉南泉一日。與魯祖歸宗杉山四人。吃茶次。魯祖拈起盞子雲。世界未成。便有這個。泉雲。今時人只識這個。且不識世界。歸宗雲。是。泉雲。師兄莫同此見麼。歸宗拈起盞子雲。向世界未成時。道得麼。泉便作掌勢。歸宗便作受勢。
◎佛果拈雲。魯祖簸土揚塵。南泉和泥合水。歸宗火亂灰飛。杉山坐觀成敗。還委悉麼。箭鋒相直不相饒。四人共拈一只盞。
◎正覺雲。說甚世界。成與不成。識與不識。四人共疑個盞子不了在。更被佛果次第鋪排。遮一火落在窠臼。至今出不得。莫有要撲破盞子底麼。瞎。
◎佛海雲。魯祖撥動煙塵。南泉歸宗叁回合戰。勝負不分。總是世界裏。盞子邊伎倆。要識未拈時事。卻許杉山依稀仿彿。
※舉南泉有書。與茱萸雲。理隨事變。寬廓非外。事得理融。寂寥非內。僧便問。如何是寬廓非外。萸雲。問一答百也無妨。僧雲。如何是寂寥非內。萸雲。睹對聲色者不是好手。僧又問長沙。如何是寬廓非外。沙開目良久。進雲。如何是寂寥非內。沙閉目。僧又問趙州。如何是寬廓非外。州作吃飯勢。進雲。如何是寂寥非內。州作拭口勢。後僧舉似南泉。泉雲。此叁人不謬爲吾弟子。
◎佛鑒拈雲。南泉雖則養子之緣。其奈憐兒不覺醜。殊不知。叁人。一人有足無目。一人有目無足。一人足目俱無。雖然如是。皆可與南泉爲師。爲甚如此。事理分明。
◎正覺雲。奇怪好弟子。依樣畫貓兒。
◎佛海雲。智與師齊。減師半德。茱萸長沙趙州。叁人見處。總是齊眉共躅。當初接書。見說理說事時。不消道個這裏是什麼所在。管取超宗異目。
※舉南泉與歸宗行腳。分路。煎茶相別次。泉雲。叁十年與師兄。揀擇諸方苗裔。忽有人問極則事。又作麼生。宗便趯倒茶铫。泉雲。師兄得茶吃。某甲未得茶吃。宗雲。你作這個語話。滴水也難消。
◎佛果拈雲。驚人之句。誰不悚然。有般底道。南泉構他歸宗。機鋒不著。所以遭他呵叱。殊不知。行人要在青山外。蔣山不惜眉毛。與諸人下個注腳。南泉探頭太過。歸宗壁立萬仞。且道還有出身處也無。喝下須教叁日聾。
◎正覺雲。若論極則事。便不許吃茶。
◎佛海雲。聞馬大師出八十四員善知識。唯歸宗較些子。今日卻向南泉面前。失卻只眼。試點檢看。
※舉趙州問南泉。離四句絕百非。請師道。泉歸方丈。州雲。這老漢。尋常口吧吧地。今日被我一問。直得無言可對。侍者雲。莫道和尚無語好。被州打一掴。雲這一掴。合是王老師吃。
◎佛果拈雲。明頭合。暗頭合。本分綱宗。據虎頭。收虎尾。作家手段。雖然如是。要且落在第二頭。
◎正覺雲。南泉似個鐵山。針鑽不入。趙州幾乎一場[忏-千+麼][忏-千+羅]。卻借侍者鼻孔出氣。當時侍者。熱不采。伊看他作甚折合。
◎佛海雲。那裏落節。這裏拔本。
※舉僧問趙州。言诠不到處。請師直道。州雲。老僧耳背多時。僧繞禅床一匝雲。請師直道。州亦繞禅床一匝雲。百千諸佛。皆從此門而入。僧雲。如何是百千諸佛叁昧門。州便打。
◎佛果拈雲。持聾作啞。趙州慣用此機。逐色隨聲。這僧分明失利。更好與數十棒。也不爲分外。何故。若不同床臥。焉知被底穿。
◎正覺雲。又道耳背。
◎佛海雲。趙州相隨舉步。陣勢便圓。這僧舉步相隨。全軍俱陷。
※舉僧問趙州。如何是佛法大意。州雲。貓兒是一百五十文買。僧雲。不問貓兒。如何是佛法大意。州雲。這托子。是大王送來。僧雲。謝師答話。州雲。作家作家。僧拂袖便行。州雲。作家師僧。天然猶在。
◎佛果拈雲。趙州度量深明。神機隱密。有權有實。有卷有舒。這僧陷在重圍。洎險收身不轉。不見道。相罵饒你接觜。相唾饒你潑水。
◎正覺雲。這僧。曉機關。識陷阱。洎合向平田淺草裏喪卻。
◎佛海雲。這僧如飛騎將軍。脫身于虜庭。虜追之而不及。
※舉道吾一日。指佛桑花。問僧。這個何似那個。僧雲。直得寒毛卓豎。吾雲。畢竟如何。僧雲。道吾門下底。吾雲。十裏大王。
◎佛果拈雲。以膠投漆。驗影知形。不谙正去偏來。爭解明頭暗合。還委悉麼。蝦蟆勃跳上天。蚯蚓蓦過東海。
◎正覺雲。道吾如牛王架車。任重致遠。這僧獨行空手。到處爲家。雖然逆路相逢。各是一家生活。
◎佛海雲。風前挂起教君看。不比樹頭幹葛藤。
※舉道吾到椑樹。樹見來。臥不起吾近前。將衣物蓋覆。樹雲。作什麼。吾雲。蓋覆。樹雲。起即是。臥即是。吾雲。總不是。樹雲。總不是。又蓋覆個什麼。吾便喝。
◎佛果拈雲。椑樹臥起。道吾蓋覆。一喝當頭。掀翻路布。
◎正覺雲。椑樹不起。傷風敗俗。道吾蓋覆。當甚殷勤。
◎佛海雲。椑樹遭道吾蓋覆。至今起也起不得。
※舉疏山和尚。有僧。爲山造壽塔畢。來白山。山雲。汝將多少錢與匠人。僧雲。一切在和尚。山雲。爲將叁錢與匠人。爲將兩錢與匠人。爲將一錢與匠人。若道得。與吾親造塔。僧無語。後有僧。舉似大嶺。嶺雲。還有人道得麼。僧雲。未有人道得。嶺雲。汝卻回舉似疏山道。大嶺聞舉。有語雲。若將叁錢與匠人。和尚此生。決定不得塔。若將兩錢與匠人。和尚與匠人。共出一只手。若將一錢與匠人。累他匠人。眉須墮落。其僧回。舉似山。山具威儀。望大嶺禮拜。歎雲。將謂無人。大嶺古佛。放光射此間。雖然如此。也是[廿/(月+曷)]月蓮花。大嶺後聞此語雲。我與麼道。也是龜毛長叁尺。
◎佛果拈雲。通方作者。千裏同風。萬派朝宗。千途共轍。陳老師尋常道。老僧只有一劍。劍下有殺人之意。亦有分身之路。看他受用。剸割不妨。八面玲珑。若不是疏山度量通方。爭見得金相玉振。只如道。若將叁文錢與匠人。和尚此生。決定不得塔。不可勞而無功。若將兩文錢與匠人。須是和尚與匠人。共出一只手始得。未免拖泥帶水。若將一文錢與匠人。帶累匠人。眉須墮落。直得水灑不著。疏山雲。一似臘月蓮花相似。土曠人稀。巳是龜毛長叁尺。亦有殺人刀。亦有活人劍。大衆且道。畢竟明什麼邊事。翻身師子大家看。
◎正覺雲。疏山造塔行令。古今叢林標正。叁錢酬酢相應。蓦地傳聞大嶺。看看[廿/(月+曷)]月蓮花。叁尺龜毛相慶。是則古佛放光。非則尋聲弄影。
◎佛果雲。翻身師子大家看。咄。卓朔出群哮吼難。
◎佛海雲。疏山大嶺二古佛。放光交射。一人。因齋慶忏。帶水拖泥。一人借水獻花。拖泥帶水。若無臘月蓮花。龜毛叁尺。總未免弄巧成拙。
※舉石臼離烏臼。來參馬大師。師問甚處來。臼雲。烏臼來。大師雲。烏臼近日有何言句。臼雲。幾人到此忙然。大師雲。忙然一句且致。悄然一句。作麼生道。臼進前叁步。大師雲。我有二十棒。寄與烏臼。汝還甘否。臼雲。和尚先吃。某甲後甘。
◎佛果拈雲。草窠裏。撥出一個半個。有什麼共語處。雖然如是。猶放過一著在。
◎正覺雲。且道。後句作麼生道。免得放過。
◎佛海雲。石臼未到江西。巳吃大師二十棒了也。更說甚甘不甘。何故。伊親從烏臼來。
※舉蒲州麻谷和尚。問僧甚處來。僧雲。不審。谷又問。甚處來。僧雲。珍重。谷下禅床。擒住雲。這個師僧。問著便作佛法祗對。僧雲。大似無眼。谷放手雲。放汝命。通汝氣。僧禮拜。谷又近前把住。僧拂袖便行。谷雲。休將叁歲竹。擬比萬年松。
◎佛果拈雲。看他一挨一拶。一出一入。這僧雖善管帶。不昧始終。麻谷本分鉗錘。等閑曆落。爭奈猶欠一著在。敢問諸人。且道是賓家欠。主家欠。試請辨看。
◎正覺雲。欠則是欠。要辨不難。只是難道。若也道得。人事佛法。兩兩周旋。若道不得。賓家主家。一時敗阙。
◎佛海雲。麻谷擒縱頗勞。這僧羅籠不住。不作佛法話會。必竟這僧。從甚處來。
※舉披雲和尚。來參麻谷。谷在紙帳內坐。以手巾。蓋卻頭。雲入來。見便作哭聲。良久出去。到法堂上。繞禅床一匝。卻入。谷去卻手巾而坐。雲撥開帳是。乃雲。死中得活。萬中無一。谷便下床就位。作抽坐具勢。雲近前。把住雲。前死後活。你還甘麼。谷雲。甘即甚甘。阿師堪作什麼。雲推向一邊雲。知道前言不副後語。
◎佛果拈雲。入寺看額。見表知裏。披雲慣作高賓。拈尾作頭。拈頭作尾。麻谷孟嘗門下。看他酬對。不道他不知有。只爲用意太深。當時待伊道。前死後活。萬中無一。只向道。蒼天蒼天。何故。得人一牛。還人一馬。
◎正覺雲。佛果與麼。也是一家有事百家忙。
◎佛海雲。有察秋毫之明。有縛太虛之作。須是披雲。有定龍蛇之略。有陷虎兕之機。卻還麻谷。畢竟堪作什麼。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舉麻谷一日使扇次。僧問。風性常住。無處不周。和尚爲甚麼搖扇。谷雲。你只知風性常住。且不知無處不周。僧雲。作麼生是。無處不周底道理。谷卻搖扇。僧禮拜。谷雲。無用處師僧。著得一千個。有什麼益。
◎佛果拈雲。這僧一往可觀。可惜有頭無尾。若不是麻谷作家。洎險放過。敢問大衆。且甚處是落節處。撥開向上竅。能有幾人知。
◎正覺雲。這僧問道。作麼生是。無處不周底道理。待伊搖扇。向道。這個正是風性常住。看他作麼祗對。
◎佛果道。且甚處是落節處。撥開向上竅。能有幾人知。但道這個。正是落節處。
◎佛海雲。麻谷搖扇。全是好心。僧便禮拜。全無好報。當初見他搖扇。也好向道。和尚只知無處不周。且不知風性常住。若是有益師僧。當時便與奪卻。
※舉有僧到麻谷。方展坐具。谷垂下一足。僧便出去。谷下禅床雲。青天白日。豈有這個事。僧雲。某甲未有過在。谷與…
《013 拈八方珠玉集(宋 克勤 等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