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山景德寺如淨禅師續語錄
住瑞岩嗣法小師義遠編
天童遺落錄序
夫佛祖道實際理地。本離言語相。然佛事門中爲物垂慈。則雖非有爲又非無語。洞山五位臨濟叁玄。共是垂慈心。聲止啼黃葉。若就語中生實解者。求馬于唐肆待兔于枯株也。璨無文之無文印第五卷天地雪屋韶禅師塔銘序中雲。嘉定間淨禅師。倡足庵之道于天童。懼洞宗玄學或爲語言勝。以惡拳痛棒。陶冶學者。肆口縱談。擺落枝葉。無華滋旨味。如蒼松架壑風雨盤空。曹洞正宗爲之一變。所謂懼洞宗玄學或爲語言勝。等實得淨公意。抓著其癢處。永平正法眼藏中。有言雲。有一般野貓兒。言洞山高祖有偏正五位。只須知洞山高祖有正法眼藏。是亦會淨公意。懼爲語言勝也。但所謂曹洞正宗。爲之一變者不爾。其似變者唯語言迹。而如正宗。冥合洞山本旨。莫過于淨公。譬如言能學柳下惠者不師其迹也。淨公有六會語錄二卷。所謂建康府清涼。臺州瑞岩。臨安府淨慈。明州瑞岩。再住淨慈。甯波府天童之六會。而侍者文素妙宗唯敬如玉智湖祖日等所編次。桐柏吏呂潇作序。靈隱高原泉天衣嘯岩蔚共作跋。淨公小師廣宗。以理宗紹定二年乙醜夏。所募刻。而永平廣錄第一卷。有天童和尚語錄到上堂雲。個是天童打勃跳。蹈翻東海龍魚驚。乃此二卷錄也。延寶八年庚申之秋。(予)在東武王子峰。挍仇镂梓至今叁十五年。而偶得見丹州德雲室中所秘。梵清和尚真筆瑞岩遠公所編天童如淨禅師語錄一卷。但是天童上堂法語二十則而已矣。于其卷末。高祖元和尚。記淨公法嗣六人機緣淨公略傳了雲。日本仁治二年歲。次辛醜二月中旬。瑞岩遠公遙送此錄付吾。蓋仁治二年者。廣宗募刻後十叁年也。而其六會中之天童錄者。祖日侍者所編。而其編中遺落二十則瑞岩搜出編集。寄元和尚者分明也。而今德雲寺主了山師。南陽寺主大鏡師。舍衣資圖災木。甚是好心可以嘉矣。(予)乃考其顛末。令其附前刻。並爲叁卷。前刻有跋雲。昔瑞岩遠公。拔取永平廣錄爲一卷。作之跋雲。得百千之十一。抑此亦天童之十一欤。想必有廣錄在。只願後賢勤搜羅之。而今二師附此一卷。則實後賢搜羅之一數也。好事不乏。天必錫類。則正好摩眼待附之附矣。
時
正德五年龍舍乙未春二月吉旦
永平遠孫卍山白嗣祖比丘稽首拜書。
天童山景德寺如淨禅師續語錄
住瑞岩嗣法小師義遠編
師初到明州。上堂示衆雲。受與不受。空谷橫雲。寒溪濯月。住與無住。虛舟駕浪。夜宿蘆花。這裏還有出頭者麼。理理泯絕。事事和融。(良久雲)。高處高平。低處低平。目前異草。千種萬般。不可受他授記去(卓拄杖一下)下座。
蔣山夷和尚白槌雲。法筵龍象衆。當觀第一義。又白槌雲。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便人事已畢。
上堂雲。靈靈而時時。昧不得月隨流水。曆曆而處處。混不得雨逐行雲。畢竟作麼生。聖人無己勿所不已。(良久雲)。周遍十方心。不在一切處。還會麼。南嶽嶺頭雲片片。天臺峰下雨漓漓。
上堂雲。山披錦雲而爛成春意。水含碧月而淡存秋容。恁麼也恁麼。說似曾不中。黃頭並碧眼。消息子難通(卓拄杖一下雲)。西天用梵語。此土使唐言。
上堂雲。是不是是。江光鋪練。非不是非。花嶽疊錦。畢竟合成什麼邊事。叁界無法。何處求心便下座(揖雲)。險。
上堂雲。我爲法王。于法自在。霁寒破夜。霜月行空。安穩衆生。故現于世。露沾衣袖。秋苦吟心。畢竟如何。履踐去(良久雲)。多歲定眼夢未醒。一朝風月作清明。(又雲)。放。
上堂雲。世尊有密語。寒潭月夜圓。迦葉不覆藏。枯木雲籠秀。若人死中得活。活中得死。以知有個是消息。(展開兩手雲)。花林馥郁芳春氣。一點靈光照世明。
上堂雲。真如實際一切了然。山雲冉冉而江水滔滔。迹包寒溪之流。聲送冷嶂之松。處處觀音入理之門。家家古佛堂前之心。若人欲知爭得知。還辨得麼。(一喝雲)。山河不隔越。處處是光明。且道。何處是光明。阿噜噜繼。是什麼章句。
上堂雲。太白峰高。影沈四海之波濤。堂前雲湧。勢吞九天之皓月。區分杖拂。而烹煉爐錘。至這裏作家。衲子如何下嘴(良久雲)。還會麼。放行也瓦礫生光。而炜炜煌煌。把住也真金失色。而暗暗默默。畢竟如何。若不得流水。還應過別山。
上堂雲。月增寒影蘆花底。夜宿江村漁父歌。可謂絕學無爲閑。道人不知清夢老。來事得坐披衣瑩徹麼。也是知趣能有幾人(良久雲)。自此陽春應有腳。百花富貴草精神。
上堂雲。列坐昭鑒古今無間(豎起拂子雲)。還見麼。德雲比丘從來不下山。善財童子于別峰相見。已是不下山。爲什麼別山相見(良久雲)。風鄰寒水波。月浸雲中鏡。
上堂雲。金牛弄得爛銀蹄。耕破劫空田地開。不帶泥痕今古路。牧童疏笛入雲來。一氣發生萬德作化。靈靈而運步。密密而轉身。德雲不下山。誰相見別山。經事長一智。善財隔關山。畢竟如何立命(良久雲)。山虛風落石。樓靜月侵門。
上堂雲。善行者不移雙足。善入者不動雙扉。清秋夜冷波心月。誰問安禅友亦稀。出入從來曾不覺。所以騰騰和尚了。元歌曰。今日任運騰騰。明日騰騰任運。畢竟古佛堂前。無可不可學人。須恁麼體取。
上堂雲。不勞澄九鼎流動。百花新木雞前樹。報月磨蘿鏡輪。還會麼(挂拂子于禅床角而雲)。用何豎拂拈杖。自是國有賢臣。民悉安甯。滿堂雲衆。如何商量去現成公案。大難大難。
上堂雲。青蘿倚喬松之勢。紅尾競禹門之浪。還有出頭人麼。(舉拂子雲)。寶劍振來試霜刃。何用埃塵惹匣中。(一喝雲)。超方者委。(又雲)。吾王庫裏無如是刀。(良久雲)。收。
上堂雲。念念勿生疑。碧波江上靜。觀世音淨聖。翠竹真如體。于苦惱死厄。曾錦紋添花。能爲作依怙。山色春猶香。畢竟如何。世界無心塵不染。山河不盡意無巧。(乃擲下拂子雲)。且低聲上堂雲。一花開五家宗要。一葉綴九室訣機。朝朝暮暮只斯是。何用瓊林覓玉枝。畢竟如何。(良久雲)。虛谷傳聲妙應手。塵塵刹刹達磨宗。(又雲)。關。
上堂雲。一機織作錦衣裳。是可太平君子床。只許寶山堆這裏。細把玉針貞上方。畢竟如何(良久雲)。須知佛國叁千界。只在吾皇一化中。
上堂雲。一片間田地荒草。曾不鋤誰把金鋤犁。方彰玉手段。無鼻之針穴細。無頭之線芒長。所以道。古鏡臺前荒草秀。未曾與人天相見。畢竟如何。將劫外之口。正辨那人之心。
上堂雲。時節因緣佛性義。共移靈桌渡頭舟。玉麟帶月離雲漢。金鳳銜花下彩樓。若能如是通自己心。又合萬象體。所以洞山大師道。盡底來徹底恁麼見。畢竟如何。內既不可得。外又不思議。還會麼。(挂拂子于禅床角雲)。是什麼上堂雲。靈鹫山頭無師句。少室峰下不傳妙。直下道得。堪報不報之恩。畢竟作麼生。高天日上煙猶冷。匝地月輝雨正晴。還會麼。(良久雲)。梅花依舊綻紅墀。
上堂雲。帝力山嶽重。君恩雨露深。丹霄步轉。清曉風迥。野菊銜金。山泉漱玉。正與麼時作麼生。是一念萬年。一氣契同。萬象生成。畢竟無位真人。在什麼處。(舉拂子雲)。夜深水冷魚不餐。滿船虛載月明浮。
上堂雲。倚天長劍。明珠在掌。太虛有月。老兔含霜。大海無風。華鯨吐浪。有時萬年。松下擊金鍾。有時叁昧門下握玉印。畢竟作麼生。委悉去。(良久雲)。觀彼久遠猶如今日。
上堂雲。田地穩密言行玄妙。至這裏知。音路斷而無伴。獨行還發一步。作水牯牛。此眼可將來。若不將來。有什麼活處。諸人是活是死。言語道斷非去來今(拈拄杖雲)。天臺榔栗黑粼皴。
上堂雲。舉。仰山問沩山。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山雲。大好燈籠。仰雲。莫便是也無。山雲。適來道什麼。仰雲。大好燈籠。山雲。果然不會。師雲。無明暗室勿人近。暮日江山相映紅。處處煙塵收不得。早來晚去失真風。諸人畢竟如何。委悉去。(一喝雲)。南山向海聳。北嶽接雲高。參。
上堂舉。僧問曹山。如何是布袋家風。山雲。奇哉此老笑滿腮。僧雲。有何忌諱。山雲。朝入僧堂暮歸方丈。師雲。雲形水意擁通身。德用不孤道正親。年少風流猶一段。花棚鋪錦蝶飛頻。且道。布袋即今在什麼處。曹山老子見之有分。山僧又如何。(以手指而前雲)。看看百草頭上閑。和尚爲露柱燈籠。說法參。
上堂舉。古德雲。道也須臾不可離。可離非道莫尋思。師雲。且道。如何是道心田法。地有靈苗。不動金鋤。耕步休何事長松修竹下風師雨客逐春秋諸禅德畢竟如何。覓即知君不可見。且道。如何即是。(舉拂子雲)。即此用離此用乎。參。
上堂舉。僧問曹山。如何是真實人體。山雲。你是虛頭人體。僧雲。家業解什麼活計。山雲。無是非交結之憶。僧禮拜。山雲。若真實如是。今日也不妨。師雲。淨妙妙時解活計。露堂堂處有家風。須知脫體卓然道。廓落圓通是個宗。諸禅德心迹俱泯。體上無瘡。真實人體也。若不與麼只是虛頭漢參。
上堂舉。僧問曹山。如何是四棱蹈地處。山雲。入摩诃叁摩地異性湛然。僧雲。還存分別智麼否。山雲。是是。僧禮拜。山雲。鳳穴雛皆好。龍門客又新。師雲。如何是四棱蹈地。入叁摩存分別智。若是有事而不通。知未知伊彼元氣。諸兄弟畢竟作麼生。照東方萬八千土。天上人間金色尊參。
上堂舉。僧問曹山。如何是純無學處。山雲。雲吐波中月。天橫雨外山。僧雲。恁麼去時如何。山雲。意氣天然別。神筆畫不成。僧禮拜。山雲。他不受人禮道聾。師雲。到純無學處。語路若何生。意氣天然別。神筆畫不成。諸人者且道。如何是純無學處。(良久雲)。槐夏日長麥秋風參。
上堂舉。曹山因慧霞參。問如何是佛袈裟。山雲。汝披得始得。霞雲。學人披得時如何。山雲。非公境界。霞雲。還和尚境界也無。山雲。老僧又不得披得。霞雲。與麼則無方便乎。山雲。從無相田披得始得。霞雲。從無相田披得時如何。山雲。生下還有一句子。霞擬進語。山乃打。霞禮拜退山後。令侍者喚慧霞。霞乃來。山畫米字與之。霞受之捧雲。大好大好。無相福田衣。山雲。如是如是。師雲。一粒曾生無相田。異苗繁茂試機先。莊嚴劫佛借他力。雙樹蔭涼本自然。諸大德是個曹山。老子米袈裟後。曹山慧霞大師。已得披得。即今這裏誰爲我得披。(便舉拂子雲)。這個又佛袈裟。那個是米袈裟。人人正命食。佛佛正傳授。衲僧披得底衆類活眼睛。畢竟非米袈裟乎參。
天童山如淨禅師續語錄(終)
觀音導利興聖寶林寺入宋傳法沙門道元記師初自芙蓉山。到明州雪窦山鑒禅師處。鑒問雲。什麼處來。師雲。芙蓉來。鑒雲。來事爲什麼事。師雲。吾聞和尚。有一夜叁千裏語。是也無。鑒雲是。師雲。如何是世尊有密語。鑒乃打。師雲。如何是迦葉不覆藏。鑒又打。師擬分疏。鑒又打。師于此大悟。燒香禮拜。鑒雲。燒香事如何。師雲。賜師叁頓。而遍體汗流。鑒乃休。師雲。咄咄咄咄。乃出去。自此相侍一十五年。有時鑒授于師洞上玄奧雲。汝善保護。師受之。密好山居。不望出世。後從皇帝受诏。二度辭之。至第叁度。乃住持天童山景德禅寺。問答提唱無有怖畏。再興陽廣山頭宗風。法嗣出世者六人。即六處盛化。承天孤蟾如瑩。瑞岩無外義遠。華嚴田翁頃公。自庵師楷。嶽林癡翁師瑩。及日本吾。而六個也皆受師印記出世。今日本仁治二年歲。次辛醜二月中旬。瑞岩遠公遙送此錄付吾。頂戴奉獻五體投地。重集所記得問答機緣。書其末以酬法乳之恩者也。
師因請益。次承天瑩公致問雲。佛是幻化身。祖是老比丘。和尚還免得乎。師乃打。瑩禮拜。師雲。正是幻化底者。
師因普請。次瑞岩遠公致問。雲如何是無盡藏。師雲。當途者升清霄。失路者下水底。遠雲。出頭人又作麼生。師雲。非你境界。遠雲。學人如何得會。師良久。遠雲。非和尚境界。師雲。如是如是。遠禮拜。
師因華嚴頃公致問雲。如何是洞門宗風。師雲。須彌立太虛。日月輔而轉。頃雲。一般兩般乎。師雲。群峰漸倚他。白雲正改變。頃乃禮拜。師雲。金鳳宿龍巢。宸苔豈車碾。
師因自庵楷公致問雲。世尊雲。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處。意旨如何。師雲。老僧若答汝喪兒孫。楷雲。幸有回互底時節。師雲。如何是學人分上事。楷乃禮拜。師雲。是回互不回互乎。楷雲。不見道和之。以禮不禮親切。師雲。如是如是。
師因嶽林瑩公致問雲。新豐雪曲如何得和。師雲。無孔笛撞著版上。莫道更無音響曲。瑩雲。是什麼曲調。師雲。一任他雪曲。始得瑩禮拜。
師因入室。次予致問雲。青天無片雲時如何。師雲。猶是半提。予雲。全提時節作麼生。師雲。青天功盡後。一步更一步。予雲。秋疏山瘦月落潭空。師雲。尚帶凝然。予禮拜。師雲。且去也。
師因歲旦上堂。予致問雲。如何是心中寶珠。師雲。汝心外有何嫌底。予乃禮拜。師雲。瞻之仰之。予收坐具而立。師雲。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予乃歸衆。
師因入堂。懲衲子坐睡雲。夫參禅者身心脫落只管打睡作麼。予聞此語豁然大悟。徑上方丈燒香禮拜。師雲。禮拜事作麼生予雲。身心脫落來。師雲。身心脫落脫落身心。予雲。這個是暫時伎倆。和尚莫亂印。師雲。我不亂印你。予雲。如何是不亂印底事。師雲。脫落脫落。予乃休。
師因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雲。古德問答來。多僧擬議。師雲。問什麼。僧雲。西來意。師乃打。僧于此大悟。
師因示雲。老僧見今時師僧。皆是無鼻孔。而誇名誇利。未曾休歇。勸諸兄弟。一一如如而一一玄玄。若不如是。悉不免生死之緣。且道。作麼生。離卻生死底一句子。良久雲。一鑒透骨人人意。叁世難谙個個真。
師諱如淨。明州葦江人也。俗姓俞氏。子也振法柄于太白峰麓。顯密語于流水香。白鹭立雪明月庭。青山直聳蘆花外。于是曹洞宗要。再紹大陽本宗。青鹞飛九天。老鶴棲梧桐。時人皆推望玄風。依之問答提唱。興一代宗風。受芙蓉曩祖衲法衣。而秘在屋裏。收真歇老子竹杖子。而靠卻室中。其余家訓訣。無一不領略。見此集者一見證無數勝果焉。
時日本仁治辛醜之春。
書道場釋宅觀音導利興聖寶林寺。
天童如淨禅師續語錄跋(終)
天童淨和尚。門風高古。當世無雙。超凡越聖。十方坐斷。或時孤峰頂上白浪滔天。或時幹戈叢裏神通遊戲。宜哉永平高祖。入宋之日。僧覺琎者語曰。人天導師一代宗匠者。長翁淨公其人也。元朝以來所編之僧史。載其法嗣不詳。而今此續錄。無外義遠和尚所編。永平高祖作跋。其所記之略傳。宛如雨中見杲日也。五百年之後。此錄行于世。高祖之所謂留在人天光照夜者也。然誰是知貴知價人乎哉。咦。
正德乙未歲仲春谷旦。
洛北鷹峰寶樹林下心聞 (海音)焚香九拜撰
《030 天童山景德寺如淨禅師續語錄(宋 義遠 編)》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