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業力與願力
《地藏經》說:什麼人才能進入地獄呢?一是惡業的牽引,二是願力的發揮。同樣的,人怎樣才能升到人間天上呢?也是一由善業的牽引,二由願力的加持。人,流轉在五趣六道,甚至進入到聖賢的果位,都是靠業力和願力的作用。
業力,有時候由不得你自己作主,各種往昔的因緣牽扯,在很自然的生活中,造下許多的善業與惡業。例如,惡業方面,身業有殺、盜、淫邪;口業有妄語、惡口、兩舌、绮語;意業有貪嗔、愚癡、邪見等。
你造了惡業,應有的惡報,不要說你的親人救不了你,甚至佛菩薩也幫不了忙。同樣的,你造了善業,不需要另外大力的幫助,你自己必然會享受善緣善果。
如果說不幸造了惡業,補救的方法:
第一是消業。正如衣服上的塵埃、身體上的垢穢,你可以用清潔劑、肥皂來消除;造了惡業,也要懂得忏悔,才能消除惡障。
第二是願力。願做好事,願存好心,願說好話;不但只有願力,而且付諸實踐,自然有願必成。
人間的幸與不幸,都是在于吾人的業力與願力。(選自星雲大師《迷悟之間·人生加油站》)
42.神佛之間
神與佛是有分別的,不可以混爲一談。
神,不一定有曆史可以考據。在神權時代,人對宇宙自然現象所不了解的,都可以把它加以神化。例如,天有天神、地有地神、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樹木花草、石頭磚塊,都各有神明。甚至大自然的雷電風雨,都有雷神、風神、電神、雨神。可以說,大自然無一沒有神在。
及至人類文明的發展,從蠻荒的神權到中古的君權時代,又添加了許多英雄人物,像王爺、將軍、城隍、土地、媽祖、關公、嶽飛等武神;以及孔孟、孔明等文神。
所謂神,若非武功蓋世,令人懷念,即是有功于社會大衆者,如月下老人就是今日的媒婆,瘟神就是今日的衛生部部長;此外,城隍是縣長,土地是裏長,文昌帝君是教育部部長,哪吒太子是警察局局長。
神明的産生,是因爲人不了解大自然,或者有求于政府官員而不可得者,便求之于神明,這是思念中的神明。
神,有拿武器,有穿衣服,有長胡須,有用葷腥;幾乎是人格化了。
假如你能懂得“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則你用佛眼來看世界,那就是佛的世界;你用佛耳來聽聲音,那就是佛耳的世界;你所說的話都是佛的語言,那就是佛的語言世界;你身體力行都是佛的慈悲智慧,則你當下就是佛了。
神與佛是不同的,因爲佛是我們自己,神就是別人了。(同上)
43.從過去到未來
“過去”可以衍生成“現在”;“現在”又將發展成“未來”;“未來”又會接上“過去”,于是就形成了所謂的“叁世”輪回。
《叁世因果經》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其實過去的也未嘗過去,它影響到我們的現在;現在的時光雖不停留,它卻領導著我們走向未來;未來還有未來,生生世世就這麼輪轉不休。其實,叁世在我的當下,在我的一心,吾人要好好的把我過去、現在、未來,使它善行循環,淨念相繼,才有圓滿的人生。(同上)
44.換一個跑道
在宗教裏,從事傳教的跑道,從事養老育幼慈善的跑道,從事智慧型的教育文化的跑道,不管換哪一種跑道都好。只是,如果一再地換跑道,對個人難免會有一些損傷。例如,浪費了時間、失去了先機,一切都必須從頭做起。(同上)
45.人生的黃金歲月
有的人,童年是黃金歲月,父母慈愛,天倫之樂,要風有風,要雨有雨,要吃要玩,都能如願,這就是兒童的黃金歲月。
及至成長,青春年華,談情說愛,讀唱自由,向東向西,興之所至,這就是青年的黃金歲月。
到了壯年,擁有理想,也有事業的基礎,隨興所至,稱心如意,這就是中壯年的黃金歲月。
慢慢的,年老力衰,退休以後,含饴弄孫,莳花植草,悠遊于林泉之下,頤養天年,這就是老年的黃金歲月。
但是,世間中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哪能一生都在過黃金歲月?有的人童年失去父母的慈愛,甚至受種種虐待,衣食艱難,終日在痛苦中掙紮,哪有什麼黃金歲月?
及至長大成人,失業失戀,無人依靠,無人了解,更是感到世途坎坷,哪裏還會想到什麼黃金歲月?
到了壯年,家累責任,妻子兒女,柴米油鹽,生活重擔,求名無名,求財無財,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度日如年,哪有什麼黃金歲月?
等到老年,牙齒動搖,視野茫茫,走路維艱,老病纏身,才真正感受到苦空無常,只是又能向誰去訴說、怨歎呢?哪裏還有什麼黃金歲月呢?
什麼是人生的黃金歲月?只要自己活的心安理得,時時活在正念之中,時時擁有宇宙的懷抱,發心濟人利世;只要自己人格升華,道德圓滿,縱使無名無財,無權無位,那也是自己人生的黃金歲月喔!(同上)
46.人要活多少歲
壽命不只是以時間來計算的,真正壽命的價值,是以對人間的貢獻而來計算的。曆史上的人物,鄭成功活了叁十八歲,嶽飛活了叁十九歲,秦始皇活了四十九歲,唐太宗和諸葛亮也都活了五十叁歲,孫中山活了六十歲,阿難尊者、趙州禅師、虛雲和尚都活了一百二十歲。
從這些曆史上的人物來看,人生活多少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肉體之外,你的慈悲、功德,你的語言、事業,你有多少價值上的壽命,那是非常重要的。(同上)
47.休息的意義
阿那律尊者,爲了一次在聽佛陀說法的時候打瞌睡,佛陀教訓她:“咄咄汝好睡,螺蛳蚌殼內;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阿那律慚愧,從此精進,不再休息,導致眼睛失明。佛陀告訴他,適當的休息,也是精進!(同上)
48.求簽與法語
人到了迷惘的時候,就會想到算命蔔卦,求神問行藏。神明有否管人間的窮通得失?算命蔔卦真能蔔出吉凶禍福嗎?甚至神廟裏的求簽,有所謂的上上簽與下下簽;神簽真的能爲迷惘的人提供出路嗎?
明朝憨山德清禅師說:“抛卻身心見法王,前程不必問行藏;若能識得娘生面,草木叢林盡放光。“人生,要交代給因果,交代給自己;不要交給神明,不要讓神明來定自己的吉凶,不要請神明來做自家的顧問。
然而,人就是愚癡,自己對某些事情不能了知的時候,便想要請神明幫忙,神權因此就控製了人生。一個人的吉凶禍福,都有一定的因緣果報之關系,爲什麼我們不能自我了知,而要求助于神明呢?
求神蔔卦、算命求簽;簽條最大的缺點就是爲人定吉凶,也不考慮好事有好事的因果,壞事有壞事的因果。
正信的佛教認爲,世間諸事,都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好有好的原因,壞有壞的原因;好的因必能有好的果,壞的因也必有不好的結果,此理不問自明。
其實,人生不是上上簽,就是下下簽。上上簽的人,升官發財,榮華富貴;下下簽的人,橫逆挫折,一生困頓。上上簽或下下簽,都不是神明所能左右決定,都是自己的行爲造作而來。(同上)
49.睡經
在佛教裏告訴我們,睡眠可以盥洗,至少要洗腳泡足,促進血液的循環,就能容易入眠。或者觀想光明、默念佛號,不要讓憂煩的事情入心,便容易入睡。在床上靜坐五分鍾至十分鍾,看到心情平靜以後,再躺臥而睡,這也容易入眠。(同上)
50.人生加油站
木材裏有火,你不鑽木也不能取火;你自心裏的能源,如果沒有佛祖爲你點亮心燈,所謂“千裏暗室,何以複明?”
人生不能少了加油站,就如人生不能少了善知識;人生不能少了圖書館、藏經樓,就如人生不能少了加油站!
呂蒙正、蘇東坡、謝靈運、王維、王守仁等,如果沒有信仰上的加油,如果沒有寺院的加油站,他們何能成爲一代大儒?現代的馬一浮、豐子恺、夏丐尊、梁漱溟等,不就因爲寺院容他們住了叁年、五年,做長期的加油,而能成功地成爲一代學人嗎?(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