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邪正不可得而前。透到佛祖著眼不及處。使學者心死意消。便能勃然而興。凜然而變。方可稱此題目。才有毫末許。與人領覽。則爲佛法罪人矣。豈況隈隈毸毸。半死半活。被二十四氣輥得。七顛八倒。做主不成。似者般底。欲使叢林茂盛。標准後學。得非難乎。古德道。達磨大師。空手來空手去。已是揚塵簸土。曲爲今時。黃梅七百高僧。個個希求佛法。惟盧行者一人。眼不識字。專事供舂。所以西土衣盂。密而授之。蓋此門不易湊泊。若夙有靈骨。不待揚眉瞬目。曲巧方便。直下蹈翻從上老凍膿窠窟。全身擔荷空手來空手去底一著子。豈不快哉。何患名實行解。不昭著于時也。
, ,
示梓文禅人
古之英特遠行千裏。不求珍寶。而乞一言。師家既把不定。未免直述其入道要徑。傥皮下有血。言外知歸。亦不忝矣。近年此風頗盛。才入衆。先以牛腰之軸。求法語。爲參學門庭之設。其緊切處。飏在無事甲裏。而大方老禿兵。又縱其波辯。雕割文彩。從而絡之。使新學比丘飲此狐涎。終身難脫。良可悲也。魯祖逢僧。面壁而坐。麻谷見僧。便閉卻門。電光石火。領與不領。俱落第二。豈肯類我類我。墮在語言。所以高山流水。只貴知音。鄭衛之門。速須掩耳。
示無波李新恩
達磨祖師。自西天曆十萬裏水雲。而至此土。首對梁主。奏以黃鍾大呂之聲。雖天聽無私。而音節失旨。遂絕江航葦。面壁少林。直下坐斷。壁立萬仞。歲月既邁。香風四馳。有囿名相而善求其然者。向壁立萬仞處。領得意旨。禮叁拜。依位而立。則曰。汝得吾髓。降此已往。宗分派列。傳持壁立萬仞底一著子。棋布天下。皎若日星。此非大力量大根器大因緣。卒難湊泊。去歲秋暑如焚。合下遠披孤頂。直造茅廬獲揖風標。出語間。已知爲佛法中人。今之士大夫。尊爵崇祿。汲汲然何暇。分陰及此。自非靈山親承記莂根于性者。疇克爾耶。茲又沐藻翰。披露衷曲。自愧自悔。于道切切。誠可知矣。蒙喻夙業深重。身墮塵勞。若向一念未興已前。照破輪回生死。不落聖凡情量。便是出塵。羅漢有何戶牖可以窺測。有何文理可以揣量。有何生死可以怖畏。有何佛道可以咨參。鐵團栾是個清淨慈門。更無毫發許。欠少。所以古德垂一言半句。爲世良藥。欲治衆生日用紛飛。著有著空之病。殊不知。返以執病爲藥。良可悲也。如所教。所思所爲。如有兩人。此皆浮塵。系念所起。若能推窮所思。則便有叁人。叁人則一人。一人則叁人。乃至百千萬億人。即是一人。一人即是百千萬億人。和者一人。掃向新羅檀特國裏。卻款款地。歸來道。[囗@力]。爾。是阿誰。到者裏。便如善財入彌勒樓閣。勝妙境界。悉在目前。惟恐深信不及。轉增迷悶。但向無下手處承當。無所得處受用。便是第一等。直截簡徑法門。門下雖知其病。而不能去其病者。乃自作障礙也。請向壁立萬仞處。看自然無思不服。
示日本國心禅人
佛法至要。初無殊方異域之間。只要。當人負不群氣概。猛著精彩。直下坐斷一切得失是非。信得及把得定。孤巍峭峙不立生涯。靜照無私靈然自得。切不得向無明窠子裏。妄行蔔度。才存聖量。關感不通。更須轉向那邊。如青天怒雷飄風灑雪。自然頭頭出礙。方與至要之妙。冥相吻合。不患行腳大事不辦。不愁生死漏念不脫。逗到無依無欲之地。理事混融。功勳絕待。方可運出自己家珍。赈濟孤陋不孤。遠泛鯨波。參尋知識。今則欲還故都。月朗風高。指日可到。卻將從上所得。啓迪大根。使日本國內悉皆成佛無余。誠不忝也。苟或尚存知見。墮在區宇。更須再過海來。老拳終不妄發。
示行者智潮
優婆塞者。吾佛會中四衆之一數也。精持苦行。承事佛僧。先道業而後得度。世尊入滅。道法遐被五天竺國。佛舍僧廬。莫不有之。逮教入中國。譯梵語而正唐言。名之曰行者。蓋有德有行之所稱也。其數既廣。漢唐以來。設官置局。試經得度。至于海內奇髦俊彥。[曰/月]曆寒暑窮經討論。以試所業。其間獲中僧科者。官給黃牒。剃度爲僧。然後肩雲頂絲。履艱涉險。不憚數千裏之遙。尋師訪道。究明人天性命之學。醞釀既久。文彩發露。王臣尊禮。爲人天師。一言一句。光明殊勝。爲後世法。此古今通論。出家兒之大體也。南渡之後。爲見吾教日興。出绫紙易楮幣。庶欲得者寡而入者稀。殊不知。物隨事變。一墮利域。百計紛拏。以謀進納之計。得之者形服雖殊。升沈事海。失之者窮困相煎。老斃山澤。要如前人優遊教海。披尋文義。試所得而披法服者。無複得也。智潮近事且久。凡見衲子往來或勘辨引驗。或怒罵呵咄。隱幾壁聽。激起善本。捧紙下拜。願求法藥。老僧不覺大笑。雖然無佛。也解放光。信筆姑述梗概萬一。以酬勤勞。要且。無一點佛法道理。汙汝耳根。思之。
序跋
金剛經序
入城持缽。洗足宴趺。幸自可憐生。無端被善現出來道個希有。伎倆消盡。直饒分分字字。說盡葛藤。終是注解不出。子休禅人。知其敗阙處。率叁十二人。力與之雪恥。傥于毫端未舉已前。救得黃面老子。可不偉哉。其如引紙行墨。劍去久矣。
跋梵書心經
橫鈎叁點似月如星。老胡用盡機關。一生拈弄不出。若更加其錄錄曲曲。自謂海外得來。何異楚人以雞爲鳳。要得恁麼。直須盡大地。明眼譯師。無啓口處方合斯旨。
跋應庵和尚書
圓悟道。蕲州子得則得。腦後少一錐。逮見虎丘牛過窗棂。穎然頓脫。起東山正續之統。如杲日麗天衆星掩耀。凡片言只字落江湖。得之者如獲夜光。道之感人如此。嘗與蓮華峰諸衲往來。觀其書飾。筆力清勁。風度翔舞。使人畏之。
真贊
自贊
不開罵人口。難以見其慈。不征衲子病。難以表其師。似之則殃門添禍。否之則鳳林吒之。畫工筆熟不識伊。白發[毯-炎+參][毯-炎+參]個是誰。咄。
蓬萊宣長老請
啐啄之機。臨崖一拶。虎嘯龍吟。二九十八。宣禅自是惡冤家。學伊豈止頂門瞎。
妙源首座請
道不可傳。貌不可繪。冷坐深雲。虎視百怪。源遠流長滅正宗。不比瞎驢趁大隊。
無隱侍者請
鬥鬥[口+後][口+後]。雷驅電馳。垂手未遊象外。虛空突出毫厘。目前難遏密。冷落有誰知。父攘羊子證之。從教萬古黑風吹。
本立藏主請
春山萬疊秋水一痕。凜然風彩何處求真。大方出沒兮全生全殺。叢林悱悱兮。獨角一麟。
無補侍者請
計較拙于鸠。軒昂老而虎聞。必意消。見者難睹。到頭不識賓中主。黑漆竹篦劈面揮。師資誰謂無裨補。
法雲首座請
咿嗚咿。那得知。寒酸看不上眼。手面移東換西。拱良工手破衲僧疑。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雙林夏前告香普說
侍者 法雲 編
古之宗師。爲人直截。凡有所問。只就問處。與之破執。初無實義。後來垛生招箭。形于語言乃有普說。普說首出于真淨和尚。叁佛以來皆有普說。無非怒罵呵咄鞭策誨勵。使其大心衲子。勇于進工。近世宗師間有普說。尚多文體。不見古人直截爲人處。大似場屋中論策一般。及攻其所從。乃藥貼上語。不能療人之病。徒使其末流紛紛傳集秘蓄。以當本參。殊不知。我王庫內。無如是刀。德山道。亦無佛亦無祖。達磨元是老臊胡。釋迦老子幹屎橛。十二分教是神鬼簿。四果叁賢是守古冢。鬼盡皆自救不了。是則一期方便。早是畫蛇添足。臨際道山。僧往日。曾向毗尼中。留心數十年之間。披尋經論。後來方知是濟世表顯。遂乃一時抛卻。發意參禅。遇善知識。方得道眼明白。辨得邪正。不是娘生下便會。此亦古人不欺之語。今之學者不得其妙。病在自信不及處。病在得失是非處。病在我見偏執處。病在限量窠臼處。病在機境不脫處。病在得少爲足處。病在一師一友處。病在旁宗別派處。病在位貌拘束處。病在自大了一生小不得處。此幾種病。障道之媒。人皆有之。要在當人退步揩磨淨盡。使其入作無門。向一條古路上。蕩蕩地無拘無檢無障無礙。拈來便用擦。著便殺。臨機縱奪。無秋毫許凝滯。如轉圓石于千仞之上。他日祥光發現。垂範後昆。誠不爲忝。苟有一念希求佛法。卻被佛法二字籠罩。如油入面。求脫不得。山僧自少有意參學。坐一二年。略無所入。但覺心眼俱清。後來江湖間。雖親近人。他見爾不是個中。蟲豸。誰肯淘汰爾。但臨風吊影。任之去留。後在金山。邂逅運庵先師招過霅上。得與入室。只是不得下語。才開口便道。爾且款款地。不要茅廣。室中常示古帆未挂因緣。才開口便罵。一日在侍者寮。思之。古帆未挂。有甚難會。其實只是一漚未發已前事。一念未興已前事。者僧也是個乖底。卻教宗師倒來入他窠子。岩頭見他來處分曉。便與他闌口一築。謂之得人一牛還人一馬。何得不教人下語。遂擔者一擔見解。去方丈呈問。聲未絕。先師道。爾何不合取狗口。靜地裏密密體取去。每日只管來者裏。論量古人是非。有甚了期。及歸到寮中。不覺躁悶。忽然會得古帆未挂話。清淨行者不入涅槃話。其他近淺話頭。漸覺通曉。來日聞打鼓入室。先師見我氣貌稍自不同。卻抛下古帆未挂話。問我南泉斬卻貓兒。山僧便下一轉語道。大地載不起。先師低頭微笑。雖然如是。過得半年。心頭依舊鬧。被人拶著。依然去不得。後來看疏山壽塔話。叁四年間。一日無心中。忽會得大嶺古佛放光底時節。方得自在。不被人謾卻。將從前所看了底話頭。再把來。打一看。大與日前所見不同。信知。此事斷斷不在言語上。及遊山到漢上。夏在荊門玉泉。因閱覺範僧寶傳。見舉上座訪琅玡因緣。琅玡問。近離甚處。舉雲。浙江。玡雲。舡來陸來。舉雲。舡來。玡雲舡在甚處。舉雲。步下。玡雲。不涉程途。一句作麼生。舉以坐具一摵雲。杜撰長老如麻似粟。便走將出去。琅玡親到旦過問。莫是舉上座麼。適來不合相觸忤。舉便喝雲。長老何年到汾陽。我在浙江。早聞爾名。見解止如此。何得名播宇宙。琅玡雲。某甲罪過。便禮…
《027 虛堂和尚語錄(元 妙源 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