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請跋每月念佛圖
每月念佛之圖。戒禅師所編。自初一定光佛爲首。叁十日。至釋迦世尊。終而複始。猶若貫花。新新不住。念念不停。口誦心思。光明發現。爲人天福。此念佛精誠之感驗也。然而當月小之日。黃面老子無所念處。若趱在初一日。則定光佛。又無念處。以此究竟得去。無上法王。于當念中。巍然不動。現瑞呈祥。使定光不前。釋迦不後。二六時中。抛叁作兩。喚去呼來。普應大千。統攝法界。了無妨礙。一任流通。真所謂功成行滿者哉。
都省董節使起棺
凜凜聲華出禁闱。行藏多是合天機。圓明定力人皆有。妙得心傳世所稀。都省節使太尉董公。氣吞佛祖。眼蓋乾坤。赤心奉上。則氣烈嚴霜。綱紀禁庭。則風行草偃。隨珠絕類。趙璧無瑕。人間萬事只如許。大笑一聲。天地空今也溪山雲塢。處處逢迎。水鳥樹林。互相顯發。只如轉位就功。出門一句作麼生。拊棺雲。高空有月千門照。大道無人獨自行。
湯正言請爲前雙林雲峰德和尚入塔
劫火曾烹鐵面皮。從來不放價頭低。有時雲外露消息。巇險門風到者迷。某人一生擔板。咬姜呷醋。佛眼難窺。兩處住山。時止時行。聖凡莫辯。靖退全收晚節。信緣來應古搗。拍板未拈。大星先殒。今則舍利流溢。剖玉斯函。雖然未睹音容。爭奈面目猶在。還見麼提起骨雲。窣堵波中收不得。無陰陽地起雲雷。
徑山荊叟入淨慈祖堂
餓狗纖遞古調新。年來奏入胡笳曲。韻出淩霄最上層。聽者和者俱不足。天風吹散落西湖。南宕茭蘆春水綠。夜深相對共誰語。無位次中陪列祖。
秉炬
師觐書記
閩山青浙水碧。去住悠悠忘影迹。急從秋觐整禅衣。不知天地誰相識。有相識無准的。南山爐[革+(備-人)]正炎。爾看是甚火色。
可拱藏主
進而趨。拱而立。五千余卷。诠注不及。沐浴更衣。信意行。道人潇灑無包笠。火不燥水不濕。鐵壁銀山從者裹入。
東山秀老請爲小師一侍者
一呼便領。終不孤他國師。再喚不回。秪爲貪程太速。春雲乍斂。宿雨初收。火焰裹轉得身來。缽袋子付囑有在。
本然侍者
清淨本然。臭煙[火+逢][火+孛]。抹過兩重關。放出遼天鹘。然侍者。將謂吾孤負汝。汝元來孤負吾。偷眼涅槃臺上望。果然做得死工夫。
潮州本植禅者
鳄鄉枯瘠人。悟得傳心訣。無根樹子。一植便活。不知寒影落誰邊。但覺腥風起天末。植禅者休甄別。當爐不避熱鐵。
德圓堂主
行不德規不圓。死則活病則痊。寸心多在藥爐邊。誰委悉實難言。無明火裹雪佛祖冤。
居靜副寺
以靜照心。日中逃影。以空觀妙。大夢方省。萬裏岷峨飛片雲。可如月到千峰頂。靜副寺孤迥迥。火後莖茆。點著便領。
至義禅者
背法堂著草鞋去。衲僧義斷情忘。觀方知彼去。去彼不至方。轉入南山爐[革+(備-人)]。不守自己靈光。數莖枯骨撐天地。一葉扁舟載大唐。
惟一知客
惟此一事實。余二即非真。洞然明白。猶落法塵。自己禅只參半夏。行腳眼帶來幾春。且向寒爐敲石火。不須茗碗驗來賓。
暫到如是禅者
背得四大部經。到頭不識如是。虛已扣南屏。跨門先領旨。火聚刀山當等閑。去來不在秋風裏。
淩霄峰念庵主
正念現前。七顛八倒。豎起拳頭賓主分。驗人眼活如鷹鹞。鬧時禅淨非照。淩霄峰頂看雲人。天寒不入者爐寵。
祖秀老宿
得之豈在衣盂。賽過南能北秀。胸襟空洞無物。導人如出諸已。正如邪活如死。一個無羁磊苴翁。莫教觸著無明起。
如松禅者
夜來好風。吹折門前一枝松。自南自北自西自東。破頭山下不雷同。枝枯葉隕臘盡歲窮。磨洗雪霜禁得冷。者回方覺暖烘烘。
惟曉直歲
戴星耕耨。何如叉手插鍬。破曉燒畬勝似栽田博飯。近製急抽單子。可是本色道流。更若喚不回頭。火焰爲汝說法。
妙蓮上坐
出水未出水。衲僧未舉先知。有子必有房。動著礙人牙齒。休論半池霜倒。且看綠影浮波。如今移向火中栽。劫外香風來未已。來未已擲下火把雲。休要葛藤。
樹頭祖用
黃梅不墜腰間石。鄮嶺惟栽帶雨松。四十余年今有驗。長長短短用無窮。祖衣未得入手。萬緣先以頓空。無柄钁頭何處著。一時分付丙丁童。
法語。
高麗國淑法師印藏經
如石含玉。非精鑒焉能識其真。道在已躬。苟外求難以適其妙。鑒之弗精則隱微。求之不敏則溟涬。要明體道之源。非朝夕而可求之者也。故我竺土老師。守志不堅。棄萬乘尊榮受六年饑凍。于臘月八夜。忽睹明星。不離草座。入不思議之境。說一大藏葛藤。籠絡天地日月。包括陰陽造化。致于有情無情。總出他影子不得。叁賢十聖無不傾心。外道天魔悉皆拱手。可以報君親。厚風俗。鎮浮去僞。潛利陰益者多矣。末後卻道。始從鹿野苑。終至跋提河。于是二中間。未嘗譚一字。可殺漏逗。從玆關錀不嚴。便見殊方異域。赤縣神州。海藏金文。無處不有。豈止乎破一微塵。而出此經卷而已哉。高麗淑法師者。竺土老師之眷屬也。宿熏既深。航海而來。遠致一身。願滿十藏。綿曆風霜。其志愈笃。遍尋知識。求所未聞。傥能未展經條。入此阿字法門。則五千余卷。總是切腳。且道。切個什麼字。[囗@力]蓦然眼皮綻。不得忘卻老僧。宋景定癸亥。秋八月。虛堂叟書于四明雪窦西庵。
雪蓬明長老。赴禾興光孝
雪蓬明老。相從有日。自育王過東山。客欄之下。溫然如春。此老之力也。在南屏居第一座。忽澱湖有公選之寵。二年複勝集于雙徑。仍歸第一座群心歡如。今領朝命。遐赴禾興光孝。臨岐聊摅數語。以當祖行。卓錐無地。空余雙眼。蓋乾坤鐵笛橫吹。有氣不吞雲夢澤。煙波渺渺。蘭桌依依。雪蘆霜葦冷相宜。幾度揭開閑對月。鴛湖深處。不必垂絲。長水江頭。錦鱗自得。臨岐句子如何分付。風飄飄兮吹衣。水冷冷兮聲詩。鹹淳戊辰秋九月。虛堂老僧書于不動軒。是年八十四。
日本建長寺隆禅師語錄跋
宋有名衲。自號蘭溪。一筇高出于岷峨。萬裏南詢于吳越。陽山領旨。到頭不識無明。擡腳千鈞。肯踐松源家法。乘桴于海大。行日本國中。淵默雷聲。叁董半千雄席。積之歲月。遂成簡編。忍禅久侍雪庭。遠訪四明。锓梓言不及處。務要正脈流通。用無盡時。切忌。望林止渴。
雪峰霜林果禅師語錄跋
大慧下尊宿。尚多足陌。虎丘下子孫。尚多省數。足陌使之有限。省數用之無窮。罵天翁叁傳而之霜林。萬木正當凋落。郁然興起。此蓋擅省數而得之。善觀是錄者。可以升其堂。而未可入其室。
真贊。
慶遠俊長老請
老不死心未灰。觸著惡發。青天怒雷。引得虎頭燕颔。競起叢林禍胎。點著便領。何其俊哉。
淨覃藏主請
容易肯人難與共語。竹篦頭惜之如金。禅床。角委之如土。淨覃知藏善知機。電光影裹分賓主。
以文長老請
天地不仁。出此妖怪有偷營劫寨之機。無喜舍慈悲之戒。正脈將沈。法門凋瘵。如何嗣續松源派。大奸難後越精神。罵人嘴毒如蜂虿。
新建淨慈天錫莊請
不其而會。不約而同。晴光爍爍。和氣融融。際遇兩朝聖主。中興微廟禅叢。良田天賜平如砥。坐對靈苗歲歲豐。
徒弟宗璞建施水庵請
等是垂慈初無門戶。璞玉既分兮可觀。梵儀頓舉兮難睹。淩霄峰頂看雲人。普化堂中第一祖。
日本紹明知客請
紹既明白。語不失宗。手頭簸弄。金圈栗蓬。大唐國裏無人會。又卻乘流過海東。
磻溪禅子請
怒氣噀人。殊不可犯。雖有蓋膽毛。且無驗人眼。是亦劃。非亦劃。咬定牙關。一生擔板。
光禅者請
初而欣。久而厭。明月夜光。多逢按劍。但信得及。自有靈驗。
無則都寺玉幾寫予夢影。自散席後。言音不相接者十二年。今上徑山請贊。筆老墨澀勉而書之
敬而遠。親而疏。明鑒靈腑。善定銷铢。淩霄高而衆峰拱。海峤聳而蟾影孤。子歸就父。吾不識渠。
徑山西寮衆老郎請
霜嚴氣烈。山空月明。涵養有得。劃削不平。拈起則佛祖不識。放下也草木爭榮。捱到淩宵八十四。誰知名重九重城。咄
妙源嘗拜觀師十會語。如南屏雙徑。提唱甚多。惜乎未盡锓梓。曩曾侍師于淩霄。因有此請不允。今叢林衲子鹹欲流傳。謹錄成後集。倘覽者言外知歸。則我師之語何剩焉。鹹淳五年歲在已巳。佛成道日。親差住持福州鼓山嗣法小師。妙源拜書
小師(楚萍清塞)謹抽衣資命工刊行
後錄終
虛堂和尚新添
敕差住持洛陽萬壽法孫比丘宗卓集。
贊禅會圖。
黃檗禮佛。掌宣宗
七赤之軀。額有圓珠。問著便掌。膽大心粗。不是大中天子。幾乎喚馬作驢。大家水底按葫蘆。
趙王訪趙州。州不下禅床。
堅不剛柔不弱。七百甲子老翁。偏要用此一著。列土王來不下床。高風千古爲標格。
肅宗問忠國師十身調禦。
萬乘垂衣立問端。國師答處太瞞顸。誰知十月清霜重。一陣風來一陣寒。
李翺參藥山。
黑豆數無窮。青松蓋不盡。臞然老比丘。即此吾無隱。更提雲水曲周遮。添得傍人眼裏花。
韓愈見大顛。
氈拍板。無孔笛。省要乞一言。虛空轟霹雳。臨機不解轉身。又卻隨他聲色。非聲色。洞庭湖外千峰碧。
莊宗宣興化問答。
君臣慶會豁全機。百億山河盡貢歸。拈起太平無價寶。乾坤何處不光輝。
順宗問鵝湖大義禅師。
當機一句辟天關。海闊山遙豈等閑。堪笑冬瓜長儱侗。翻成瓠子曲彎彎。
文宗問終南山蛤蜊瑞相。
顛不開。撲不破。人言大士應身。我也疑他真個。終南山相應和。喜動龍顔。百僚俱賀。誰知。別有彌天過。
龐居士問馬大師。
藏頭露影問來由。卻把西江盡力酬。回首眼空天地窄。不知身在禦街遊。
丹霞見靈照女。
冤有頭債有主。天然欲訪龐翁。恰好撞著此女。揣盡家私。瓜甜蒂苦。因茲上下不和同。牛奶郎…
《027 虛堂和尚語錄(元 妙源 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