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26 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宋 紹隆 等編)▪P24

  ..續本文上一頁是非境界。也須是罷卻機境不立知見。不作道理。除卻解會。不見有佛祖。然後可以坐斷報化佛頭。天下人羅籠不住。是故玄沙道。沙門眼目。直須把定世界。不漏絲毫。只如把時。諸人向這裏下喝得麼。打一坐具得麼拂袖出去得麼。從東過西從西過東得麼。六六叁十六九九八十一得麼。都盧是自家屋裏事得麼。喚作本分事得麼。指露柱話燈籠得麼。唯心唯性得麼若恁麼。渾是紛紛纭纭俱非正見。若有個正知正見底。便知有本分事。既知有本分事。終不作計校窠窟道理。作麼生道。還委悉麼。振奮吒沙無向背。翻身師子大家看。

  小參。當陽一著千聖莫觑。面門一機作家罔措。恁麼恁麼。不恁麼不恁麼。拈向一邊行棒行喝。擊石火閃電光。放過一著。正當恁麼時。水泄不通。乾坤坐斷。有眼不可見。有耳不可聞。有口不可辨。有心不可思。任是通身是眼。盡乾坤大地草木叢林纖洪長短一一交羅。作無量無邊神通妙用。到這裏不消一劄。且道。具什麼道理。便恁麼奇特。便恁麼直截。能恁麼坐斷。淨裸裸赤灑灑。全身獨露。便擔荷得行透得出。叁世諸佛六代祖師乃至天下老和尚。只得飲氣吞聲目瞪口呿。雖然如是。即今諸人在這裏作個什麼。山僧更據個什麼說話即得。是則是。太殺不近人情。不免放一線道。還委悉麼。四海如今清似鏡。彎虹直氣透青霄。

  山僧二十七年。開個鋪席。與一切人。解黏去縛抽釘拔楔。令一個個無窠臼無計校。不作合頭語。不作相似語。不依倚一物。與他二十八祖馬師百丈黃檗臨濟天下大宗師所爲所行。全體顯露。非止今日。尋常不曾于寶華王座上說世谛語。亦不說禅機。不論生滅。豈可胡說亂說作地獄業。唯只憑此一著真實處。于一切人面前。直截吐露。承當得底真實悟入。得大受用更無凝滯。山僧而今已得退居。不欲更升座小參。此蓋承太夫人使君朝議通判大夫諸官員。晨夕每以此道見照。再叁虔請爲衆小參。隨分應命。然此一事也不難也不易。若道難。永嘉到六祖處。一句下便能承當。初至曹溪。繞禅床叁匝。振錫而立。祖曰。夫沙門者。具叁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何方而來。生大我慢。永嘉雲。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六祖開個方便門便道。何不體取無生。了取無速。諸人且道。無生作麼生體。速又作麼生了。一宿覺當頭便領雲。體即無生。了本無速如水入水水乳相同。箭鋒相柱自然恰好。六祖見他透得過便道。子甚得無生意也。只此一句。也有權也有實。也有照也有用。是他永嘉不向死句下坐殺。也不下合頭語。只徐徐地道。和尚。無生豈有意耶。奇哉奇哉。而今人才見師道子甚得無生意。便謂。和尚肯我印證我。此恩難報。第叁瓣香。不爲別人。只是向語句裏死殺。不達本源。討甚麼碗。及至永嘉告辭。祖雲。返太速乎。雲本自非動。豈有速耶。祖雲。誰知非動。雲仁者自生分別。當時幸有大丈夫意氣。可惜放過。便與掀倒禅床。不爲分外。又卻隨例留一宿。又石頭在六祖會裏作沙彌時。一日問祖雲。和尚遷化後。某甲如何。祖雲。尋思去。及至六祖遷化後。他只一味坐禅。只管尋思個無生底道理。鬼窟裏作活計。其時有同參遂問。爾作什麼。雲和尚教我尋思去。所以坐禅。同參雲。錯了也。有青原師兄名思。指汝去見他。石頭方省。遂往青原。原問。甚處來。雲曹溪來。思拈起拂子問雲。曹溪還有這個麼。而今兄弟被人恁麼問。便下喝下語。野狐精見解。張眉弩眼強作主宰。總沒交涉。石頭便會答道。非但曹溪。西天亦無。思雲。子莫到西天麼。曰若到即有也。不妨綿綿密密地。語不失宗。步步踏著。思雲。未在更道。石頭雲。和尚也須道取一半。莫全靠某甲。思雲。不辭向汝道。恐已後無人承當。一日又問青原。和尚在曹溪時。還識六祖麼。思雲。爾只今還識老僧麼。雲識。又爭能識得。衆角雖多。一麟足矣。自然氣類相同。羽毛相似。如膠如漆。而今人一句東一句西。有時說心說性。求人印證。有什麼交涉。又藥山在石頭會下坐。次石頭來見便問。汝在此作什麼。雲一物不爲頭雲。恁麼則閑坐。而今人不會便道。喚什麼作閑坐。又道。不因和尚問某甲不知。心下黑漫漫地。只管胡道。他自有旨趣。乃雲。若閑坐則爲也。頭雲。汝道不爲。不爲個什麼。曰千聖亦不識。由是石頭作一贊雲。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只麼行。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且道。畢竟不爲底是個什麼。何故卻不識千聖。既不識如何共住。所以這些子事不容爾思量計校。近傍不得。鬼神莫窺。脫卻千重萬重惡知惡解。心眼自見。若見刺不除。得失是非關念。則永無交涉。此是山僧不得已爲諸人說禅病。又喚作入理深談。只如玄沙令僧馳書上雪峰。峰上堂開緘。見叁幅白紙。乃呈似大衆雲。會麼。不見道。君子千裏同風。便下座。其僧同舉似玄沙。沙雲。山頭老漢蹉過也不知。敢問大衆。如何是雪峰蹉過處。莫是玄沙見解過于師麼。且喜沒交涉。都向情塵裏會。又爭會得。所以真如哲和尚有頌雲。玄沙封白紙。雪老卻同風。蹉過人難會。古曲調不同。到這裏凡聖情盡生死關透。得失是非了然不生。全體如如。如如亦不要。然後騎佛殿出叁門。將新羅國與占波國鬥額。搽灰抹土展缽吃飯。著衣禦寒自在優遊。初無二緣亦無二相。不是心不是佛。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不二。只這不二亦不消得。所以千聖出來。無爾提掇處。無爾湊泊處。如猛火聚近之則燎卻面門。如按太阿擬之則喪身失命。到得恁麼田地。方始會得自家活計。所以古人道。尋牛須訪迹。學道貴無心。迹在牛還在。無心道易尋。又雲。佛說一切法。爲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有一伴共諸人商量。大家有一個心。所作所爲因甚卻道無心。既若無心。開口動舌說話底。衆心領底。卻是什麼。到這裏若不見徹。只成一場相謾。所以二祖見達磨斷臂立雪。磨雲。將心與汝安。二祖雲。覓心了不可得。而今兄弟若被問將心與汝安。便孟八郎。或打個圓相。或進前叁步退後叁步。作女人拜。拍一下喝一聲。或撐眉努目。或說心說性。只是情塵業識。所謂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爲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只如二祖豈不會作許多道理。因甚麼只答道。覓心了不可得。須知達磨當頭一拶。二祖當下如暗得燈如貧得寶。見徹根源。此中不喚作心。不喚作佛。亦不是物。直似紅爐上著一點雪相似。山僧頃日問五祖和尚。二祖雲。覓心了不可得。畢竟如何。他道。汝須自參始得這些好處。別人爲汝著力不得。參來參去。忽因舉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忽然桶底脫。庭前柏樹子也透。麻叁斤也是。玄沙蹉過也是。睦州擔板也是。不落因果也是。不昧因果也是。叁乘十二分教。二六時中眼裏耳裏。乃至鍾鳴鼓響驢鳴犬吠。無非這個消息。方省懷禅師頌雲。蜀魄連宵叫。鵽[至+鳥]長夜啼。圓通門大啓。何事隔雲泥。大丈夫漢。一等是踏破草鞋。放下情塵計校得失是非。識得根本。一物不留。絲毫不著。百骸俱潰散。一物鎮長靈。和一靈也不要。然後依時及節著衣吃飯。而今兄弟見恁麼說。便道。只是虛空裏打筋鬥。兄弟。只這虛空也難得。豈不見祖師傳法偈雲。心同虛空界。示等虛空法。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又楞嚴雲。十方虛空生汝心內。猶若雲點太清裏。諸兄弟。既是訪尋知識把生死爲念。歇卻心猿意馬。荷擔大機大用。于佛祖不爲處安穩坐地。有時向高高峰頂立。有時向深深海底行。任運猶如癡兀人。他家自有通人愛。山僧十年在衆。無一時異緣。只是參禅參到。第十年方打得徹。旋旋知非然後穩當。若有一念憎愛得失是非。即是垢衣。須是識得玄旨始得。所以道。不識玄旨徒勞念靜。得失是非一時放卻。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楊岐所謂栗棘蓬有刺而難吞金剛圈者至小而難跳。勿語中有語。爲人解黏去縛。不是人情底事。兄弟參禅。即不得邪解也須子細始得。只如趙州勘一庵主。入門便問。有麼有麼。庵主豎起拳。州雲。水淺不是泊船處。又訪一庵主雲。有麼有麼。主亦豎起拳。州雲。能縱能奪能殺能活。且那裏是水淺不是泊船處。那裏是能縱能奪能殺能活處。有者道。趙州先知前庵主不會。所以道。不是泊船處。先知後庵主會。所以道能殺能活。有底道。舌頭在趙州口裏。任渠與奪。如斯見解。總是邪徒情識蔔度。不得真正宗眼。便是吞跳金剛圈栗棘蓬不得也。五祖和尚常雲。諸方參得底禅。如琉璃瓶子相似。愛護不舍第一。莫教老僧見。將鐵錘一擊爾底碎定也。山僧初見他如此說。便盡心參他。他常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作麼生會。山僧便喝或下語。總不契他。雲須是情識盡淨計校都忘處會。山僧明日便于無計校處胡道亂道。轉沒交涉。後來徹悟實見實用。如明鏡當臺明珠在掌得大自在。釋迦老子道。若有一法過于涅槃。我即說爲如幻如化。此一著子。亘古亘今凝然不變。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刀斧不能斫。喚作根本。一切有漏無漏。佛界魔界。淨土穢土。無不真實。若悟得可以丹霄獨步。不受別人處分。若未到恁麼田地。管取被人羅籠。山僧如今已退了院。彼此緣法自有時。所以今日因朝議太夫人請小參。盡情說與諸人。各自參究佛法本無彼此。諸家總是六祖下兒孫。終不說我是臨濟下人。須得我家宗派盛傳。甯可粉骨碎身。終不作這見解。複舉。僧問保壽。萬境來侵時如何。壽雲。莫管他。僧禮拜。壽雲。不得動著。動著打折汝腰。師雲。大衆。保壽和尚用金剛王寶劍。一切逆順得失長短是非。無邊境界不消一瞥。這僧見機而作。當時禮拜。爲什麼卻道不動著子細檢點。大似龍頭蛇尾。山僧即不然。或有人問。萬境來侵時如何。亦對他道。莫管他。這僧或若便禮拜。只向他道。伶利衲僧。一撥便轉。

  師雲。父母未生已前。淨裸裸赤灑灑。不立一絲毫。及乎投胎既生之後。亦淨裸裸赤灑灑。不立一絲毫。然生于世。墮于四大五蘊中。多是情生翳障。以身爲礙。迷卻自心。若是明眼人。明了四大空寂五蘊本虛知四大五蘊中。有…

《026 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宋 紹隆 等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