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僧問四賓主。因而有頌。頌之。
如何是賓中賓。雲滿面埃塵。又曰噫。
頌
賓中之賓。少喜多嗔。丈夫壯志。當付何人如何是賓中主。雲兆分其五。又曰引。
頌
賓中之主。玄沙猛虎。半合半開。唯自相許如何是主中賓。雲月帶重輪。又曰收。
頌
主中之賓。溫故知新。互換相照。師子颦呻如何是主中主。雲大千捏聚。又曰揭。
頌
主中之主。正令齊舉。長劍倚天。誰敢當禦。
都頌
賓主分不分。颟顸絕異聞。解布勞生手。寄言來白雲。
令僧把衲
七八既難直須教透。來不在前去不在後。粗細自看緊緩相就。一日圓成呈似君想得諸方未知有。
送知一入京兼簡清河從事
六月千江水似秋。片帆高挂岸雲收。行行莫謂朝天阙。況倚文星在巨舟。
送德[王+民]山主
溪山春色映雲袍。愛住隍城意轉高。翻笑忘機自安者。不能垂手入塵勞。
送僧(二首)
紅芍藥邊方舞蝶。碧梧桐裏正啼莺。離亭不折依依柳。況有春山送又迎。
祖域高親日未央。家林歸去意何長。舊交不識初相見。曾振滄溟奪夜光。
送崇己阇梨歸天臺
石橋雲瀑冷相侵。蘇徑蘿龛入更深。卻羨搘筇遠歸去。半千尊者是知音。
送邃悟上人之會稽
百越江山冠九州。如屏還愧謾相褒。惠休此去多吟賞。羸得清風價轉高。
送僧(四首)
乘興飛帆別翠峰。水光春靜冷涵空。到人若問曹溪意。只報盧能在下風。
禅石飛流濺碧莎。利生還喜下雲坡。途中若立叁千客。剔起眉毛不在多。
栴檀林裏振金毛。四顧清風拂幾遭。曾許全威作雲雨。不知何處是塵勞。
雲衣輕拂下層巒。松桧生風觸神寒。誰問親遊乳峰意。百千年後與誰看。
寄員外黃君
碧岫層層列杳冥。漣漪環繞贲寒青。韬藏未識古君子。空仰嘉聲過洞庭。
送僧
五色祥麟白月輪。乘時應不念離群。松根石上未歸日。誰看暮山飛斷雲。
寄劉秀才
遠遠飛來一幅書。愈風誠重複何如。相逢相見未期日。目斷千山插太虛。
送僧
古之別今之別。目對春江倚寥沈。叁樹兩樹啼斷猿。千峰萬峰落殘雪。華蒙蒙雨蒙蒙。坤維步步生清風。
聞百舌鳥送僧
曾來芳樹幾回飛。煙霭初晴又見伊。巧語向人莫相笑。知音知後更誰知。
送中座主入廣
船主船中寄惠持雲霞無迹共依依。海山見說多嘉賞。莫便因循忘卻歸。
送隴西秀才入京
國器難藏孰可知。攜來書劍莫遲遲。明年桂籍登文陣。奪取龍頭更是誰。
送僧
雪殘春島路迢迢。水靜雲開見碧霄。別後誰同此深意。只應孤月共寥寥。
因仰山氣毬頌
四大假合非虛妄。儱儱侗侗爲一相。東西南北不相知。留與衲僧作榜樣。
赴翠峰請別靈隱禅師
臨行情緒懶開。言提唱宗乘亦是閑。珍重導師並海衆。不勝依戀向靈山。
送僧歸閩
雪老當年曾入嶺。真禅今日又思鄉。孤帆隱隱曾唯我。月照夜濤空渺茫。
送僧
春風歉拂拂華正飛。紅霞碧霭籠高低。越山日暮少林客。應聽子規深夜啼。
寄陳悅秀才
水中得火旨何深。握草由來不是金。莫道莊生解齊物。幾人窮極到無心。
寄錢塘觀音朋山主
遠念依依阙附書。還同秋水淡相于。沖雲況是曾無定。幾掩寒蟾出太虛。
送僧
極目春光水照空。岸莎汀草碧茸茸。叁千裏外生靈望。獨倚寒藤振祖風。
春日示衆(二首)
門外春將半。閑華處處開。山童不用折。幽鳥自銜來
門外春將半。閑華處處開。山童曾折後。幽鳥不銜來。
寄烏龍長老
雪帶煙雲冷不開。相思無複上高臺。江山況是數千裏。只聽嘉聲動地來。
寄太平端和尚
千朵危峰杳霭間。石房長帶瀑聲寒。鳥啼華發尋常事。松本青青雪裏看。
送僧
千峰雨雪時。別我情何極。不知天地間。更有誰相識。
因官人請升座
曉天雲靜冷涵霜。滿檻風清敵夜光。莫謂座間人不識。孤明孤影射虛堂。
因金鵝和尚語藥病
藥病相治見最難。百重關鎖太無端。金鵝道者來相訪。學海波瀾一夜幹。
賦沖雲鹞送僧
側翼雄飛天勢闊。電閃星流太輕脫。南北東西相對看。千裏萬裏阿喇喇。
風幡競辯(二首)
不是幡兮不是風。衲僧于此作流通。渡河用筏尋常事。南山燒炭北山紅。
不是風幡何處著。新開作者曾拈卻。如今懵懂癡禅和。謾道玄玄爲獨腳。
漁父
春光冉冉岸煙輕。水面無風釣艇橫。千尺絲綸在方寸。不知何處得鲲鯨。
牧童
嘔啊唱與那鳴咿。百草拈來鬥不知。日晚騎牛未歸去。指前坡笑又噓戲。
送僧
岩房高下折寒梅。極目寥寥雁影回。相別相逢竟何事。一聲江上發春雷。
寄天童凝
經旬抱疾阻春霖。莎砌重重藓暈侵。曾約偕遊未能得。暮山空鎖碧雲深。
送僧入城
雲籠碧嶂月籠臺。此去城中早晚回。不爲佛光谒韓愈。問君何事出山來。
病中寄諸化主
雪裏梅華見早春。東西南北路行人。不知何處圓蟾夜。同念山頭老病身。
和于秘丞見召之什(二首)
民瘼求來吏放閑。萬家深夜啓重關。齋中既是清涼國。應笑支公別買山。
垂垂甘自養衰殘。度歲無人到竹關。何幸文星枉嘉什。殷勤相喚出層山。
和王殿直見寄(二首)
華野非殊古所難。得安閑處未爲安。大方無外誰相到。空笑重雲鎖碧巒。
清風凜凜字人官。堪對彌天釋道安。不日歸朝狎鴛鹭。也須音問寄層巒。
送僧
澄江依桌碧光流。風冷蒹葭雨乍收。別夜新吟許誰約。白蘋汀上月陵秋。
送僧歸永嘉
韶石曾披此性靈。叁年孤與急流爭。永嘉舊隱今歸去。堪聽海濤中夜聲。
兔角柱杖
少室傳來兔角杖。千聖護持爲頂相。虎踞龍蟠勢未休。雲影山形冷相向。有時閑倚在處空。寥寥匝地凝秋霜。有時大作師子吼。德峤臨濟何茫茫。今日提來還不惜。分明普示諸知識。解拈天下任橫行。高振風規有何極。
送從吉禅者
君不見行路難亦容易。握草爲金不爲貴。難曾平地湧波瀾。易複到處列祥瑞。堪笑堪悲能幾幾。天上人間立高軌。兄弟十字越參星。一義同心淡秋水。因憶韶陽古風骨。石火電光遲出沒。隔身之句是程途。扣門之問非窠窟。殷勤報君君記取。方外周遊看爪距。虎狼叢不遇知音。剔起眉毛便歸去。
寄承天長老
道義相資複是誰。岩房深夜思遲遲。海山雲靜見孤月。高照婺城人不知。
送僧
古路枝分列洲渚。綱兮領兮若爲舉。病眼方開忽送人。落華驚斷山禽語。親禅客親禅客行複行。獨步坤維消此情。
送因大師
瘦藤清對紫方袍。閑步坤維意轉高。若到慎江人借問。金輪王子是吾曹。
送實師弟
天倫曾重意難分。爭奈孤蹤若斷雲。去去休同亮禅者。西山一入杳無聞。
送新茶(二首)
元化功深陸羽知。雨前微露見槍旗。收來獻佛余堪惜不寄。詩家複寄誰。
乘春雀舌占高名。龍麝相資笑解醒。莫訝山家少爲送。鄭都官謂草中英。
賦月生雲際送誠監寺
皎潔離雲鶴夢時。孤光還與雪相宜。金盆後夜重垂影。拂盡天風不自知。
送僧之金華兼簡周屯田
瘦藤輕屦藓衣並。路過危峰截杳冥。若到金華拂雲霧。不應容易見文星。
送僧之永嘉
故園不是阻天涯。華木光中見獨歸。蜃水鄞江人莫問。月分春浪冷依依。
寄送凝長老
德不孤兮必有鄰。四明留住是因循。如今高步錢塘境。只許靈山個老人。
放白鹇
朱冠青戢雪爲毛。不近鸾凰意亦高。放你雲林莫回首。如今何處是仙曹。
喜禅人回山
別我遊方意未論。瓶盂還喜到雲根。舊岩房有安禅石。再折松枝拂藓痕。
送僧
七尺岩藤握便行。舊山歸去幾多程。相逢忽問迢迢意。應發春雷動地聲。
送僧歸天童
峨峨太白峰。倚翠列霄岸。羨君乘興歸。恁欄與誰看。
和僧推官示嘉遁之什
少微星出古風還。匝地聲光不掩關。叁館峻遷同陌路。九華高臥是蓬山。岩莎步入祥麟穩。海樹飛來白鳳閑。只恐致君休未得。蒲輸重到薜蘿間。
經古堰偶作
出城四十裏。古堰若天外。飛桌清淺中。孤影自相對。
謝張太保見訪
老病還同葉半凋。經旬門掩夜蕭蕭。海城都護曾垂訪。一片清風慰寂寥。
送宗樸禅者
洞庭乳窦皆泉石。抱疾何緣寄幽迹。曾列狂機一二叁。東山西嶺非相識。屈
指颦眉不可尋。雪飛雨散空沈沈。如今轉覺流年隔。強把冥悰苦搜索。縱止言欺白雪辭。甯忘笑與黃梅客。樸禅者樸禅者。珠月有光慚照夜。
送尚辭
浮屠之子。履道爲貴。天兮地兮。何泰何否。動無飾非。靜還雕僞。辭也雲行。後生可畏。
歌寄留英禅德
當時臨濟辭黃檗。或指河南或河北。英禅此日下中峰。機案曾焚笑仍則。九苞一角慚稱瑞。導月觀星亦非意。爭似韶陽振古風。半途未肯還希冀歸去來歸去來。飛泉浩浩聲如雷。
送小師元贲
愧爾求師。爲吾弟子。學雖無聞。道亦可擬。平飛辯月。照複流水。斯意斯言兮如不忘。行行鳅拂拂兮步蘭芷(善應殊宗吾不知也思之。)
送丈佶歸廬嶽
春色未深。興無遲早。瓶謝九江。峰尋五老。到日攀蘿獨上時。依依莫忘海山腦。
送侃禅者之丹丘
石橋多古迹。路險少人過。如同白日閑。冷拂青苔坐。寒老若相逢。爲吾略嘲破。
送實山主
野水春山風光極目。千裏萬裏太遲太速。絕域澄澄兮非犀炬可照。希聲杳杳兮非鳳膠可續。葉落華開知不知。人天景行爲高躅。
示衆
丫角女子白頭絲。報你諸方作者知。借問住山何境界。春風拂拂春鳥喧喧。翠峰不能助發。心印卻是他傳。
和範監簿(二首)
吏散簾垂思莫窮…
《024 明覺禅師語錄(宋 惟蓋竺 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