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13 撫州曹山元證禅師語錄(日本 慧印 校訂)▪P4

  ..續本文上一頁。木舟中虛。虛通自在。正中偏者。巽也。虛空破片。處處圓通。根塵寂爾。

  偏中正者。兌也。水月鏡像。本無生滅。豈有蹤迹。

  兼中到者。重離也。正不必虛。偏不必實。無背無向。

  又曰。心機泯絕。色空俱忘(是雲正)。到頭無諱。曾無變動(是雲中)。更無覆藏。全體露現(是雲偏)。是曰正中偏。

  山是山。水是水。無人安名字。無物堪比倫。是曰偏中正。

  淨裸裸赤灑灑。面目堂堂。盡天盡地。獨尊無二。是曰正中來。

  宛如寰中天子。不借禹湯堯舜令。眼見耳聞。終不借他力。耳之不入聲中。聲之不塞耳根。裏頭才轉身。塵中未帶名。是曰偏中至。

  不是心。不是境。不是事。不是理。從來離名狀。天真忘性相。是曰兼中到。

  叁種墮。

  師曰。凡情聖見是金鎖玄路。直須回互。夫取正命食者。須具叁種墮。水牯牛。不受食。不斷聲色(今案)只墮去。是甚麼人分上事。

  揀曰。欲知則是入異類中。不認沙門邊事。所以古人權借水牯牛爲異類。秖是事上異類。非言語中異類(須看取四種異類中)。

  時稠布衲問。水牯牛是甚麼墮。曰披毛戴角是沙門墮。不受食是甚麼墮。曰是尊貴墮。不斷聲色是甚麼墮。曰是隨類墮。師又曰。若是言語中異類。則是往來言語盡是類。所以南泉道。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則頭角生。喚作如如。早是變也。直須向異中行。如今須向異中道取異中事。夫語中無語。始得若是。南泉病時。有人問。和尚百年後向甚麼處去。泉曰。我向山下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去。某甲擬隨和尚去。還得麼。泉曰。若隨我含一莖草來。

  揀曰。這個是沙門轉身語。所以道。汝擬近銜一莖草來親近渠。是呼爲無漏始堪供養渠。

  又曰。隨類墮者。秖今于一切聲色物物上。轉身去不墮階級。喚作隨類墮。又曰。尊貴墮者。法身法性是尊貴邊事。亦須轉卻。是尊貴墮。秖如露地白牛。是法身極。則亦須轉卻免他坐一色無辨處。並(法身白牛)是稱斷供養邊事。欲須供養。須得此食。所以無味之味。亦曰。無漏是堪供養。並余觸汙之食。非無漏解脫之食也。有人問百丈。以何爲食。曰無漏爲食。雲岩曰。莫將以味爲供養。道吾曰。知有保任處盡是供養。

  又曰。不受食尊貴墮者。食者是本分事。知有不取。故曰尊貴墮。

  披毛戴角沙門墮者。不執沙門邊事及諸聖(一本作勝)報位也(須看異類開示)。不斷聲色隨類墮者。爲初心知有自己本分事。回光之時。擯出色聲香味觸法。得甯谧。則成功勳後。卻不執六塵。墮而不昧。任之無礙。故曰。外道六師是汝之師。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食者則是正命食也。亦本分事也。秖是就六根門頭見聞覺知。不被他染汙。呼爲墮。不同向前怕他(一本作也)。本分事尚不取。況其余。故雲。子細子細(一本故雲等六字無)揀曰。作水牯牛是什麼墮。代曰。不處正位。不揀其身。始喚作沙門墮。不斷聲色是什麼墮。代曰。凡情得盡。聖量亦忘。聲色塵中不應更斷。乃可取食。是爲隨類墮(諸本此下有十四字重出故今刪之勿怪)。

  不受食是什麼墮。代曰。了達正因。不存勝解。故雲尊貴墮也(二十叁字諸本蓋錯簡故今案志斯冰兢)。

  又曰。沙門墮者。亦不無其行。亦不無其閑。雖有其閑。常無其閑。雖有其行。常無其行。此事切須知時節莫東西(次第從一本者)。

  問如何是隨類墮。曰不斷聲色。又不失香味。如何是彼師。曰六處。如何是彼師所墮。曰田舍老(一本無老字)翁入聚落。眼耳鼻舌俱失卻。如何是汝亦隨墮。曰存。存個什麼。曰不得動(作勳非)著。又不離聲色(已上古本蓋錯簡今案便參究)。又沩山曰。我百年後作一頭水牯牛。左脅上書沩山僧某甲一行字。汝道當見之時。喚作甚麼。無對。後曹山代曰。喚作水牯牛。問未審此水牯牛還解耕稼否。曰灼然。是什麼類。曰披毛戴角者。四時食何水草。曰不入口者。

  如何是水牯牛。曰不證聖。

  如何是銜一莖草。曰毛羽相似去。

  是超聖是超類。曰是超聖。

  問如何是水牯牛。曰冥冥蒙蒙。

  如何是含一莖草來。曰古人道了也毛羽相似去(荷玉向自道取答古人語奈何)。

  又曰。一草者秖是明得不變異也。又(一本作余)曰。祖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卻知有。爲什麼狸奴白牯卻知有。曰秖是百無所解。秖如祖佛爲什麼不知有。曰祖爲執印佛爲相似。

  秖如狸奴白牯。知有個甚麼。曰秖知有狸奴白牯。如何是狸奴白牯知有底事。曰不從西東(或作東西)來。不從叁十二相得。如何是祖。曰上有。如何是佛。曰相似去。

  四種異類。

  一者往來異類。謂如今一切聲色言語階級地位舍父逃逝。盡皆卻(諸本作背卻古老口訣當作皆)向上祖父(一本作又)得爲異類。又天堂地獄餓鬼畜生修羅等皆是異類。

  二者菩薩同異類。謂失明自己。然後卻入生死異類中攝他。已證涅槃之果。不舍生死之類。自利利他。願一切衆生悉皆成佛我(一無我字)從末後成佛。所以大權菩薩若不先化衆生。己事無由得成辦。故南泉曰。先過那邊知有。卻來這邊行李。又曰。菩薩具六度萬行。教雲。若有一衆生未度者。吾終不成正覺。誓願無邊。衆生無邊。如是行持(或作誓願)故名菩薩同異類(下雲同中異類是同)。

  叁者沙門異類(後雲披毛截角)。謂先知有本分事了。喪盡今時一切凡聖因果德行。始得就體一般。名爲獨立底人。亦名沙門稱斷事。始得表裏情忘叁世事盡。得無遺漏。得名佛邊事。亦雲一手指天地。亦雲具大沙門。轉卻沙門稱斷邊事。不入諸勝(一本作聖)報位。始得名爲沙門行。亦雲沙門轉身。亦雲披毛戴角。亦喚作水牯牛。恁麼時節始得入異類。亦雲色類邊事。所以古人道頭長叁尺頸短(吉祥宗祖手澤中不雲長)二寸。秖是這個道理不得別會。

  四者宗門中異類。謂(一本四個謂皆作者)如南泉曰。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則頭角生。喚作如如。早是變也。直須向異類中行道取異類中事。洞山曰。此事直須妙會。事在其妙。體在妙處。曹山(一本作余)自道。此事直須虛一位全無的的也。觌面兼帶始得若是(或始得下爲句)。作家語不偏不正不有不無。呼爲異類(或無類字)中虛(句)。此事直須作家橫身。逢木著木。逢竹著竹。須護觸犯。囑囑囑囑。僧問(自下問答皆以無舌語爲中下道取上四異類)如何是異。余曰。我若向汝道。驢年得異麼(一本作否未知是非)。所以有人問南泉和尚(一無二字)。百年後向什麼處去。泉曰(叁墮中此有我向字)。山下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去。雲某甲隨和尚去得否(彼此文別宗豈有異)。泉曰。爾若隨我。含一莖草來。余(一本作師)曰。此水牯牛不同沙門水牯牛。直須子細始得不迷時候。

  問如何是往來異類。余曰。未知有自己。又曰。一切言語聲色是非。總是往來異類。如何是(菩薩)同中異類。余曰。不擇其身。如何是披毛戴角(沙門)異類。余曰。不立觸淨。又非時答(當也)觸即觸。遇淨即淨。如何是宗門中異類。余曰。要頭則研將去。

  僧舉似。洞山大師因僧問沙門行。大師曰。頭長叁尺頸短二寸。此意如何(新古兩本無有別異)。余曰。勝句妙句。喚什麼作勝句妙句。余曰。勝句妙句有叁種。一者世尊出世。四十九年施設方便。十二分教。百千叁昧妙門。門門穿究(一本作穴)。盡是勝句妙句。此是出世邊說。

  二者從凡入聖。洞達自己。與佛無異。得無遺漏。始得通身。始喚作一塵一念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到恁麼時節。不處正位。不擇其身。卻入異類中。披毛戴角無異念。故雲。一切物類比況不得。諸佛諸祖計挍不成。所以古人道沙門(一本有邊字)語不得將尺寸語與人。故喚作勝句妙句。此是色類邊語。

  叁者一切所有底物比不得。始呼爲勝句妙句。所以古人道千般比不得。萬物況不成。智者不能知。上根亦不識。亦雲本來(一本欠本來字)無相似。故勝句妙句。勝句妙句者。天上人間測度不得底事。故古人雲喚作超始終句。借此爲語類邊說行(至下益詳)。稠布衲問。如何是色類。余曰。披毛戴角。

  如何是語類。曰曹山只有一雙眉(諸本此下存又問字)。如何是水牯牛。曰蒙蒙瞳瞳。此意如何。曰不知有天地。

  稠又舉(一本無此叁字)。上座問雲居。洞山古佛(諸本皆作先師)有言。自少養得(一本得字無)一個兒子。頭長叁尺頸短二寸。直至如今不奈何(直至等七字一本無)。如何是自少(一本無自少二字)養得底兒子。居曰。日給難忘。如何是頭長叁尺。曰不奈何。如何是頸短二寸。曰至今還奈何得否。問(一本作後舉問師。一本連上猶爲雲居話)。如何是日給難忘。余曰。常在則是。如何是常在。曰不違背則是。如何是不奈何。曰到恁麼時甚麼人奈何得。

  至今還奈何得否。此意如何。曰叁世諸佛不奈何(一本迄此雲居山話)。如何是頭長叁尺頸短二寸。曰不是從來底事。如何是從來底事。曰喚作甚麼。

  問沙門行個什麼行。曰畜生行。

  如何是畜生行。曰披毛戴角。

  如何是(披毛戴角)沙門行。曰物物不間斷。

  不間斷底事如何。曰始得行。

  如何是披毛戴角底人。曰不懼業。

  爲甚麼到恁麼地。曰若不懼業。甚麼處不到。

  問從凡入聖則不問。從聖入凡時如何。曰水牯牛。如何是水牯牛。曰蒙蒙瞳瞳。

  此意如何。曰但念水草余無所知。

  成得個甚麼邊事。曰秖是逢草吃草。逢水飲水。

  師又曰。這個語有力。欲知有力。此人不執沙門邊事。亦不入諸聖報位。便是入異類。此異類是披毛戴角。喚作沙門行。亦喚作沙門行李處。亦喚作頭長叁尺頸短二寸。欲知此意到沙門行時。不欲將尺寸分親疏。不得說張叁李四。又頭長叁尺者。只得從小至大今日功成。得到恁麼時。喚作勝句妙句。

  頸短二寸者。是不坐沙門位。亦不處諸聖報位(或位字脫)。故爲頸短二寸。恁麼時不得說著稱與不稱。所以道不將尺寸來向這裏思量也。雖然如此。猶是類邊事。須知有異類中事。不見道。智不到處不得說著。說著即頭角生。喚作如如。早是變也。須向異類中行。喚作虛一位。喚作觌面兼帶。全無的的也(一無也字)。問如何是類。曰披毛戴角。如何是異。曰作麼作麼。如何是行。曰要頭則斫將去。

  只如異類成得個什麼邊事。曰此事有二種異類。一者沙門異類。二者事上異類。事上異類者。狸奴白牯是也。沙門異類者。觸處得自由。始得不變易。不同那個。先師問余(一本作僧不是)。甚麼處去。曰不變易處去。又曰(或作師曰或無)。此不變易事有二種。一者人人盡有本分事。二者知有底人。不舍一切聲色是非。于一切物物上不滯。呼爲一切處不易(蓋去聲音異)。亦喚作披毛戴角。亦喚作入泥入水。亦喚作行李底漢。問如何是入泥入水。曰不變易。

  轉身也否。曰不轉身。此人屋裏事如何。曰諸聖測不得。

  爲什麼測不得。曰是伊不同諸聖。此猶是類邊事還有向上事否。曰有。如何是向上事。曰向汝道。則恐落類邊去。

  叁然燈(前後正叁)。

  師曰。謂然燈前有二種。一未知有。同于類血之乳。二(今案作二)知有。猶如意未萌時得本物。此名然燈前。一種知有。往來言語聲色是非。亦不屬正照用。亦不得記。同類血之乳。是漏失邊事。此名然燈後。直是叁際事盡。表裏情忘。得無間斷。此始得名正然燈。乃雲得記。

  撫州曹山元證禅師語錄

  

  

《013 撫州曹山元證禅師語錄(日本 慧印 校訂)》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