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4 禦選語錄(清 世宗皇帝 選)▪P75

  ..續本文上一頁要。往見龍華蒙印可。遂旋裏合彩爲師子皮時被之。因號端師子。

  丞相章惇慕其道。躬請開法吳山。化風盛播。開堂日僧宣疏。至七軸之蓮經未誦。一聲之漁父先聞。師止之。遂登座。拈香祝聖罷。引聲吟曰。本是潇湘一釣客。自西自東自南北。大衆雜然稱善。師顧笑曰。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便下座。

  一日章丞相留飯。師嗔說偈曰。章惇章惇。請我看墳。我卻吃素。汝卻吃葷。惇爲大笑。

  又因惇請供。賺下馄饨。師偈曰。腥馄饨。素馄饨。滿碗盛來渾囵吞。垃圾打從灘上過。龍宮海藏自分明。

  惇赴召別師。師曰且爲愛護佛法。惇曰不興不廢。愛護佛法也。師令侍者取糖與相公送路。吃糖次。師問甜麼。惇曰甜。師曰甜便住。惇一笑遂起。

  師到華亭。衆請上堂。靈山獅子。雲間哮吼。佛法無可商量。不如打個筋鬥。便下座。

  問羚羊挂挂角時如何。師曰怕。曰既是善知識。因, 何卻怕。師曰。山僧不曾見恁麼差異畜生。  師抵鄣南。見上方超和尚。有一尼來參。師曰。待來日五更叁點入來。師侵早紅粉搽面而坐。尼入見驚而遂悟。

  天甯道楷禅師

  師谒投子于海會。乃問佛祖言教。如家常茶飯。離此之外。別有爲人處也無。子曰。汝道寰中天子敕。還假堯舜禹湯也無。師方擬進語。子以拂子摵師口曰。汝發意來。早有叁十棒也。師即開悟。再拜便行。子曰。且來阇黎。師不顧。子曰。汝到不疑之地耶。師以手掩耳。後作典座。子曰。廚務勾當不易。師曰。不敢。子曰。煮粥耶。蒸飯耶。師曰。人工淘米著火。行者煮粥蒸飯。子曰。汝作甚麼。師曰。和尚慈悲。放他閑去。一日侍投子遊菜園。子度拄杖與師。師接得便隨行。子曰。理合恁麼。師曰。與和尚提鞋挈杖。也不爲分外。子曰。有同行在。師曰。那一人不受教。子休去。至晚問師早來說話未盡。師曰。請和尚舉。子曰。卯生日。戌生月。師即點燈來。子曰。汝上來下去。總不徒然。師曰。在和尚左右。理合如此。子曰。奴兒婢子。誰家屋裏無。師曰。和尚年尊。缺他不可。子曰。得恁麼殷勤。師曰。報恩有分。

  示衆略曰。夫出家者。爲厭塵勞。求脫生死。休心息念。斷絕攀緣。遇聲遇色。如石上栽花。見利見名。如眼中著屑。無始以來。此等不是不曾經曆。何須苦苦貪戀。如今不歇。更待何時。能盡今時。更有何事。若得心中無事。佛祖猶是冤家。一切世事自然冷淡。方始那邊相應。你不見隱山至死不肯見人。趙州至死不肯告人。匾擔拾橡栗爲食。大梅以荷葉爲衣。紙衣道者只披紙。玄泰上座只著布。石霜置枯木堂與人坐臥。只要死了你心。投子使人辦米同煮共餐。要得省取你事。且從上諸聖有如此榜樣。若無長處。如何甘得。諸仁者。若也于斯體究。的不虧人。若也不肯承當。向後深恐費力。山僧今日向諸人說家門。巳是不著便。豈可更去升堂入室。拈槌豎拂。張眉努目。東棒西喝。如痫病發相似。不見達摩西來。少室山下面壁九年。二祖至于立雪斷臂。可謂受盡艱辛。然而達摩不曾措一辭。二祖不曾問著一句。喚達摩作不爲人得麼。喚二祖作不求師得麼。

  靈隱玄本禅師

  師見僧看經乃問看甚麼經。僧無語。乃示頌曰。看經不識經。徒勞損眼睛。欲得不損眼。分明識取經。

  慧林宗本圓照禅師

  神宗最重師。嘗召對。師翛然自如。無所加損。出都日。王公貴人送者車騎相屬。師誨之曰。歲月不可把玩。老病不與人期。惟勤修勿怠。是真相爲。聞者莫不感動。

  長蘆應夫禅師

  上堂。召衆曰。江山繞檻。宛如水墨屏風。殿閣淩空。麗若神仙洞府。森羅萬象。海印交參。一道神光。更無遮障。諸人還會麼。良久曰。寥寥天地間。獨立望何極。參。

  佛日智才禅師

  上堂。城裏喧繁。空山寂靜。然雖如此。動靜一如。死生不二。四時輪轉。物理湛然。夏不去而秋自來。風不涼而人自爽。今也古也。不改絲毫。誰少誰多。身無二用。諸禅德。既身無二用。爲甚麼龍女現十八變。君不見。弄潮須是弄潮人。珍重。

  上堂。風雨蕭騷。塞汝耳根。落葉交加。塞汝眼根。香臭叢雜。塞汝鼻根。冷熱甘甜。塞汝舌根。衣綿溫冷。塞汝身根。顛倒妄想。塞汝意根。諸禅德。直饒汝翻得轉。也是平地骨堆。參。

  上堂。舉柏樹子話。師曰。趙州庭柏。說與禅客。黑漆屏風。松椤亮隔。

  開聖棲禅師

  開堂垂語曰。選佛場開。人天普會。莫有久曆覺場。罷參禅客。出來相見。時有僧出。師曰。作家作家。僧曰。莫著忙。師曰。元來不是作家。僧提起坐具曰。看看。摩竭陀國。親行此令。師曰。只今作麼生。僧禮拜。師曰。龍頭蛇尾。

  法雲寺法秀禅師

  師習圓覺華嚴。妙入精義。而頗疑禅宗。聞懷禅師法席之盛。徑往參谒。懷問座主講何經。師曰。華嚴。曰華嚴以何爲宗。師曰。法界爲宗。曰法界以何爲宗。師曰。以心爲宗。曰心以何爲宗。師無對。懷曰。毫厘有差。天地懸隔。汝當自看。必有發明。後聞僧舉白兆參報慈。情未生時如何。慈曰隔。師忽大悟。

  住真州長蘆。衆千人。有全椒長老至登座。衆目笑之。無出問者。師出拜趨問。如何是法秀自已。椒笑曰。秀鐵面乃不識自已乎。師曰。當局者迷。一衆服其荷法心。

  長蘆福長老道眼不明。常將所得施利。舟載往上江齋僧。師聞之往驗其虛實。適至。見福上堂雲。入荒田不揀。可煞顜顸。信手拈來草。猶較些子。便下座。師大驚曰。說禅如此。誰道不會。乃謂諸方生滅也。遂躬造方丈禮谒。具說前事。仍請益提唱之語。福爲依文解義。師曰。若如此。諸方不漫道你不會禅。福不肯。師曰。請打鍾集衆。有法秀上座在此與和尚理會。福休去。

  李伯時善畫馬。師呵曰。汝士大夫以畫名。矧又畫馬。期人誇妙。妙入馬腹中。亦足懼也。伯時遂絕筆。師勸畫觀音贖過。黃魯直工豔詞。師亦诋呵之。魯直笑曰。又當置我馬腹耶。師曰。汝以豔語動天下人淫心。不止馬腹。正恐生泥犁耳。黃竦然悔謝。遂勵精求道。

  禮部楊傑無爲居士

  公曆參諸名宿。晚從天衣遊。衣每引老龐機語。令參究深造。後奉祠太山。一日雞初鳴。睹日如盤湧。忽大悟。乃別老龐偈曰。男大須婚。女大須嫁。討甚閑工夫。更說無生話。書寄衣。衣稱善。

  會芙蓉楷禅師。公曰。與師相別幾年。蓉曰。七年。公曰。學道來。參禅來。蓉曰。不打這鼓笛。公曰。恁麼則空遊山水。百無所能也。蓉曰。別來未久。善能高鑒。公大笑。

  公有辭世偈曰。無一可戀。無一可舍。太虛空中。之乎者也。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慈雲慧禅師

  上堂。片月浸寒潭。微雲滿空碧。若于達道人。好個真消息。還有達道人麼。微雲穿過你髑髅。片月觸著你鼻孔。珍重。

  黃龍祖心晦堂禅師

  居士吳敦夫。自謂多見知識。心地明淨。偶閱鄧隱峰傳。見其倒卓化去。而衣亦順身不褪。忽疑之。曰彼化之異故莫測。而衣亦順之。何也。以問師。師曰。汝今衣順垂于地。複疑之乎。曰無所疑也。師笑曰。此既無疑。則彼倒化衣亦順體。何疑之有哉。敦夫言下開解。

  師過法昌遇禅師。遇問曰。承聞和尚造草堂。巳畢工否。師曰。巳畢工。曰幾工。師曰。止用數百工。遇恚曰。大好草堂。師拊掌笑曰。且要天下人疑著。

  師于南公圓寂之日。作偈曰。昔人去時是今日。今日依前人不來。今既不來昔不往。白雲流水空徘徊。誰雲秤尺平。直中還有曲。誰雲物理齊。種麻還得粟。可憐馳逐天下人。六六元來叁十六。

  寶峰克文真淨禅師

  師坐夏大沩。聞舉僧問雲門佛法如水中月是否。門曰。清波無透路。師乃領解。往見黃龍不契。卻曰。我有好處。這老漢不識我。遂往香城見順和尚。順問甚處來。師曰。黃龍來。曰黃龍近日有何言句。師曰。黃龍近日州府委請黃檗長老。龍垂語雲。鍾樓上念贊。床腳下種菜。有人下得語契。便往住持。勝上座雲猛虎當路坐。龍遂令去住黃檗。順不覺雲。勝上座只下得一轉語。便得黃檗住。佛法未夢見在。師于言下大悟。方知黃龍用處。

  遂回見黃龍。問甚處來。師曰。特來禮拜和尚。龍曰。恰值老僧不在。師曰。向甚麼處去。龍曰。天臺普請。南嶽遊山。師曰。恁麼則學人得自在去也。龍曰。腳下鞋甚處得來。師曰。廬山七百五十文唱得。龍曰。何曾得自在。師指鞋曰。何嘗不自在。龍異之。

  一日龍曰。適令侍者卷簾。問渠卷起簾時如何。曰照見天下。放下簾時如何。曰水泄不通。不卷不放時如何。侍者無語。汝作麼生。師曰。和尚替侍者下涅槃堂始得。龍喝曰。關西人果無頭腦。乃顧旁僧。師指之曰。只這僧也未夢見。龍大笑。

  問講師曰。火災起時。山河大地皆被焚盡。世間虛空。是否。曰。教有明文。安有不是之理。師曰。如許多灰燼。將置何處。講師笑曰不知。師亦笑曰。汝所講者紙上語耳。

  劉宜翁嘗參佛印。頗自負。一日見師便問。長老寫戲來得幾年。師曰。專候樂官來。曰我不入這保社。師曰。爭奈即今在這場子裏。劉擬議。師拍手曰。蝦蟆禅只跳得一跳。又坐次。劉指禅衣曰。喚作甚麼。師曰禅衣。曰如何是禅。師乃抖擻曰。抖擻不下。劉無語。師打一下曰。你伎倆如此。敢勘老僧耶。

  錢弋郎中訪師。談久。錢如廁。師令侍者引從西邊去。錢遽曰。既是東司。爲甚麼向西去。師曰。多少人向東邊討。師報谒錢。有獒逸出。師避之。錢戲曰。禅者教誨龍虎。乃畏狗乎。師應聲曰。易伏隈岩虎。難降護宅龍。錢嘉之。

  南康諸山相會。佛印後至。師問曰。雲居來何遲。曰爲著草鞋從歸宗肚裏過。所以遲。師曰。卻被歸宗吞了。曰爭奈吐不出。師曰。吐不出。即屙出。

  僧問如何是道。師曰。寶公雲。若欲將心求佛道。問取虛空始出塵。汝今求佛道。虛空向汝道甚麼。其僧于是大悟于言下。

  僧問如何是佛。師呵呵大笑。曰何哂之有。師曰。笑你隨語生解。曰偶然失利。師喝曰。不得禮拜。僧便歸衆…

《004 禦選語錄(清 世宗皇帝 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