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10 續古尊宿語要(宋 師明 集)▪P37

  ..續本文上一頁子。向甚處去。國師雲。你且道。保福在那個殼漏裏。師召大衆雲。保福遷化。國師助哀。要識去處。南嶽天臺。然雖如是。今日忽有人問。寓庵抛卻殼漏子。向什麼處去。只向他道。鳥啼無下淚。花笑不聞聲。

  施主開藏。雲。靈文一閱五千卷。感果當知越四禅。應笑毗耶方丈裏。卻容天女問因緣。蔡居士。昔也恁麼來。今也恁麼去。今昔兩無殊。去來擬何處。住住。明明百草頭。明明無生路。(敘謝畢)複雲。陋巷閉門唯讀書。了無塵果自如初。時來坐脫西窗下。驚起須彌繞太虛。

  退承天。雲。是處青山可垛跟。白雲流水繞孤村。笑攜柱杖出門去。叁世誰知一口吞。

  立地佛事

  爲光孝遵老下火

  叁世諸佛。向火焰上轉大*輪。盡大地無一人觑得見。火焰爲叁世諸佛說法。遍十方無一人聽得。獨有光孝禅師。到這裏。一觑便破。一咬便斷。直下與叁世諸佛同見同聞。與火焰同起同滅。轉大*輪。說微妙法。還有人證明麼。若也證明得去。者老子。不虛來泉南打一遭。脫或未然。山僧爲伊重下注腳。六十四年老古錐。手攜只履去難追。要知葉落歸根處。識取金風體露時。

  爲木庵下火。時國清方來請

  石橋未跨忽宵征。空使叢林歎老成。寄語豐幹與寒拾。松門休更算來程。木庵老。登山須到頂。入海須到底。既是大頂不居。雙澗不住。因甚向南方村草步頭。單丁垛跟。爲或是這回不是夢。真個到天臺。爲或是一度被蛇傷。怕見斷井索。到這裏。須有出身一路始得。以火炬畫一圓相雲。火後一莖茆。鐵蛇鑽不入。

  爲趙判院起棺

  富貴功名如昨夢。涅槃生死等空花。高歌一曲笑歸去。翻著襕衫烏帽斜。到這裏。生也不道。死也不道。一念回光。歸家穩坐。恁麼明得。非儒非佛。非凡非聖。何叁界可出。何菩提可求。何風樹可悲。何逝水可歎。七十年齡世希有。身前身後轉光輝。雖然如是。且道。出門向什麼處去。令人翻憶老居士。天上人間不可陪。

  遊龍湫拜諾矩羅尊者

  十裏松溪到上流。斷崖千尺瀉龍湫。誰言尊者心無著。冷眼長年看不休。

  雲蓋本和尚  嗣白雲

  師開堂日。僧問。諸佛出世。池湧金蓮。五峰出世。有何祥瑞。師雲。總無祥瑞。僧雲。爲什麼卻無。師雲。座前縱有天花落。正眼看來亦是邪。僧以手劃一劃。師雲。切須子細。僧欲進語師乃雲。問話且止。此一大事。乃是先佛之根本。群生之性命。亘古亘今。未嘗改移。在聖在凡。曾無增損。包含天地。混茫太虛而不知其大。鼓泄陰陽。陶鑄萬物而不宰其功。浩浩然。不可以語言造。昭昭然。不可以寂默詣。語言求之。返成诤論。寂默求之。墮于斷滅。到此唯聖與賢。乃能共證。在昔裴相國治潭之日。石霜山中。有一老僧。號曰普會。雖有道行。不爲世人之所欽奉。孤守深山。孑然自善。裴公知之。一日枉駕。公秉以見之。坐次。普會乃問。相公手中秉者是何物。公日。此有多名。略言其二。在天子手中日圭。在百官手中曰笏。普會曰。敢借一觀。公遂度與善會。會接得。乃拈起示相公雲。在天子手中曰圭。在百官手中曰笏。且道。在老僧手中。喚作甚麼。公無說。普會曰。若也道得。卻還相公。若道不得。留在山中。永爲法物。裴公然之。自爾之後。普會之道。大行天下。學者歸之如市。堂盈千衆。得其旨者。不知其數。普會之道既行。良由裴公不以廟堂尊高爲貴。而能屈折于山中一老僧之前。遂使如來正法眼歲。萬世光顯。此非聖賢用心。則無由能得。雖然如是。叁百年來。未曾有人提掇。雲蓋今日。幸逢勝會。不免再叁。乃豎起拂子雲。只這個。不是笏。不是圭。諸佛授手。千聖護持。巍巍蕩蕩。應物隨機。收來則天寬地厚。放去乃鬥轉星移。且道。即今是收是放。若也道得。裴公普會。不遠目前。若也未知。更俟他日。拂一拂。

  上堂

  平高就下。辭郭入村。斬新日月。特地乾坤。釋迦老子。橫眠豎臥。樓至如來。把卻叁門。喝一喝。拍禅床。下座秋雨蕭蕭。秋風飋飋。好個公案。無人斷得。有麼有麼。良久。拍禅床。喝一喝。

  夫有情之本。依智海以爲源。含識之流。總法身而爲體。只爲情生智隔。想變體殊。達本情忘。知心體合。道家又道。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恍恍惚惚。其中有物。遂拈起柱杖雲。文殊菩薩。共太上老君。在五峰柱杖上相趕。還有人見麼。若也見。阿誰在前。阿誰在後。乃擊香卓雲。打與叁百。

  是即埋沒千聖。非即辜負自已。且道。是非不到處。一句作麼生道。良久雲。鶴鹭並頭踏雪睡。月明驚起兩遲疑。

  一年去一年來。年去年來知幾回。勸若識取去來者。免被光陰取次催。且道。去來者作麼生識。既識得。作麼生道。若道不得。五峰與你一切道出。乃雲。孟春猶寒。下座。

  拈柱杖雲。五峰不會佛法。問著也無對答。卻將柱杖亂敲。笑殺叢林老衲。卓柱杖一下。

  頭戴須彌山。腳踏四大海。呵吸成風雷。動用生五彩。若人識得渠。一任歲月改。且道。誰人識得渠。喝一喝雲。田厍奴。下座。

  一年春盡一年春。野草山花幾度新。天曉不因鍾鼓動。月明非爲夜行人。

  拈柱杖橫按雲。倚天照雪。豈並太阿。捉日追風。甯同八駿。且道。與他安名立字好。不與他安名立字好。良久雲。德山有口未曾開。臨濟兩行淚先落。卓柱杖。

  請化主。雲。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虛空。悉皆消殒。海會即不然。一人發真歸源。十方世界。乾坤大地。盡是黃金白玉。瑪瑙珊瑚。爲什麼如此。良久雲。我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春雨綿綿。連朝接夜。普天普地。無處不周。非人力之能爲。豈虛空而自有。且問諸人。因什麼得到恁麼地。良久雲。山房睡起寂無人。野禽啼在深花裏。

  舉僧問睦州和尚。如何是學人一卷經。州雲。題目甚分明。師雲。如今一問一答。一主一賓。一縱一擒。一舒一卷。楊眉瞬目。豎拂敲床。以至種種施爲。總是題目。敢問諸人。經在什麼處。良久雲。朝轉叁千。暮轉八百。無漏果圓。共成佛道。

  請典座藏主莊主知客。舉釋迦老子。有四弘誓願。第一。煩惱無邊誓願斷。第二。法門無邊誓願學。第叁。無上菩提誓願證。第四。衆生無邊誓願度。海會亦有四弘誓願。第一願。粥足飯足。叁德六味。不離口邊。第二願。黃卷赤軸。不能遮眼。十字縱橫。第叁願。拖犁拽杷。步步到家。第四願。唱喏唱諾。不動舌頭。大衆且道。與釋迦老子。是同是別。試斷看。良久雲。明月滿江無處覓。沙鷗時叫兩叁聲。

  古者道。視之不見。謂之夷。聽之不聞。謂之希。搏之不得。謂之微。若是雲蓋則不然。視之則遍周沙界。聽之則響應十方。搏之則納須彌于芥中。擲大千于方外。然雖如是。猶是因風吹火。順水行舡。且道。開合一句。作麼生商量。良久雲。總被秋風收拾去。不知和雨落誰家。

  不須添不須減。妙智靈光常湛湛。一日兩度缽盂開。莫認饅頭作酸餡。

  七月山中雨。便覺無暑氣。中夜竹簟冷。背手牽布被。父母非我親。祖佛非我位。此外更無他。不如且瞌睡赤日曬來幹落索。秋風吹動又新鮮。欲向江邊問消息。鹭鸶踏卻釣魚舡。

  滿頭白發面皮幹。祖道難扶強自寬。多謝流莺能助我。曉來枝上語千般。

  舉祖師道。父母非我親。誰是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是最道者。雲蓋即不然。父母非我親。無有不親者。諸佛非我道。無有不道者。且道。與祖師相違。爲複不相違。如鳥二翼。如車二輪。如天地之二儀。如日月之雙照。祖師得第一句。五峰得第二句。若有人添得一句。許伊鼎分叁足。

  木人眼卓朔。石女頭把仿。兩個火爐頭。愛說多年話。張叁失了刀。李四拾得[木+霸]。一場幹落索。幾人知縫罅。喝一喝。拍一拍。下座。

  古者道。淨地上死人無數。過得荊棘林者。是好手。若說大盡叁十日。小盡二十九。地肥茄子大。腳瘦草鞋寬。寒則向火。熱則取涼。正是淨地上死人。若也探竿影草。袖裏藏鋒。換步移身。主賓雙照。攪長河爲酥酪。變大地作黃金。猶未過得荊棘林在。且道。作麼生得與五峰相見。良久雲。良玉不爲沙礫混。要識真金火裏看。

  一中叁。叁中一。無量劫來到今日。且作麼生是今日事。良久雲。楊柳煙深百舌啼。度水胡僧雙腳濕。

  叁轉*輪于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敢問諸人。且作麼生是叁轉*輪。良久雲。晨朝有粥齋時飲。夜後長伸兩腳眠。

  雲霾萬壑。雪覆千峰。口欲談而牙齒寒。目欲視而睛光亂。到這裏。且道。憑個什麼建立。良久雲。地爐禅客莫嫌冷。更有英雄臥鐵衣。

  兩不成雙。一不成只。貌若嬰孩。聲如霹雳。入水不揚波。穿山不動石。滔滔常在五峰前。明眼衲僧識不識。拍禅床。喝一喝。下座。

  見可見無所見。聞可聞無所聞。無聞則音聲至大。無見則色像至廣。音聲色像。既廣既大。則見聞覺知。無邊無際。雖然如是。爲什麼。叁世諸佛。向一微塵裏。轉大*輪。家家門外路。一一透長安。

  打破虛空。喝散風雨。地獄天堂無著處。浮漚影裏任經年。石火光中論劫住。

  雪嶺吼泥牛。雲門嘶木馬。只應除此外。萬般俱是假。

  靜爲躁之君。蹂爲靜之臣。君臣如合道。躁靜一時真。

  春風吹園林。曆曆傳好音。見聞如不脫。辜負老婆心。

  偈頌

  寄酬邵陽陳朝請  謝靈泉茶

  邵陽太守老禅翁。盡日忘緣與我同。千裏生靈爲海衆。一城弦管是家風。簿書行遣通消息。枷棒分明示苦空。回顧一盂並一錫。卻慚高臥白雲中。

  [廿/(月+曷)]茶一餅占春先。碾罷仍將雪水煎。盡日清香繞牙齒。爐邊不動見靈泉。

  送僧遊皇都  送小師

  衲卷春風逸性情。孤鴻悠飏拂青冥。崖泉別後聲長在。時倚筇枝猶自聽。

  萬國歸心共一家。等閑移步到京華。明年杜宇聲聲好。應憶山中玉杵花。

  履石思磊落。臨流念清瑩。玩月學高明。觀松[學+(敲-高)]堅勁。四者皆可師。行坐若身影。吾言不汝忘。朝暮時一詠。

  寄唐秘校  送明長老歸灌溪

  竹…

《010 續古尊宿語要(宋 師明 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