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9 古尊宿語錄▪P124

  ..續本文上一頁得。不逐四時之所遷。萬物之所變。若也不薦。人漸老又經秋。等閑白卻少年頭。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八月初五。禅家安閑國土。甜則甘草元甜。苦則黃檗元苦。若也得意忘言。自然超今越古。

  上堂。古人道。毫厘有差天地懸隔。且道。毫厘不差又如何。良久雲。僧堂裏吃茶。

  上堂。今朝八月十五。又是月圓當戶。月不照人人不問月。彼此不相幹。趙官家國土。不如歸去來。田中晚稻近日好雨。喝一喝下座。

  化主回上堂。演上人今日作齋供養羅漢。爲供養過去耶。見在耶未來耶。若供養過去已過去。未來未至。見在無住。叁世既不有。一心何所依。乃召雲。演上座正好供養。過去亦如是。見在亦如是。未來亦如是。彼亦如是。此亦如是。一切諸法亦如是。複召雲。演上座正好供養。供養亦如是。如是如是。

  上堂。道德經曰。大巧若拙。大辯若讷。師雲。達人到此。身心一如。身外無余。十方世界。只在目前。

  上堂。一年十二月。倏忽又臨頭。人漸老水長流。世有何人便肯休。休休不如歸去來。自有無繩水牯牛。喝一喝下座。

  上堂。方上人今日爲施主供養羅漢。且道。羅漢來也無。若來在什麼處。若不來。又供養他作什麼。乃顧謂大衆雲。要識真羅漢麼。元來總在這裏。複召雲。方上座還見麼。正好供養。來無所從。去無所至。一一不生。一一不滅。性真妙明。常住世間。清淨本然。周遍法界。若也如是。萬兩黃金亦消得。若不如是。滴水難消。老僧隨例餐锝子。也得叁文買草鞋。聖節上堂。率土之土皆屬王土。率土之民莫非王民。今朝臘月八日。當釋迦如來成道之辰。是今上皇帝降誕之日。所謂前聖後聖。聖德共明。人王法王。王道同久。應千年之慶運。統萬國之歡心。伏惟。皇帝陛下萬歲萬萬歲。複召衆雲。大殿上念佛祝延聖壽。下座上堂。舉佛在之日。有一女人禮佛。乃于座前入定。佛遂敕文殊出之。文殊入百千金剛叁昧。出女子定。了不可得。時有網明亦入叁昧。唯彈指叁下。女子從定便起。師雲。且道。文殊與網明。見處還有優劣也無。若道無。文殊何故出女子定不得。只如今日擊動法鼓大衆齊到座前。與網明出女子定爲是同是別。不見古人道。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大衆。總是祖師門下參玄上士。試觀看。若見得。出家事畢。解脫安樂。世俗塵勞不用閑觀。喝一喝下座。

  上堂。數日出入。或風或雨。或陰或晴。或聚或散。或鄉或村。或縣或邑。及至歸來。叁門依舊向南開。複雲。大衆歸堂吃茶。

  上堂。出家沙門清淨佛子。莫于袈裟下失卻人身。所以古人道。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還須償夙債。且道。袈裟下了個什麼。便業障本來空。未了個什麼。還須償夙債。出家門中也須子細。不得莽鹵。一等行腳離鄉別井。出一叢林入一叢林。訪尋善知識決擇生死。直須子細。假饒了得我更問你。只如僧問雲門。二祖是了未了。雲門雲確。衆中作麼生商量。時中如何受用。大衆要會麼。良久雲。昨日化主歸山。一年在外化導不易。有利無利不離行市。喝一喝下座。

  上堂。西瞿耶尼北郁單越。家家門前長安道。到處通徹。蓦拈柱杖雲。柱杖頭上千差萬別。乃擲下柱杖喝一喝下座。

  古尊宿語錄卷之四十四

  寶峰雲庵真淨禅師住金陵報甯語錄叁

  上堂。今朝欲入室。侍者報言參。捶鍾並擊鼓。分明爲指南。非但鍾鳴鼓響。飛禽走獸草木叢林森羅萬象。昨日仁上人設齋。一一爲諸人徹困。還有知恩報恩者麼。老僧亦在其間。良久雲。欲知端的意。盡在不言中下座。

  上堂。今朝二月二十五。金銀琉璃握成土。禅家如意自在心。妙用縱橫無不是。彼此男兒大丈夫。勸君莫咬他人語。

  上堂。叁月本不生。二月何曾滅。不滅與不生。人心自分別。分別既不生。一切皆寂滅。山河大地不可不寂滅。如今一一現前。不可不寂滅。大衆。還入此境界麼。即今又總在何處。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叁月初五。天地不晴久雨。雲門劄意分明。衲僧如何伸吐。蓦拈柱杖雲。雲門大師來也。劄久雨不晴。臨時變化不涉途程。遂擲下雲。切忌隨他柱杖子去。下座。

  上堂。今日叁月十朝。衲僧知見雄豪。步步直須有主。擬議打折驢腰。

  上堂。先上座煮栗黃粥供養禅衆。吃了總飽齁齁地挂起缽盂。知恩方解報恩。叁十年後不得辜負趙州老。直饒當下見得倜傥分明。不隨古人言語所轉。各證無生法忍。得大解脫。須知叁年一閏。九月重陽。是何宗旨。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九月初五。佛法未嘗間阻。開單心印發光。何況上來下去。大衆了然生死不相幹快樂自在。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九月初十。衲僧門風壁立。不是宗乘強爲。欲破禅家法執。遂拈柱杖雲。若喚作柱杖子。翳汝眼睛。不喚作柱杖子。避色逃聲。乃擲下雲。還我師子兒來。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九月十五。月色十分顯露。人心才有是非。便被浮雲點汙。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九月二十。大道本無拘執。放開把住自由。還要人人悟入。喝一喝下座。

  因施主上堂。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僧俗男女平等心。一一皆同證法界。

  上堂。今朝十月初十。滴水滴凍禅衆上來。長老說夢忽然夢裏覺來。顯發人人佛之妙用。乃垂一足雲。不是佛之妙用。又喝一喝雲。不是佛之妙用。大衆上來下去。不是佛之妙用。複召雲。大衆。分明是夢。師一日到法座前。乃提起數珠。複顧視雲。大衆。數珠一百八。便歸方丈。

  上堂。茲日夏首。衆僧結製之辰。泐潭山比丘克文。與清淨大衆。踞菩薩乘。修寂滅行。以大圓覺爲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本際。涅槃自性無系屬故。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叁月安居。爲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離諸垢染清淨梵行。若能如是。所謂如蓮華不著水。心清淨超于彼。

  上堂。清大師則上人。數年在浙中。緣化石笕供具等。比者回山不勝欣喜。然于道人分上一切所作。而無作意。既無作意。則是無功用大解脫法門。所謂無爲而無所不爲。信手拈來不勞心力。種種聖像。種種經卷。種種莊嚴。種種供具。種種佛事。蓦拈柱杖雲。總在柱杖頭上。東湧西沒南湧北沒。撒開也堂上庫下。佛殿僧堂。及諸寮舍。種種莊嚴。種種清淨。法喜禅悅。遂擲下雲。撲亦撲不破。蕩亦蕩不散。來無所從。去無所至。無成無壞。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若信不及。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現法界。寶光化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刹自在。卻還清公大師。伏惟珍重。

  上堂。今朝四月二十五。爲報禅家莫莽鹵。渌水青山在目前。一一分明佛淨土。擬心早不淨了也。不擬心又作麼生。歸堂吃茶。

  上堂。倏忽又是五月。時節交參總別。回異成壞重重。一一融通皎潔。蓦拈柱杖雲。一切時分。總在柱杖頭上。不見有一塵一衆生不成佛者。且道泐潭山一衆。有不成佛者也無。乃擲下雲。是成是壞。喝一喝下座上堂。今朝五月複端午。隨衆生心解分布棕子。雖然應所知。要須一一知來處。且道。從什麼處來。蓦拈柱杖雲。若知柱杖子來處。即知一切法來處。所以道。隨衆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只如大衆。從甚麼處發現。一一分明在目前。若知發現。不妨奇特。若也不知。何名出家。遂擲下雲。只者末後一著。也大難會。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五月半。爲衆決定斷。普請共成佛。不須怪老漢。下座。

  出外歸上堂。古人所謂有物流動人之常情。情若不生。則老僧出入動靜。無去來之作。自然人事周遍。又何妨遊戲神通藏法喜禅悅樂。則與大衆同住如來寂滅海究竟覺。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六月又初一。爲報諸人莫自屈。日用無非大智門。摩诃般若波羅蜜。

  上堂。般若靈智。拔二親而歸佛國。沙門誠信。設一飯以飽禅僧。因緣既在。功德何窮。蓦拈柱杖雲。所謂靈源明皎潔。枝派闇流注。乃擲下雲。參同不二心。歸堂吃茶去。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六月二十。卻歎時光催急。看看解夏到來。拂拭柱杖與笠。無非妙用神通。盡是心心證入。不須向外馳求。抛卻自家城邑。

  上堂。今朝又是七月一。夏去秋來自相失。各悟自己性無生。人人當下成佛訖。大衆。莫道我不受者惡水潑。如今叢林多作此解。

  上堂。舉古德問僧雲。是什麼聲。雲蛇蛟蝦蟆聲。德雲。將謂衆生苦。更有苦衆生。又有古德問僧曰。是什麼聲。曰雨滴芭蕉聲。德曰。莫謗如來正*輪。師雲。有一轉語。可以安邦定國主聖臣賢。有一轉語。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兒嬌。若是辨得出。許你于十字路頭。不畜一粒米。不種一莖菜。接待往來真善知識。若辨不出。炙脂帽子鹘臭布衫。且與麼東過西過。喝一喝下座上堂。但以禅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蓦拈柱杖雲。不是無生。築著你鼻孔。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不是知見。誰不明了。誰不具足。阿誰無分。不是頓入閻老子。呵呵大笑雲。泐潭山裏一衆。若于者裏薦得去。盡作雲門烜赫兒孫。若薦不得。總屬閻羅老子所菅。遂擲下柱杖下座。

  上堂。昨日有人從袁州來。卻得洪州信。說道長安米價高。福建路荔枝熟。前叁叁後叁叁。泐潭山裏五日一參。下座。

  上堂。今朝又是九月一。暑往寒來春複秋。須信人人一段事。不同時節逐遷流。既是人人一段事。爲什麼有信者有不信者。不見世尊雲。一雨所潤叁草二木上堂。舉古人雲。如珠在盤。不撥而自轉。只如大衆。開單展缽拈匙把箸。一切時中所作所爲。又何假人撥而後轉。乃至雲門糊餅趙州柏樹德山棒臨濟喝。又何假人撥而後應。自是你諸人不悟後錯會。又幹他糊餅柏樹棒喝甚麼事豈不見。六祖大師雲。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當顯現。

  上堂。舉雲門大師雲。盡大地是個解脫門。枉作佛法會卻。何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師雲。大小雲門。錯下名言好與叁十棒。如今既不喚作山。不喚作水。又喚作什麼。若有明眼衲僧辨得出。叁十棒卻還泐潭。若辨不出。叁十棒分付阇梨。喝一喝下座…

《009 古尊宿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