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9 古尊宿語錄▪P131

  ..續本文上一頁

  別洪師張左司歸泐潭。

  自笑年來七十叁。瓶盂又汲石門潭。偶迎府師一時意。抛卻雲山幾處庵。大道也知無固必。通人應亦重相谙。翻思恩德何由報。潦倒扶持強指南。

  寄洪師張天覺。

  雲賴德風輕舉力。飄然又寄寶山中。龍蛇每用春雷覺。草木時將法雨蒙。馬祖妙心傳不盡。泐潭靈派瀉無窮。回頭爲報張居士。豈獨今生外護功。聞說當年蛇虎穴。法王居後杳無蹤。庭幽寂寂深深處。山好千千萬萬重。張氏腴田圍大嶺。馬師靈塔蔟長松。勝遊輪卻君先到。還屬南昌一化封。

  楞嚴偈寄撫守許朝散。

  十卷楞嚴萬行林。法門開辟備機深。八還四就且除礦。叁漸七征猶煉金。見見見時當見性。聞聞聞處要聞心。使君爲物延僧講。付囑無忘佛正音。

  留題佚老庵。

  勞生唯有僧無事。若悟真乘老更閑。叁徑園林禅性在。一庵風月道心還。傍欄碧澗長來水。隔岸青岑不買山。卻顧群情塵土裏。名牽利役自忘艱。

  送僧遊南嶽。

  住亦無求去亦閑。飄然到處是家山。偶棲龍峤重岩寺。又憶融峰絕頂關。禅性誰同秋月皎。吟情自得古風還。平生聚散叁回也。知向何時更會顔。

  送黃州丐者。

  東西南北齊安道。舜日高高照不偏。千裏江山稱佛國。萬家香火祝堯天。麻城長者思聞道。柏子真身尚坐禅。機但大悲平等化。無人無我智爲先。

  和仙上人秋夜對月。

  香殘火冷漏將沈。孤坐寥寥對碧岑。萬井共當門有月。幾人同在道無心。風傳喬木時時雨。泉瀉幽岩夜夜琴。爲報參玄諸子道。西來消息好追尋。

  大丞相請疏。

  觀文殿大學士司空上柱國荊國公王安石。伏以。肇置仁祠。水延睿算。歸誠善導。開迹勝緣文公長老。獨受正傳。曆排戲論。求心之所祈向。發趣之所歸宗。俯惟慈哀晚徇勤企謹疏。元豐八年叁月日。

  判府左丞請疏。

  資政殿學士太中大夫魏郡開國侯王安禮。伏以。施綠野之林園。蔚然華構。立青蓮之場地。寵以嘉名。申祝壽祺。推明美報。必資達識。爲覺迷情。文公長老。夙悟真乘。久臨清衆。若心數法。非外假于虛名。由聞思修。可內觀于實相。舉揚密義。和會勝緣。謹疏元豐八年叁月日。

  寶峰雲庵真淨禅師語錄序。

  眉山蘇轍述。

  水流于地。發爲草木。鹹酸甘苦皆水也。火傳于薪。化爲飲食。飯餅羹胾皆火也。心藏于人。見于百骸。視聽言動皆心也。古之達人。推而通之。大而天地山河。細而秋毫微塵。此心無所不在。無所不見。是以小中見大。大中見小。一爲千萬。千萬爲一。皆心爾法然。而非有所造也。故其指心法以示人也。有以光明相好化人。有以飲食臥具衣服。有以園林臺觀虛空。有以寂默無說無示。蓋事無非法者。然有聞思修法門。衆生由之以入。如大衢路既徑且易。自達磨西來。諸祖相承。皆因言以曉人。心地既明。出語皆法。譬如古木生氣。調達華葉無數。顛倒向背。秾绉長短。無一不可。譬如大海。濕性融溢。隨風舒卷。波濤流轉。充遍洲浦無一不到。觀者眩耀。莫測其故。然至于循流返源。識其終始。可以拊手而笑。有禅師文公。幼治儒業。弱冠出家求道。得法于黃龍南公。說法于高安諸山。晚居洞山。實繼悟本。辯博無礙。徒衆自達而至。元豐叁年。轍以罪來南。一見如舊相識。既而其徒以語錄相示。讀之縱橫放肆。爲之茫然自失。蓋余雖不能诘。然知其爲證正法眼藏。得遊戲叁昧者也。故題其篇首。

  寶峰雲庵真淨禅師語錄後序。

  鄱陽任軒程衮述。

  真淨文老。以華嚴海藏無量珍奇。放大光明照四天下。高安鬧處妙應化城。赫日現時最初一句。新豐古洞悟本家風。路迳依然七凹八凸。開山建業宰輔檀那。再拊清音天然氣格。斬蛇機峻祖令重行。鹘眼龍睛亦遭摴駁。石門壁立宴坐寶山。雲隱西堂潭澄秋月。緒余珠霧流落人間。衲子允平貫穿收拾。揭爲標鑒挂向叢林。自性天真。此味元無差別。百千叁昧。諸方各任招提。

  崇甯改元季春望日靖安日舒軒序。

  古尊宿語錄卷之四十六

  滁州琅玡山覺和尚語錄

  參學門人元聚集。

  示衆雲。主賓互換坐斷乾坤。料簡雙施誰人舉目。釋迦聖主示滅雙林。達磨大師真歸熊耳。琅邪門下還有具眼衲僧真正道流麼。若無。應病與藥診候臨時示衆雲。汝等諸人在我這裏過夏。與你點出五般病。一不得向萬裏無寸草處去。二不得孤峰獨宿。叁不得張弓架箭。四不得物外安身。五不得滯于生殺。何故。一處有滯。自救難爲。五處若通。方名導師。汝等諸人。若到諸方。遇明眼作家。與我通個消息。貴得祖風不墜。若是常從。即須寢息。何故。裸形國內誇服飾。想君太殺不知時。

  師上堂。有僧出打一圓相。師便打雲。道道。僧雲。不道不道。師又打僧雲。叁世諸佛不出于此。師又打。乃雲。大衆。教中道。以手指比丘犯波逸提。山僧今日。入地獄如箭射。師一日上堂。舉汾陽先師道。汾陽門下有西河師子。當門據坐。但有來者即便咬煞。作何方便入得汾陽門。得見汾陽人。琅邪者裏也有些子。琅邪有據坐師子。若有來者即自喪身失命。作何方便入得琅邪門。得見琅邪人。此兩轉語。汝等諸人。還點檢得出也無。若點檢得出。方名擇法眼。若不如是。且無安身立命處。卓柱杖一下。便下座。

  上堂雲。彼我無差色心不二。遂拈柱杖雲。你若喚作柱杖子。有眼如盲。若不喚作柱杖子。還同避溺而投火。你若脫體會去。但知喚作柱杖子。卓柱杖一下。便下座。

  上堂。舉釋尊道。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遂拈柱杖雲。山僧喚者個作柱杖子。阿那個是相。良久雲。向下文長。付在來日。以柱杖卓一下。便下座。

  上堂。拈起柱杖雲。山僧有時一棒。諸佛降生。有時一棒。轉大*輪。有時一棒。入般涅槃。你且道。諸佛降生轉大*輪入般涅槃。相去多少。良久雲。莫謗如來正*輪。珍重。

  小參。有僧問。放過一著滿目光生。把斷要津萬木凋弊。學人上來。請師垂示。師雲。老僧退後。學雲。放過總由和尚去也。師雲。阇黎進前叁步。學雲。不入虎口爭見虎牙。師雲。十字路頭望空啓告。又僧問。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時如何。師雲。本分作家。學人便喝。師雲。老僧失利。學雲。恰是。師乃呵呵大笑。師乃舉先梁山雲。南來者與叁十棒。北來者與叁十棒。然雖如是。不當宗乘。師雲。梁山好一片真金。將作頑鐵賣卻。琅邪即不然。南來者與叁十棒。北來者與叁十棒。從教天下衲僧貶駁。珍重。

  上堂雲。夫學般若菩薩。須得智觀現前。方有少分相應。所以先聖道。當觀過去。猶夢故不可得。當觀未來。猶電故不可定。當觀現在。猶雲故仿彿而有。且道。學般若菩薩。當如何觀。不用思量。低頭難得。卓柱杖便下座。

  師因巡寮次。舉布袋和尚凡在市廛中。以破紙裹一片幹糞。見人便相呈雲。兜率陀天底。兜率陀天底。遂令學衆下語。竟有雲雲。師末後下語雲。慈氏菩薩。又舉。布袋和尚凡見人。以手背上便拍一下。人才回首。雲與我一文錢。遂令學徒下語。師末後雲。但抛一文錢與伊。

  上堂。舉汾陽先師雲。夫學般若菩薩。須參活句。莫參死句。如今人便道。函蓋乾坤是活句。截斷衆流是死句。潛麼會。莫辜負他汾陽也無。衆中有一般禅客。商量道。如何是活句。今日好天晴。如何是死句。萬裏崖州。若潛麼會。學到驢年也即是死句。山僧與你一時注破了也。作麼生是活句。遂卓柱杖。便下座。

  上堂雲。夫參學之人。直須真慧現前鑒照無差。不見道。差之毫厘失之千裏。才有異見名爲異道。所以異道有二種見。因緣自然。以斯爲執故。乃成于異。所謂因而無始。緣而無終。又先聖道。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山僧雖然與麼道。你且不得與麼會。若與麼會。入地獄如箭射。珍重。

  上堂。舉僧問馬大師。如何是佛。大師雲。即心是佛。如何是道。雲無心是道。雲佛與道相去多少。大師雲。佛如展手。道似握拳。師雲。古人方便即不可。山僧者裏也有些子。若無人買。山僧自賣自買去也。如何是佛。岩前多瑞草。如何是道。澗下足靈苗。佛與道相去多少。數片白雲籠古寺。一條渌水繞青山。珍重。

  師因小參。僧問。言前薦得辜負平生。句下承當又成狂見。未審和尚如何爲人。師雲。橫挑日月豎括乾坤。僧雲。真學人師。師雲。本分衲僧。其僧便喝。師嘿坐。僧雲了。師笑雲。不能打得你。師乃舉。僧問汾陽先師。切急相投時如何。汾陽雲。水中抱鹙子。又問。急切相投時如何。汾陽雲。裸形見阿難。師雲。有一轉語。截斷天下人舌頭。有一轉語。能開人眼目。你若揀得出。與你一條柱杖。擲下柱杖。便下座。

  上堂。舉叁聖老人去參德山。才相見便展坐具。德山雲。不用展不用展。者裏無殘羹馊飯。叁聖雲。設有。向什麼處著。德山不語。叁聖將取坐具參堂去。衆中商量極有雲雲。不見道。若無栾布作。爭得見韓光。珍重上堂雲。諸仁者未出僧堂時。聖僧已相爲了也。未到佛殿上。重說偈言。來至法堂上。叁通鼓罷。一炷香焚。便好散去。何故。不見安養國中水鳥樹林悉皆念佛。知足天上樹相撐觸演說苦空。山僧與麼道。爲是壓良爲賤。爲當是據理而論。若不甘者。但請對衆出來。山僧與你證據。若也無去。蓑衣箬笠從偏側。收取絲綸歸去來。珍重。

  上堂雲。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樹倒藤枯恰好吃棒。你且道。過在什麼處。良久雲。不是僧繇手。徒說會丹青。以柱杖卓一下。便下座。

  上堂雲。與麼來者。上間安排。不與麼來者。下間挂搭。向上人來。獨自淒淒暗渡江。更有一人向什麼處著。良久雲。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工程得便休。珍重。

  升座。僧問。承師有言。與麼來者上間安排。不與麼來者下間挂搭。總不與麼來者又作麼生。師雲。今日遇著衲僧。其僧便喝。師雲。廚前吃飯。師乃雲。先聖道。明暗交謝寒暑疊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又放光雲。法無去來。無動轉故。若然者。…

《009 古尊宿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