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9 古尊宿語錄▪P3

  ..續本文上一頁。亦名自然外道說。如今鑒覺是自己佛。是尺寸語。是圖度語。似野幹鳴。猶屬黐膠門。本來不認自知自覺是自己佛。向外馳求覓佛。假善知識說。出自知自覺作藥。治個向外馳求病。既不向外馳求。病瘥須除藥。若執住自知自覺。是禅那病。是徹底聲聞。如水成冰。全冰是水。救渴難望。亦雲。必死之病。世醫拱手。無始不是佛。莫作佛解。佛是衆生邊藥。無病不要吃。藥病俱消。喻如清水。佛似甘草和水。亦如蜜和水。極是甘美。若同清水邊數。則不著不是。無是本有。亦雲。此理是諸人本有。諸佛菩薩喚作示珠人。從來不是個物。不用知渠解渠。不用是渠非渠。但割斷兩頭句。割斷有句不有句。割斷無句不無句。兩頭迹不現。兩頭提汝不著。量數管汝不得。不是欠少。不是具足。非凡非聖。非明非暗。不是有知不是無知。不是系縛不是解脫。不是一切名目。何以不是實語。若爲雕琢虛空作得佛相貌。若爲說道虛空是青黃赤白作得。如雲法無有比無可喻故。法身無爲不墮諸數。故雲聖體無名不可說。如實理空門難湊。喻如太末蟲處處能泊。唯不能泊于火焰之上。衆生亦爾。處處能緣。唯不能緣于般若之上。參善知識。求覓一知一解。是善知識魔。生語見故。若發四弘誓願。願度一切衆生盡。然後我始成佛。是善薩法智魔。誓願不相舍故。若持齋戒修禅學慧。是有漏善根。縱然坐道場。示現成等正覺。度恒沙數人。盡證辟支佛果。是善根魔。起貪著故。若于諸法都無貪染。神理獨存。住甚深禅定。更不升進。是叁昧魔。久耽玩故。至上涅槃離欲寂靜。是魔業。若智慧脫若幹魔網不去。縱解百本圍陀經。盡是地獄滓。若覓如佛相似。無有是處。如今聞說。不著一切善惡有無等法。即爲墮空。不知棄本逐末。卻是墮空也。求佛求菩提及一切有無等法。是棄本逐末。只如今粗食助命。補破遮寒。渴則掬水吃。余外但是一切有無等法。都無绉毫系念。此人漸有輕明分。善知識。不執有不執無。脫得十句魔語。出語不系縛人。所有言說不自稱師。說如谷響。言滿天下無口過堪依止。若道。我能說能解說。我是和尚汝是弟子。者個同于魔說。無端說道目擊道存。是佛不是佛。是菩提涅槃解脫等。無端說一知一解。見舉一手豎一指雲。是禅是道。者個語系縛人。未有住時。只是重增比丘繩索。縱然不說亦有口過。甯作心師不師于心。不了義教。有人天師有導師。了義教中。不爲人天師。不師于法。未能依得玄鑒。且依得了義教。猶有相親分。若是不了義教。只合聾俗人前說。只如今但不依住一切有無諸法。亦不住無依住。亦不作不依住知解。是名大善知識。亦雲。唯佛一人。是大善知識。爲無兩人。余者盡名外道。亦名魔說。如今只是說破兩頭句。一切有無境法。但莫貪染及解縛之事。無別語句教人。若道別有語句教人。別有法與人者。此名外道。亦名魔說。須識了義教。不了義教語。須識遮語不遮語。須識生死語。須識藥病語。須識逆順喻語。須識總別語。說道。修行得佛。有修有證。是心是佛。即心即佛。是佛說。是不了義教語。是不遮語。是總語。是升合擔語。是揀穢法邊語。是順喻語。是死語。是凡夫前語。不許修行得佛。無修無證。非心非佛。佛亦是佛說。是了義教語。是遮語。是別語。是百石擔語。是叁乘教外語。是逆喻語。是揀淨法邊語。是生語。是地位人前語。從須陀洹向上直至十地。但有語句。盡屬法塵垢。但有語句。盡屬煩惱邊收。但有語句。盡屬不了義教。了義教是持。不了義教是犯。佛地無持犯。了義不了義教盡不許也。從苗辯地。從濁辯清。只如今鑒覺。若從清邊數。鑒覺亦不是清。不鑒覺亦不是清。亦不是不清。亦不是聖。亦不是不聖。亦不是見。水濁說水濁過患。水若清都無可說。說卻濁他水。若有無問之問。亦有無說之說。佛不爲佛說法。平等真如法界無佛。不度衆生。佛不住佛。名真福田。須辯主客語。貪染一切有無境法。被一切有無境惑亂。自心是魔王。照用屬魔民。只如今鑒覺。但不依住一切有無諸法世間出世間法。亦不作不住知解。亦不依住無知解。自心是佛。照用屬菩薩。心心是主宰。照用屬客塵。如波說水。照萬像以無功。若能寂照不自玄旨。自然貫串于古今。如雲神無照功至功常存。能一切處爲導師。衆生性識。他爲未曾踏佛階梯。是黐膠性。多時黏著有無諸法。乍吃玄旨藥不得。作聞格外語。他信不及。所以菩提樹下四十九日默然思惟。智慧冥朦難說無可比喻。說衆生有佛性。亦謗佛法僧。說衆生無佛性。亦謗佛法僧。若言有佛性。名執著謗。若言無佛性。名虛妄謗。如雲。說佛性有。則增益謗。說佛性無。則損減謗。說佛性亦有亦無。則相違謗。說佛性非有非無。則戲論謗。始欲不說。衆生無解脫之期。始欲說之。衆生又隨語生解。益少損多。故雲。我甯不說法。疾入于涅槃。向後返尋。過去諸佛皆說叁乘之法。向後假說。假立名字。本不是佛。向渠說是佛。本不是菩提。向渠說是菩提。涅槃解脫等。知渠擔百石擔不起。且與渠一升一合擔。知渠難信了義教。且與渠說不了義教。且得善法流行。亦勝于惡法。善果限滿惡果便到。得佛則有衆生到。得涅槃則有生死到。得明則有暗到。但是有漏。因果翻覆。無有不想酬獻者。若欲免見翻覆之事。但割斷兩頭句。量數管不著。不佛不衆生。不親不疏。不高不下。不平不等。不去不來。但不著文字。隔渠兩頭捉汝不得。免苦樂相形。免明暗相酬。實理真實亦不真實。虛妄亦不虛妄。不是量數物。喻如虛空不可修治。若心有少許作解。即被量數管著。亦如卦兆。被金木水火土管。亦如黐膠五處俱黏。魔王捉得自在還家。夫教語皆叁句相連。初中後善。初直須教渠發善心。中破善心後。始名好善。菩薩即非菩薩。是名菩薩。法非法非非法。總與麼也。若只說一句。令衆生入地獄。若叁句一時說。渠自入地獄。不幹教主事。說到如今鑒覺是自己佛是初善。不守住如今鑒覺是中善。亦不作不守住知解是後善。如前屬然燈後佛。只是不凡亦不聖。莫錯說佛非凡非聖。此土初祖雲。無能無聖爲佛聖。若言佛聖者。亦非九品精靈。龍畜等類及釋梵已來。皆能通變。上品精靈。亦知今古百劫時事。豈得是佛。如阿修羅王。身極長大。敵兩倍須彌山。與帝釋戰時。知力不如。領百萬兵衆。入藕絲孔裏藏。通變辯才不少。他且不是佛教語。節級奢緩升降不同。未悟未解時名貪嗔。悟了喚作佛慧。故雲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

  問斬草伐木掘地墾土。爲有罪報相否。師雲。不得定言有罪。亦不得定言無罪。有罪無罪事在當人。若貪染一切有無等法。有取舍心在。透叁句不過。此人定言有罪。若透叁句外。心如虛空。亦莫作虛空想。此人定言無罪。又雲。罪若作了。道不見有罪。無有是處。若不作罪。道有罪。亦無有是處。如律中。本迷煞人及轉相煞。尚不得煞罪。何況禅宗下相承。心如虛空。不停留一物。亦無虛空相。將罪何處安著。亦雲。禅道不用修。但莫汙染。亦雲。但融冶表裏心盡即得。亦雲。但約照境。只如今照一切有無等法。都無貪取。亦莫取著。亦雲。合與麼學。學似浣垢衣。衣是本有。垢是外來。聞說一切有無聲色如垢膩。都莫將心湊泊。菩提樹下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屬色。十二分教屬聲。只如今截斷一切有無聲色流過。心如虛空相似。合與麼學。如救頭然始得。臨命終時尋舊熟路行。尚不徹到。與麼時新調始學無有得期。臨終之時盡是勝境現前。隨心所愛重處先受。只如今不作惡事。當此之時亦無惡境。縱有惡境亦變成好境。若怕臨終之時慞狂不得自由。即須如今便自由始得。只如今于一一境法。都無愛染。亦莫依住知解。便是自由人。如今是因。臨終是果。果業已現。如何怕得。怕是古今。古若有今。今亦有古。古若有佛。今亦有佛。如今若得。直至未來際得。只如今一念一念不被一切有無等法管。自古自今。佛只是人。人只是佛。亦是叁昧定。不用將定入定。不用將禅想禅。不用將佛覓佛。如雲。法不求法。法不得法。法不行法。法不見法。自然得法。不以得更得。所以菩薩應如是正念于法。罄然獨存。亦無知獨存之法智。性自如如。非因所置。亦名體結。亦名體集。不是智知。不是識識。絕思量處凝寂體盡。忖度永亡。如海大流盡波浪不複生。亦雲。如大海水無風幣幣之波。忽知幣幣之波。此是細中之粗。亡知于知還如。細中之細。是佛境界。從此初知名叁昧之頂。亦名叁昧王。亦名爾焰智。出生一切諸叁昧。灌一切諸法王子頂。于一切色聲香味觸法刹土成等正覺。內外通達悉無有閡。一色一塵一佛一色。一切佛一切色。一切塵一切佛。一切色聲香味觸法亦複如是。一一遍滿一切刹土。此是細中之粗。是善境界。是一切上流知覺聞見。亦是一切上流出生入死。度一切有無等。是上流所說。亦是上流涅槃。是無上道。是無等等咒。是第一之說。于諸說中最爲甚深。無人能到。諸佛護念。猶如清波。能說一切水清濁深流廣大之用。諸佛護念。行住坐臥。若能如是。我時爲現清淨光明身。又雲。如汝自等語等。我亦如然。一佛刹聲一佛刹香。一佛刹味一佛刹觸。一佛刹事悉皆如是。從此上至蓮華藏世界。縱廣總皆如是。若守初知爲解。名頂結。亦名墮頂結。是一切塵勞之根本。自生知見無繩自縛。所知故系世有二十五。又散一切諸煩惱門縛著于他。此初知二乘見之名爲爾焰識。亦名微細煩惱。便即斷除。既得除已。名爲回神住空窟。亦名叁昧酒所醉。亦名解脫魔所縛。世界作壞定力所持。漏向別國土都不覺知。亦名解脫深坑可畏之處。菩薩悉皆遠離。亦雲失腳作轉輪王。令四天下人一日行十善。此福智猶不能算。自己鑒覺名王。緣念著有無諸法。名轉輪王。只如今于藏腑中都不納一切有無等法。離四句外名空。空名不死藥。爲喚前王名不死藥。雖雲不死藥。與王共服。亦非二物。亦非一物。若作一二解。亦名轉輪王。只如今有人以福智四事。供養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

《009 古尊宿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