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9 古尊宿語錄▪P86

  ..續本文上一頁州。

  已禮雲中塔。更瞻堂上師。方思江水北。共集定林西。一句無多子。千差永不疑。到家勤愛護。此道少人知。

  送禅人入京。

  千人叢與萬人叢。無喜無嗔耳目通。要識太原孚上座。六街鍾鼓鬧冬冬。再得旨退褒山成叁偈代違和守錢公。住山久有煙霞疾。得請放還麋鹿群。厚意于公殊未報。深禅聊複對爐熏。公家忠靖有遺德。乃與定明開道緣。異世今時豈人意。一麾千裏是家傳。出岫油然亦乘興。勸飛隨意即知還。有心知到無心域。鳥戀故林雲在山。

  真贊。

  釋迦如來出山像贊。妙色非身形容乃普。閻浮未下雙林已睹。曠濟功深六年行苦。塵沙相好萬億刹土。衆生心淨佛日常午。正念蒙光迷人外取。雕檀寫氈像未孩乳。今茲範模傳從乃古。象步出山智珠河吐。水月頓澄豁開覺戶。瞻之仰之豈敢自侮。常在不滅此言手舞。

  觀音像贊二首。

  聞。說時雖說常無說。法身普現凡聖等。耳根辨聽音聲絕。娑婆最有大因緣。一念清涼除惱熱。曠大劫來不虛妄。言言故得皆真實。應念蒙光迅電飛。尋聲救苦奔風疾。千章萬句離文字。異韻殊音垂秘密。現相宣揚遇此時。見聞顈脫欣今日。

  天臺叁大士像贊。

  岩岩天臺曠闊寰宇。大士不我毫端莫取。蜀客心狂绉塵一縷。屈指拊掌松石猛虎。生涯何有流傳今古。靜對虛堂非謂無補。

  達磨大師贊。

  振搖梁魏斟酌。皮髓孰雲西來。空椁而已素壁。虛堂少林熊耳。

  百丈大師贊。

  慧燈續傳福庭。宜敞常住世間。水月鏡像是謂。叢林大智百丈。

  楊岐和尚贊。

  鬧市竿頭呈戲。衆眼曾驚。栗棘蒲上橫吞。諸方盡畏。宜陽秀水萍實。楊岐雨過雲橫。天高地下。

  白雲端和尚贊。

  綱紀著明不忘。付授淨空無際。如日處晝欲究。根源瞻之龍岫。

  五祖演和尚贊。

  遇冤則親傳虛果當。剛硬齒牙生鐵腸髒。風清淮楚道實宗匠。不有智悲子孫安向。

  浮山圓鑒和尚贊。

  並汾鐵騎。老息荒丘。雲施雨罷。花落水流。

  褒山定明禅師贊。

  四海稱唐師出華陽。不起燕坐翺翔帝鄉。名與山俱道逐時芳。濟民助國能雨能旸。貧者獲富熱者得涼。群蒙所歸實在不亡。

  悟首座圖余幻質複求爲贊。,

  廓然無聖俨爾有容。明明絕眹密密垂蹤。昔也懷寶枯木藏龍。今其示人巨嶽喬松。龍吞萬類松茂叁冬。神而不改風雲必從。吾形既得爾道自鍾。褒斜路險漢水朝宗。

  圭首座求贊。

  如圭如璋惟子非我。且陋且拙在余是可。子今傳余拙則成奇。物感神會形動心隨。凝雲不飛寒月下映。孰謂之凡孰謂之聖。余猶爾也奇拙同貫。嘻嘻期文大樸未散。

  順知藏求贊。

  色裏膠青不見形影中。所以邈吾真。吾真定有。非形礙爲對。凡夫顯幻。塵塵既顯道彌新。不貴西來彼上人。

  淵禅人求贊。

  似余似余類我類我。我複謂誰如火與火。描邈不就迎隨不果。寫出龍門衲僧災禍。

  如大師求贊。

  此類則疏現形仍普。得在一瞬照窮千古。雲起吟龍風生嘯虎。贊之絕辭瞻焉奚睹。

  賢監院求贊。

  遍界不藏毫端獨妙。縱未颦呻已先微笑。吾子識也水月斯照。绉塵不遺是爲宗要。

  肱維那求贊。

  識余者誰請觀端的。孰雲丹青謾勞尋覓。斷雲架巘皎月在壁。昭爾惺惺悟茲寂寂。

  勤禅人求贊。

  滄溟一滴鹹無際。厚地绉塵廣有余。何事陋容人寫得。只緣蹤迹在龍舒。

  昕侍者求贊。

  吾行爾隨吾喚爾應。唯隨與應不欠不剩。因吾識爾此像果親。靜而瞻之道實絕倫。

  元侍者求贊。

  道雖光明形則山野。提折腳铛住深蘭若。拙韻無取陋容誰寫。常在左右覺元侍者。

  小師崇戒求贊。

  似即疏比仍失。廓爾空皎然日。顧丹青寫容質。誰使之省尋覓。

  無著道人求贊。

  植杖望雲何處。空山獨立凝情。愧我蕭然無物。謝伊裝點相成。

  憑濟川教授求贊。

  天地無物我無物。隱顯空雲隨出沒。此間誰是悟玄人。霹雳光中轟一咄。

  吳公明求贊。

  欲識坦然老。乃是龍門人。聲名落四方。坐臥今十春。會見移庵去。何妨邈形真。平生香火緣。對比即神通。

  張公壽求贊。

  首到東山晚親龍岫。歲經寒暑人非新舊。塗毒長鳴優昙勿嗅。靜對終日弟子公壽。

  戴巨濟求贊。

  畫出人皆識。相逢道更親。起雲峰後路。記得往來頻。

  龍門常住圖師真知事求贊。

  寥廓無狀孰爲龍門。有指南路絕刀斧痕。因緣去住任物所論。黃竹寒湫曉而複昏。

  古尊宿語錄卷第叁十一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小參語錄

  住南康雲居嗣法善悟編

  小參雲。好一轉語。還有人答得麼。良久雲。問答俱備。所以古人道。夫說法者當如法說。且如法又作麼生說。諸人既無風起浪。者裏不免將無作有。所以道。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聽無聞。諸人既無聽而聽。我者裏無說而說。若得恁麼。目前無一法可得。何故且聽外無一絲毫說底。說外無一絲毫聽底。便能透過雙關。俱無異相。不必說與不說聽與不聽。自然大地山河色空明暗。更非別法。可謂透出塵。勞頓居實地。雖現在叁界中。熾然出叁界。現在聲色裏。熾然出聲色。且如今與諸人說聽同時。作麼生說個不說不聽底道理。須知端的明悟始得。不見古人道。非色聲香味觸法。者個去處也大殺不易。參學之士。若非到此田地。管取目前有法。外既有法內必有心。內外緣生。汨沒叁界。諸聖由茲而出現。達磨特地而西來。還知諸聖用心處麼。只是諸人心是。更無別心。亦無別法。所以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誠實無差。方知道無迷無悟非聖非凡。若實得恁麼。便好韬光晦迹。履踐諸聖玄塗。其或未然。直須管帶始得。不見趙州和尚雲。十二時中。許你一時外學。僧便問。許一時外學。未審學什麼。州雲。學佛學法。只如佛法尚爲外學。其余十二時中作個什麼始得。大難其人。所以如今與諸人相會。喚作非時言論。既是非時言論。如何得相親去。達道之人。若能镕瓶盤钗钏作一金。攪酥酪醍醐爲一味。說什麼時與不時。盡皆中的。奉勸諸人。快好究取。二六時中。去離塵緣。莫起異念。豈不聞。昔日有人在高樓上。見二比丘從樓前過。有二鬼使掃並道路。複有二鬼。散花隨後。及乎二比丘迥。次二鬼複在前。叱喝噀唾。二鬼隨後。掃除腳迹。其人遂下樓問二比丘所以。其二人方悔。感悟乃雲。我等去時。共談佛理。及至回時。卻言雜語。諸禅德。此雖粗境界。子細推來。乃是學道之人大事。何故。只爲情念瞥起外境現前。念若不生無境可得。所以先聖道。以無念爲宗。而今但無凡聖異念種種心量。亦無煩惱可斷亦無菩提可求。于生無生。于死無死。不見昔日洞山和尚與密師伯遊山次。忽見白兔從草中突出。密雲。大似白衣拜相。山雲。老老大大作者個語話。密雲。兄又作麼生。山雲。積代簪纓暫時落魄。者個公案如何消遣得去。且道。是何道理。諸人若會得白衣拜相。便乃獨步丹霄。永出常流。若會得積代簪纓。便解奪饑人之食。祛耕夫之牛。還委悉麼。直饒一一委悉分明。諸人分上總使不著。如何是諸人分上事。試斷看。良久雲。討甚兔子。珍重。

  師還東山省觐。衆請小參雲。暫下蓮峰輕屈指。光陰倏爾又叁年。雖然不隔絲毫許。爭似躬親到座前。某伏自數日前。陪從太平禅師。象馭再登蓮峤。歸侍老師大和尚。瞻禮慈容之間。須知有相見底事。敢問大衆。作麼生是相見底事。不可是你見我我見你是相見。若恁麼。全無佛法得力處。何故。世間諸趣彼此見存。常在生死之中。未有脫離之地。所以雪峰和尚向人道。望州亭與你相見了也。烏石嶺與你相見了也。僧堂前與你相見了也。若據如斯指示。豈待音容相接言氣相交始爲相見。諸高德。夫爲參學之士。須實有去處始得。還知麼。如今敢道。千裏同風。相見卻易會。對面相見卻難知。何故難知。夾山老子道。目前無阇梨。座上無老僧。諸來大衆盡在于此。如何見得。目前無阇梨。堂上老師大和尚在座。與諸大衆證明。作麼生見座上無老僧。不可等閑過卻將爲閑事。晝夜被見聞風所飄鼓。根塵陰界諸入纏縛不得自由。生死事大。須得個悟由入頭處始得。雖然如是。格外道人實遭怪笑。何故。須知有向上一著。且待異日他時。別爲諸人點破。因記得。昔日南泉趙州二尊宿。皆是道超物外。名播寰中。時有一僧往山中。見一禅伯在盤陀石上卓庵而坐。僧遂問曰。南泉出世浩浩地。何不往彼問訊。空坐何爲。庵主曰。莫道南泉出世。佛出世我亦不去。僧持此語見南泉。南泉大驚。遂令趙州往驗看。州到庵主處。從東過西。庵主不顧。州又從西過東。庵主亦不顧。州遂當門立曰。庵主你敗也。庵主亦不顧。遂拽下簾子而行。庵主亦不顧。大衆。者一則因緣。諸人作麼生委悉。莫是趙州南泉不到庵主田地。返被庵主勘破。落他陷虎之機也無。莫是庵主。雖然並無受用。臨機不解互換。平地上死人也無。諸仁者。素非此理。大凡行腳人。須是道眼分明始得。若道眼不明。只被南泉趙州庵主叁人換卻眼睛了也。實無少許相應處。若也道眼分明。南泉趙州庵主便是上座。更無異見也。還相肯諾也無。不見道。曾經大海休誇水。除卻須彌總是塵。久立。

  解夏夜小參雲。一二叁。無言童子口喃喃。叁二一。上下四維無等匹。衲僧活計絕絲毫。萬古徽猷是今日。大衆。作麼生是今日事現定。東西僧俗燈燭熒煌。作麼生見得個絕絲毫底事。若于此見得。曆劫孤明未曾昏昧。方信道。達磨不來唐土。二祖不往西天。如是之事。蓋是諸人背覺合塵。流浪日久。是以智光不得顯現。所以遊方問道遍參知識。若于一句下見得分明。方知無量劫來事只在今日。然今日之事也大難委悉。何故。蓋爲諸人現分別。者心本元真實。誤認分別致背真源。但無許多分別之心。自然時常顯露。只如此事。還假方便也無。山僧有個方便。普施大衆。乃豎起拂子雲。還…

《009 古尊宿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