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9 古尊宿語錄▪P99

  ..續本文上一頁只說不壞之性。和尚何故卻雲壞邪。衆各惶然。時有一僧上堂頭。白師雲。適來僧問和尚話。和尚答他。其僧似不肯和尚答底語。師雲。只有此一僧不肯。爲如更有人不肯邪。僧雲。只是一僧。師雲。直得叁千大千世界人總不肯老僧。猶較些些子。非但這一僧。其僧後至投子和尚處。投子雲。阇黎近離甚處。僧雲。遠離西川大隨。投子問雲。彼中還有尊宿也無。僧雲。有一禅師住大隨山。現有叁百余衆。子雲。有何言句接人。試與老僧舉看。僧雲。某甲昨問大隨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此個壞不壞。子雲。大隨如何答。僧雲。大隨答道壞。僧雲。某更問。恁麼則隨他去也。大隨又答道。隨他隨他去也。子雲。汝作麼生會大隨語。僧雲。某甲不肯此語。子雲。阇黎早錯了也。大隨恁麼道。隨他隨他去。汝又如何。僧雲。至今未決。子遂呼侍者令裝香。大展坐具。望西川大隨山遙禮叁拜已歎曰。不是大隨和尚。伊是個古佛。此乃真善知識。汝速往彼忏悔參取。老僧無如是法與汝說。速去速去。于是僧便回。大隨和尚已歸寂。複回投子。投子和尚亦乃歸寂。蜀主賜師紫衣師號。並遣內侍朱延溥侍奉師。師不受。師複雲。山僧偶住。未經多時。隈岩傍水。養道存真。何人虛譽。致令王者如斯異恩。謝使遠來勞煩。卻送還王。老僧祇可布衣遮體。不須名服向身。王恩雖重。老朽何堪。于是天使遂回奏。凡叁次送來不受。師又雲。老僧不爲名利來此。須要得個人。不可青山白雲中趁你是非。將來之世舍一報身後。草也無吃。多少金毛師子問著。便作驢鳴馬喊。諸仁者。似老僧行腳時。到于諸方。多是一千。少是七百五百衆。或在其中經冬過夏。未省時中空過。向沩山會裏做飯七年。于洞山會中做柴頭叁年。重處即便先去。只是了得自己。幹他人什麼事。知諸佛菩薩。盡是勤苦不計劫數。舍金輪王寶位。及頭目髓腦所愛之物。國城妻子不可算數。所以始得名爲佛。似諸阇黎。還曾舍得個什麼。作得個什麼勤苦。便道我會出世間法。世間法尚不會。些些子境界現前。便自張眉怒目消容不得。說什麼解脫法。長連床上坐不搖十指。吃他信施了。合眼合口便道。我修行修道。感果如是。合消得。只是謾自己。如百丈和尚置于堂宇。只要辦事底人。諸阇黎。還辦得個什麼事。其中有不動身手日消得萬兩黃金。若是消得者。豈可如此見解。不可從母腹中來如是邪。但會得世間法。是則名爲出世間法。世間法尚乃不會。豈況佛法。只如一大藏教。盡是金口所宣。如來秘密。汝口裏念將來。總成魔語。豈得了。爲什麼不了。若了時達磨不從西來也。只如達磨未來此土時。還有佛法也無。又爭得道無。譬如人有一寶地在淤泥中。勤苦累劫尋求不得。或有一人善知寶所。直從泥中指出此寶。以示失寶之人。失寶之人一見便識。是我本物。了無得失。達磨西來亦複如是。不可只是老僧是善知識邪。遍地衆生總是善知識。只是見覺未明。不可道伊無也。若言有時。諸人肯禮蠢蠢之徒作佛麼。譬如明珠墮在泥中。未遇其人豈有出期。有此衆生。比如無情。還同頑物。既在叁衣之下。直須親近知識。早是幾生修來。始得如此。不可卻入輪回六趣去也。若是得自在底人。論個什麼镬湯爐炭刀山劍樹四生六道。于中如吃美食。若未得如是。便實受此報。一失人身。載求欲似如今者。萬中無一。莫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未聞謂聞。自謾自诳。失卻光陰。虛延日月。展轉只是無明檐重。乍可爲俗。隨所任運。遣過時日。卻乃無業。如今作沙門每日有業。有什麼業。踏底是國王地。著底是檀信衣。食底是檀信食。骨肉是父母之體。若也不了。將何酬答。所以言有業。只如老僧。不可是了底人。舍此一報身。隨業而行。誰言定得。唯佛與佛乃能知之。時有僧問。不假言句如何得知。師雲。假言句尚乃不知。僧無語禮拜。師忽一日上堂。衆集定。師乃作患風勢告衆曰。還有人醫得老僧口麼。衆僧競送藥。俗士聞之。亦多送藥。師並不受。經七日後。師自掴口令正。複雲。如許多時鼓這兩片皮。至今無人醫得老僧口。于是齋前升座辭衆。俨然端坐告終。

  大隨開山神照禅師語錄序

  開封郭凝述

  元德上人。自蜀挈大隨老錄。欲罄囊資镂板于杭。廣其說于天下。余曰。自老盧衣止不傳。逮敷百年。枝分派別。披法衣據座唱道者。不啻萬數。大抵穿鑿破裂。隨言取義。析文生解。求其直截根源如古尊宿者。固未易得。今欲辟其邪而示之正。使知所趨向。不亦難哉。然世必有一睹斯錄然契而獨得者。庶乎佛日重輝。慧命不絕。于是乎書。

  時崇甯四年閏二月十五日也。

  大隨開山神照禅師行狀

  師諱法真。貌古有威。眉垂覆睫。嘗聞老宿輩。皆稱爲定光佛示迹。于劍南梓州鹽亭縣王氏家生。族本簪纓。妙齡夙悟。決志尋師。于慧義寺。今護聖寺竹林院是也。師圓具後。遂遊南方。初見藥山道吾雲岩先洞。次至嶺外大沩和尚會下。數載食不至充。臥不求暖。清苦煉行。履操不群。大沩一見乃深器之。一日大沩問曰。阇黎在老僧此中。不曾問一轉話。師雲。教某甲向什麼處下口。沩雲。何不道如何是佛。師便作手勢掩沩口。沩歎曰。子真得其髓。從此名傳嶺外。聲振寰中。爾後聿旋西蜀。寄錫于天彭珊口山龍懷寺。路傍煎茶普施叁年。忽一日往後山。見一古院。號大隨山。群峰矗秀。澗水清泠。中有一樹。圍四丈余。根蟠劫石。勢聳雲霄。南開一門。裏面虛通。不假斤斧。自然一庵。師乃居之。比夫迦葉叁峰維摩丈室。不遠矣。時人皆目之爲木禅庵。師居十有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出俗。道德彌著。聲聞遐彰。知者四方不遠千裏。栉足函丈。朝參暮請。虛往實歸。時蜀王崇重師名。凡叁诏不從。王慕師孤風。無由一見。遂于光天元年十月十五日。遣內侍赍紫衣師號寺額等賜師。師不受。凡叁度送至。師確意卻之。王愈欽師德。再遣使出敕雲。寡人心願。此回禅師如准前不受。乃卿之罪也。回必誅卿。天使奉聖旨再往師處。師亦不受。天使勤懇拜禮告雲。禅師此回若更不受君命。某必受戮。願師慈悲。免某禍患。師不獲已受之。師既受已。使複告師。求回表謝恩。師雲。老僧自住山來無紙墨。汝隨我口傳語大王。須善保。治家治國。事無偏傾。領取傳言。無令忘失。欲求相見是何年月。使依師言。回阙奏王。王深悅。再令天使詣山中長生侍奉師。師亦不受。複雲。老僧不爲名利。須得個人作什麼。天使忙然。師且權留之。師于乾德元年己卯七月十五日齋前。辭衆端坐而化。俗壽八十六。僧臘六十六。時王聞之哀慕師。心不勝慘怛。急宣中書令王宗壽。赍香燭備具等。到山致祭。敕葬歸塔。神異頗多不可具述。

  祭文

  維乾德元年。歲次己卯。十月乙未朔。十五日己酉。弟子扶天佐命。忠烈功臣。開府儀同叁司檢校太尉太子太傅兼中書令食邑五千戶嘉王宗壽。謹以香燭茶果之奠。致祭于故神照禅師之靈。惟靈大教著龜。釋宗水鑒。傳心印以悟道。握智珠以談空。叁乘洞曉其真如。四衆頗虔于精妙。自攜瓶錫來駐靈山。斥鹫嶺之高僧。超人天之勝果。雲臻士庶。渴法如仰于醍醐。雨驟缁黃。得旨似沾于甘露。方化緣而大布。何香火而或虧。蓋以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爰歸真寂。永斷沈淪。弟子宗壽。幸以孱庸。久欽德宇。克慕出塵之益。將隆離垢之能。豈料法舟俄登彼岸。今則遷神已蔔歸塔。行期恨無缁地之能。並寫終天之訣。敢陳蘋藻。式表追攀。靈鑒澄明。伏惟尚飨。

  古尊宿語錄卷之叁十六

  投子和尚語錄

  師示衆雲。你諸人。來者裏覓言覓語。新鮮句簇花。四六徒口裏。有可道。我老兒氣力稍劣。口觜遲鈍。亦無閑言語與你。你若問我。我便隨你問答。也無玄妙可及你。亦不教你垛根。終不向上向下。布佛有法有凡有聖。亦不存坐系縛你諸人。變現千般。總是你諸人生解自擔帶將來自作自受。我者裏無物到你也。無表無裏。說似你諸人。有疑更問。僧問。表裏不收時如何。師雲。你擬向者裏垛根。

  問大藏教中還有奇特事也無。師雲。演出大藏教。

  問如何是佛向上人。師雲。現佛身。

  問如何是無情說法。師雲啞。

  問如何是眼未開時事。師雲。目淨修廣如青蓮。

  問一切諸佛阿耨菩提皆從此經出。未審此經從何而出。師雲。已有名字你當奉持。

  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師雲惡人。

  問木枯裏還有龍吟也無。師雲。我道你。髑髅裏有師子吼。僧問。如何是密密不傳。師雲。你與麼問。有什麼益。

  問如何是不點汙。師雲啞。

  師示衆雲。上祖周行七步。目視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雲。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如今諸方道。向上更有事在。若言道有道無。即是走作諸人。未有了期。若道有言有句。即同夢幻。無如許多名目。爲你問故。所以有言。你若不問。教老漢向什麼處道。若有一法與你。即是诳呼你。所以古人圓滿十方。無一法可是可非。有事請道。

  問請師說法。師雲。教我說個什麼。

  問一刹那頃珠在什麼處。師雲啞。

  問金鎖未開時如何。師雲開也。

  問如何是露地白牛。師雲叱叱。學雲。飲啖何物。師雲吃吃。

  問國師叁喚侍者。意旨如何。師雲。賺殺人。

  問一法普潤一切群生。如何是一法。師雲。雨下也。

  問和尚講什麼經。師雲。槌鍾著。

  問如何是佛語。師雲。對衆生說。

  問如何是佛法。師雲佛法。

  問如何是法中法。師雲。法中法。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雲莫諱。

  問還鄉曲子。什麼人唱得。師撫掌。

  問一塵含法界時如何。師雲。早是數塵也。

  問如何是無相佛。師雲。錯著名字。

  問才問便知時如何。師雲遲也。

  問如何是沙門立足處。師雲。若有立足處。不名沙門。學雲。如何是沙門。師雲。沙門沙門。

  問切急相投。乞師指示。師雲。緩緩問來師示衆雲。你與麼問了也大好。莫閑處脫。不得相稱。無量劫來閑處著急。向自己處卻閑。所以難得相稱。蓋緣日夕一切處路熟。恰到自己緊…

《009 古尊宿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